《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三條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不得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的檢查”。
近年來,看病貴、難已成廣大患者意見較大的普遍性問題,一些醫療機構以經濟利益為目的,往往視患者為羔羊,對就診病人常常實施一系列不必要的檢查。形成了小病大治,開具大處方的陋習,看個感冒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受點小傷也要做“全身檢查”。最為顯見的是,一則交通事故的傷者更是成了各大醫院的香餑餑,來則“重”醫之,以此造成了患者不必要的損害和損失。這樣的事情早已不是危言聳聽。
《侵權責任法》這項規定的出臺,擴大了對就診患者的保護力度和范圍,加強了對醫療機構的規范和約束,對于控制和降低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醫療費用過高、產生不合理檢查費用的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規范意義。
解讀侵權責任法第57、61條“醫療水平相當”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七條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解讀:“當時的醫療水平”并不僅僅指某個醫生個人的醫療水平或本院的醫療水平。如果某個醫生不能決斷就應當及時請求組織會診;如果本院不能解決就應在對患者負責的前提下,積極的聯系其他力量或轉院治療。是否在診療活動中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治療義務,是法院在案件審理中進行考量的重要內容。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一條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對一些種類的客觀病歷資料有按照規定填寫并妥善保管的義務;醫療機構有根據患者要求提供查閱、復制的義務。拒絕提供、隱匿、偽造、篡改、銷毀病歷的,即推定院方過錯。
對于這些病歷資料,首先,醫療機構必須要有,不能隱匿;
其次,醫療機構必須要按照規定填寫;
再次,醫療機構必須妥善保管;
最后,在患者提出要求的時候,醫療機構必須向患者提供查閱、復制。
醫療機構不履行這些義務,就是過錯。有過錯、有損害,就應承擔賠償責任。這些客觀病歷包括:住院志、醫囑單、檢驗報告、手術及麻醉記錄、病理資料、護理記錄、醫療費用等病歷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處罰聽證時間是否扣除
2021-02-26傷殘鑒定必備手續是什么
2021-01-28對交通行政處罰不服的怎么做?
2021-02-09企業申請破產應提供什么材料
2021-03-04法院強制執行常見手段有哪些
2020-11-27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哪些證據需要保全
2020-11-27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雇傭關系怎么進行解除
2021-02-26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新保險法對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