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論胎兒民事權利的法律保護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9 · 749人看過

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法院杜雪明黃斌

我國法律對胎兒的權益保護沒有明文規定,隨著越來越多的關于損害胎兒利益的案件進入訴訟,法官在審判過程中感到無所適從。在審判實踐中,有的法院支持了原告要求賠償胎兒利益損失的訴訟請求,有的法院卻判決原告敗訴。如何對胎兒的民事權利進行保護已成為審判實踐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我國對自然人的民事權利已有了比較完善的法律保護體系(包括對自然人死亡后權利的保護),但對自然人的必經階段——胎兒的保護僅限于《繼承法》中為胎兒保留遺產繼承份額的規定,本文借鑒國外立法的經驗,試圖賦予胎兒準民事主體地位以及準民事權利能力,從而構建一個保護自然人權益(從胎兒時的先期權益直到死亡后的延續權益)的完整體系。最后,本文還探討了侵犯胎兒民事權利的民事責任

一、賦予胎兒民事權利能力的現實動因:現實與法律的雙重困惑

(一)實現胎兒民事權利的現實困惑

案情回放:2006年4月14日下午,在理縣境內國道317線214km處陳某乘坐的由廖某駕駛的微型面包車與梁某駕駛的大型客車相撞,致陳某受傷后入住某縣人民醫院治療。陳某經診斷為先兆流產、胎膜早破”,其根據醫囑認為保胎的危險性較大,遂決定終止妊娠并產下一暫活女嬰。交警部門認定:梁某負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廖某負次要責任。后交警部門以當事人間就賠償金額分歧較大不能達成協議為由而調解終結。陳某遂訴諸法院,請求判令梁某等三被告給付原告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費用,并判令被告支付小孩死亡賠償金、喪葬費,以及精神撫慰金。

對嬰兒的死亡賠償金應否支持,在討論中出現了兩種意見:一、胎兒不是獨立的民事主體,對胎兒的損害導致其出生后死亡,不是對胎兒權利的侵害,而是對母體權利的侵害,應賠償母體終止妊娠的損失而非嬰兒的死亡賠償金。二、胎兒享有一定的民事權益,被告的行為與嬰兒的死亡存在間接的因果關系,被告應承擔嬰兒死亡的賠償責任。

產生以上分歧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國《民法通則》第九條規定:公民從出生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依該條規定,在我國,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只能從出生時開始算起,在出生之前不享有民事權利。據此,大多數學者認為,我國現行法律是不承認胎兒的民事權利的,因而就有了上述第一種觀點的產生。

而第二種觀點從民事侵權責任構成要件的角度著重分析侵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從而說明被告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本案中雙方觀點之爭的實質在于,胎兒是否是民事權利主體,胎兒是否享有民事權利能力——這就是本文要著重探討的問題。

(二)實現胎兒民事權利的法律困惑

1、我國民法關于胎兒民事權利能力的規定

對胎兒的民事權利能力的認識,各國的立法主要有三種模式。第一種學說認為只要胎兒出生后尚生存,胎兒出生前和已出生的嬰兒一樣具有民事權利能力,這種觀點被稱為總括保護主義,也稱概括主義;第二種學說認為胎兒原則上沒有民事權利能力,但在若干例外情況下視為有民事權利能力,被稱為個別保護主義或個別規定主義;第三種學說則絕對否認胎兒具備民事權利能力,被稱為絕對主義。我國的《民法通則》采用的是絕對主義,認為胎兒是沒有民事權利能力的。如我國《民法通則》第九條規定: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我國《繼承法》第二十八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保留胎兒的應繼承的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學者認為,依照這一規定,遺產分割時,胎兒的繼承份額應當予以保留”,即遺產之權利并非由胎兒即時取得,顯然,我國《繼承法》雖然規定了胎兒的特留份,但胎兒享有遺產權利卻必須從出生開始,特留份留而不給”,故我國現行民法是根本不承認胎兒的民事主體資格的〔1〕。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劉建銘

劉建銘

執業證號:

14307201510930754

湖南中思律師事務所

簡介:

? 劉建銘律師,男,湖南常德人。1992年畢業于法律界著名“五院四系”之一中南政法學院。2007年取得律師職業資格。 劉律師善良正直,樂于助人;一心為客戶著想,急客戶之所急。辦事認真負責,誠實守信;法律功底扎實,專業素養高,執業經驗豐富。 ? ? 煩惱交給他,滿意還給您!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劉建銘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