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90年美國學者布蘭戴斯在《哈佛法律評論》上撰文提出隱私權的法律概念算起,至今已經百余年。在此期間,西方國家的隱私權制度發展迅速,對隱私權的保護也已形成嚴密的體系。特別是20世紀以來,隱私權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人格權,它已不僅是普通法律上的權利,而且成為了一種憲法上的權利。
我國在隱私權保護方面起步較晚。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了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從第38條、第39條和第40條等條文中可以找到一些隱私權保護的影子,但并沒有專門加以明文規定。同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雖然規定了人格權保護,但缺乏隱私權的明文規定。這些年來,對隱私權的保護主要通過一些司法解釋來體現。直到2009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通過,隱私權才獲得明文規定,納入法律權利,正式成為一項獨立的人格權。
當前,個人隱私權被侵犯現象嚴重。大量個人信息被泄露、公開,甚至被轉讓、倒賣。一些掌握個人信息的企業和單位保護不力,使得公民隱私權受侵害現象越來越常見。手機天天收到垃圾短信已經司空見慣,郵箱每天不收到幾封垃圾郵件都不正常;對某些公民極具針對性的電話和短信越來越多,證券開戶后天天都能接到薦股電話,孩子出生后定時受到照相、保險推銷的騷擾;個人的隱秘照片被偷偷掛到網上,個人資料在網上被人肉搜索……
將這一切歸咎于個人維權不力或許有幾分道理,因為人們雖然對此感到厭惡,但真正站出來維權的并不多。與此相比,那些掌握著個人信息的企業、單位對相關信息保護不力更應該受到譴責,因為人們的信息正是從他們那里流出去的。現在的問題是,不僅一些公司、企業泄露個人信息,而且有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也參與其中,至少是有人員參與,動機當然是為了獲取私利。
筆者幾年前曾參加過一次國家司法考試,在某市司法局報名后,關于培訓、教材、資料的電話、短信就不斷騷擾、不勝其煩??梢韵胍?,這些個人信息應是從司法局報名機構流出,因為他人根本無法掌握如此完整的資料。除了在報名時填報資料之外,筆者沒有泄露個人信息,而且,當時一同報名的同學朋友也都有相同遭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簽訂后有多久的訴訟期
2020-12-17刑事犯罪中的罰金一定要交嗎
2020-11-10中央一號文件哪些內容與互聯網金融相關
2021-01-16醉酒駕駛累犯怎么判
2021-03-21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哺乳期可以調崗嗎
2020-11-21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某保險公司訴某公司保險合同一案
2020-11-29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釋義保險法第十七條是怎樣的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