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說合同糾紛的預防,進行合同糾紛的預防,主要有以下幾項措施:
(一)充分了解《合同法》及其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及司法解釋的規定
《合同法》是規范當事人合同行為的基本法律、當事人應當予以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也對某一具體合同或合同的一些共性問題進行規范。
(二)調查了解對方當事人的履約能力等狀況。
訂立合同之前事先調查了解對方當事人的資信狀況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欺詐糾紛和違約糾紛。調查了解資信狀況主要指查驗對方當事人的營業執照,了解對方當事人的信譽程度等。如果對方當事人資信狀況良好,則合同訂立后履約就可能得到保證;如果對方當事人資信狀況不佳、商業信譽不好,甚至瀕臨破產境地,自然欠缺或沒有足夠的履約能力,與這樣的當事人簽訂合同就會有很大的風險,合同訂立后也會產生糾紛。
當事人在調查了解對方當事人的資信狀況的同時,還應了解簽約對方的主體資格,即在合同上簽字的人是否具備簽署合同的資格。一般來說,公民本人,法人的法走代表人,其他組織的負責人均具有簽約主體的資格。其他人員代表公民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簽訂合同時,必須有授權委托書。尤其是在通過代理人簽訂合同的場合,代理人應當出具被代理人(委托人)的合法有效的授權委托書。否則,合同簽訂后,由于合同形式要件不具備而可能引起合同無效糾紛。
(三)精心準備合同條款
合同條款是當事人履行合同的依據。為避免因條款的不完備或歧義而引起合同糾紛,當事人應精心準備合同條款。除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外,其他合同條款都可以在協商一致基礎上進行約定。法律給予了合同當事人訂立合同的充分自由,當事人應詳細約定,尤其是關于合同標的(包括名稱、種類等)、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履行方式、違約責任(違約金或違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等)解決爭議的方法等合同主要之條款。此外、根據合同性質或當事人需要特別約定的條款也應詳細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棚改拆遷后第二套房是否可享受購房補貼
2020-12-13有拆遷安置房后再購房還算首套房嗎
2020-12-02法人變更執行董事是否也要變更
2021-02-14私刻公章構成表見代理嗎
2021-01-24非法轉讓土地是否有追訴時效
2021-03-10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需要做保險代理人經營有什么要求
2021-03-25道德危險 MoralHazard
2020-12-19土地出讓需繳納稅費嗎
2021-01-28集體土地流轉如何登記
2020-11-102020年舊城改造有哪些優惠政策,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25懷集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6濮陽市集體房產證房屋拆遷是怎樣的
2020-12-14不同意拆遷怎么辦
2020-12-20政府修路拆遷時應具備哪些拆遷手續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