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業秘密,是指不正當獲取、泄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權利人商業秘密的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第一款規定:“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2.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3.違反約定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該條第二款規定:“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根據上述規定,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既有侵權的性質,又有泄密的性質,還有不正當競爭的性質,其主要表現形式有以下幾種: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其中盜竊商業秘密包括兩種,一種是內部雇員盜竊其雇主的商業秘密自用,并與權利人進行競爭。以利誘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是指行為人通過向掌握商業秘密的人員提供財務或者其他優待條件,誘使其向行為人提供商業秘密。行為人進行利誘的對象有兩種人,一種是商業秘密權利人本人,一種是因工作需要掌握和使用該商業秘密的人。,以脅迫手段獲取權利人商業秘密,是指行為人用脅迫、強制方法迫使了解、掌握商業秘密的人員想起提供商業秘密。如個別行政主管部門或行業協會不遵守法律法規規定,違背所屬企業的意愿,以“經驗交流”、“技術推廣”為名,將原企業占有的商業秘密傳播給其他企業。“其他不正當手段”是一種概括性規定,是指除前三種手段之外的所有違背商業秘密的違法手段,例如,通過“業務洽談”、“學習取經”、“合作開發”等活動套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二、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以前項手段”是指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披露”是指行為人將其非法獲取的商業秘密告知第三人或將其公布于眾,其所采用的方式可能是口頭告知也可能是通過廣播、報刊或廣告等新聞媒體傳播。三、違反約定或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這規定是對企業內部工作人員和曾在該企業工作的調離人員和離退休人員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也是對于與權利人訂有包含承諾履行保密義務的合同關系的經營者的要求。這種情況是指合法掌握商業秘密的人,違反與權利人的約定或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而向他人泄露、向社會公開、自己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權利人的商業秘密。四、第三人明知或應當知道前三種侵犯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直系親屬贍養協議范文
2021-03-22涉外婚姻出生證明如何辦理
2021-02-21轉讓股權被拒辦變更登記怎么辦
2020-11-11事實婚姻受法律保護嗎
2021-02-23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闖紅燈身亡事故如何定責
2021-03-19按揭房注銷抵押登記要多久
2020-11-11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2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03拆遷補償不透明,可以申請信息公開嗎
2021-03-16安慶市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情況是怎樣的
2021-02-12房子被拆遷了還要不要償還銀行貸款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