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侵權責任法救濟法歸責原則構成要件絕對權請求權
侵權責任立法是我國民法典制定工作的重要內容。在討論立法的具體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確侵權責任法的功能定位:侵權責任法在本質上到底應該發揮什么功能?對侵權法功能的不同認識,直接關系到侵權責任法的價值取向、體系構建、歸責原則與構成要件、賠償制度等多方面制度的設計。我認為,侵權法的主要功能是救濟法,全部侵權法基本架構和體系應當以此為中心來進行構建。從西方法律發展史上看,侵權法中強調以救濟為核心的觀念,是經過千余年發展逐漸確立的。我國目前處于侵權法的編纂與制定階段,將救濟確立為侵權法的核心理念,是立足于中國的實際情況、吸取西方侵權法發展史的經驗而做出的必要選擇。本文以下的論述表明,以救濟為核心的理念將有助于制定體系完備,內容適當的侵權法,也有助于透徹理解侵權法的體系與制度。
一、侵權責任法的基本定位是救濟法
侵權責任法對侵權行為當事人之間的關系調整,大致可從兩個角度進行:一是保護受害人,彌補受害人的實際損害;二是懲罰加害人,懲戒加害人的不當行為。從整體上看,侵權責任法基本上融合了保護受害人和懲罰加害人這兩個主要功能,兩者缺乏其一,均難言完整。不過,這樣的功能劃分,著眼于侵權責任法實施后的基本法律功效,是一種對侵權責任法實施效果的評價。但問題在于,在制定侵權責任法時,應從何種角度切入,這將直接導致侵權責任法具有不同的規范構造。
具體而言,不同的法律定位會影響到整體制度的功能和法律規范構建,如果將侵權責任法定位于救濟法,則勢必要以損害賠償為中心,而非以懲罰加害人為中心,這樣一來,侵權責任法的歸責原則和構成要件將會產生本質上的差異,進而影響到對受害人的保護程度。不僅如此,在不同的定位下,侵權責任法的類型化規定也有相當大的區別。最明顯的是,如果將侵權責任法定位為懲罰法,那么,為了凸顯該特性,侵權責任法肯定要堅持“自己責任”,以此為主線來設計各種具體制度;如果將侵權責任法定位于救濟法,則其保護就應堅持“有損害必有救濟”,從而將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侵權責任法的適用對象和范圍,具體的制度設計也因此而改變。此外,尤其應當看到,從侵權行為法的基本制度設計來看,如果將侵權責任法定位于救濟法,就必須強化損害賠償的觀念,并創設具體可行的損害賠償方式、標準等制度;反之,如果將侵權責任法定位于懲罰法,則損害賠償并不能處于中心地位,而是要更多地設計懲戒、處罰加害人制度。甚至要將行懲罰性賠償作為侵權責任法的主要責任形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動產交付怎么履行
2021-02-22公司法董事會決議表決經過幾人同意
2020-11-25法定代表人與法人代表人有哪些差異
2021-01-02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
2021-03-17一方重病可以離婚嗎
2020-12-29不同意管轄裁定怎么辦
2020-12-15離婚可以要求對方不泄露隱私嗎
2021-02-02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競業限制協議單位沒有蓋章有效嗎
2020-12-18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保險利益的確立條件有哪些
2020-11-09兩年沒檢車沒交保險現在想用還能車檢嗎
2021-02-01耕地承包年限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