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很多人不清楚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與人身損害賠償的區別是什么。在發生醫療事故后,不知道是該主張醫療事故損害賠償還是主張人身損害賠償。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分析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與人身損害賠償的區別。
人身損害賠償與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的區別:
人身損害賠償與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無論是法律適用、醫療鑒定,還是賠償項目、計算方法和賠償數額都具有很大不同。
第一,在法律適用方面。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要適用《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而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案件則要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配套的的法規文件。
第二,在醫療鑒定方面。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一律需要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而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則可能需要司法鑒定。
第三,在損害賠償方面。人身損害賠償和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的最顯著區別就表現在賠償項目、賠償系數和賠償數額上的不同。
1,賠償項目。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包括11項,而人身損害賠償包括12項,二者除了在項目計算上存在差異外,后者較前者還增加一項“死亡賠償金”。
2,賠償系數。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要考慮責任程度、原發疾病、事故等級等因素,而人身損害賠償則要考慮過失參與度、責任程度、損害結果、因果關系、收入差異等因素。
3,賠償數額。如前所述的各種區別,直接結果就是造成賠償數額的差異。其中主要差別就在于“死亡賠償金”。
醫療事故的構成要件
(一)醫療機構或其工作人員在主觀上必須有過失 從民法理論上,過失包括疏忽大意和過于自信。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結果,應當預見或者能夠預見而沒有預見,為疏忽大意;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結果雖然預見了卻輕信可以避免,為過于自信。疏忽大意和過于自信,都是過失,就是行為人對應負的注意義務的違反。 因此民法上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受害人應負注意義務的疏忽大意和過于自信。在這里,過失就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對患者應負注意義務的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
(二)醫療機構或其工作人員有違法違規行為 所謂違法違規行為是指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規范、常規的行為。在這里,法律泛指憲法、法律、法規和其他規范性的法律文件;診療規范、常規不僅包括法律法規以及規章中規定的規范,也包括醫療單位內部制定的具體操作規程。如果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行為沒有違反法律、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技術要求等,即使造成了事實上的損害結果,也無需承擔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責任。
(三)必須有人身損害的事實發生,且該人身損害應當達到《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確定的損害程度。
這里所說的損害事實,是指因醫方違反其注意義務的行為給患者造成人身損害后果。根據《條例》規定,并不是診療過程中造成的所有人身損害后果都屬于損害事實,而是必須符合以下損害后果的才屬于醫療事故的損害后果包括:1、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2、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3、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4、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這幾種情況。同時第4條將其他損害后果限定在“明顯”的程度上,也就是說,除死亡、殘廢、功能障礙外的其他人身損害,必須達到明顯程度才構成醫療事故,若損害不明顯則不構成醫療事故。
(四)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與人身損害后果必須有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原本是一個哲學概念。引起某一現象的現象,稱之為原因,而被某種現象所引起的現象,稱之為結果。客觀現象之間這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就是事物的因果關系。侵權法中的因果關系,是指違法行為作為原因,損害事實作為結果,在它們之間存在的前者引起后者,后者被前者所引起的客觀聯系。在這里所說的因果關系是指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違規過失行為與患者人身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也就是說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是導致患者人身損害后果發生的原因。這種因果關系之所以成為確定法律責任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因為過失行為并不一定會引起人身損害后果的發生,同時人身損害在很多時候也不是由醫療機構極其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一種原因引起,既有一因一果,也有多因一果的情況,因此因果關系的正確判斷,對正確確定醫療事故賠償責任是十分重要的。
律霸小編為您整理有關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與人身損害賠償的區別是什么的內容。希望您了解更多的有關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的內容。在實踐中,如果遇到醫療事故的話,要正確的主張賠償。
:
醫療事故賠償的步驟有哪些?
最新醫療事故賠償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簽名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26刑事律師函怎么寫
2021-01-13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強制傳喚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2-12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家暴離婚能請求離婚賠償嗎
2020-11-29分居半年可以起訴離婚嗎
2020-12-22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商業銀行發生信用危機由誰接管
2021-01-20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人壽保險公司的責任是什么,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0-12-13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法律對重復投保的賠付金額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7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