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8日,畫家鄧某將自己的一幅畫出售給陳某,但雙方約定等到4月15日辦完展覽后再將畫交給陳某。4月12日,鄧某又將畫以更高的價格賣給了喬某,而喬某不知鄧某先前已將畫賣給了陳某。事后,陳某得知喬某和自己一樣也買了畫,兩人都主張畫的所有權,各自有理。
最終,兩人都將鄧某作為被告,提起了民事訴訟。最后,法院經過審理,判定喬某擁有此畫品的所有權。
【案情分析】
喬某最終取得該畫的所有權。本案涉及占有改定及善意取得兩個法律問題。所謂占有改定,是轉移動產所有權時,出讓人基于生產、生活需要,經受讓人同意繼續占有動產,而動產所有權轉移給受讓人。
本案中,鄧某將畫賣給陳某,約定由鄧某占有該畫至展覽結束,就是占有改定。這種情況下,該畫的所有權從雙方約定生效時起轉移給陳某,即此時陳某是該畫的所有權人。
本案涉及的另一個法律問題是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指動產由無權處分的占有人轉讓給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占有時,第三人一般可依法取得動產的所有權或他物權,原動產所有人不得請求第三人返還,而只能要求轉讓人賠償損失。
本案中,鄧某將畫賣給陳某并約定占有改定后,陳某就是該畫的所有權人,鄧某無權再將該畫賣給其他人。而受讓人喬某不知該畫已不屬于鄧某所有,屬于物權法規定的善意取得,因此他可以最終享有該畫的所有權。至于陳某的損失,可以要求鄧某賠償。
【律師解析】
個人交易時,如果出現案中雷同的情節,不必驚慌。在物品交付買賣的過程中總有先后順序和法定干預的情節。如果一個物品先承諾給一人,后又賣給另一人。這種時候關鍵要看,第二個購買人是否對前一交易知情。如果知情,那么后面的購買行為就非善意取得,不會受到法律的支持。
【相關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民法通則意見》第八十九條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項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租到期房客不搬走該如何
2021-03-23股權眾籌融資是否涉嫌非法集資
2021-03-20擔保法解釋一
2020-12-14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給繼子買房后可不可以要回來
2020-12-17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有哪幾大注意事項
2020-12-07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不動產登記公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什么
2021-03-05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保險公司擬定健康保險的保險條款需要審批嗎
2020-11-24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