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原則
1.調解原則。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在裁決前,可以先行調解,經過調解不能達成協議,應及時仲裁。之所以規定這一原則,是因為爭議的產生往往是雙方當事人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認識、理解不一致,對爭議事實存在分歧和誤解等,通過宣傳法制、說服教育,疏導協商,爭議事項大都是可以解決好的。同時,調解還具有簡便、靈活、易行、迅速的特點以及緩和、改善雙方矛盾的作用。貫徹調解原則,應注意防止強行調解和久調不決的做法。強行調解違反了自愿原則,久調不決則違背了及時、迅速的原則。
2.及時、迅速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期限結案盡快地解決爭議。貫徹這一原則,是由勞動爭議的特點所決定。勞動爭議與企業的生產和職工的生活密切相關,久拖不決勢必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和生產、生活秩序的穩定。因此,勞動法明確了“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的要求。
3.回避原則。是指仲裁委員會成員或仲裁員在仲裁勞動爭議案件時,認為具有法定回避情況不宜參加本案審理,或當事人認為仲裁員具有回避情節的,可能裁決不公,都可以申請更換他人,以保證仲裁公正順利進行。是否采取回避措施由仲裁委員會決定。
4.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仲裁委員會由三方代表單數組成,仲裁庭則由三名仲裁員組成,均為多數人組成,難免意見有分歧,而仲裁委員會成員、仲裁員均有平等的表決權,為保證裁決不因少數成員意見的不一而難以作出,故以少數服從多數,簡單多數即可做出裁決。《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十三條和第二十九條明確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勞動爭議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按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作出仲裁決定。
5.一次裁決原則。這一原則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每一起勞動爭議案件實行一次裁決即行終結的法律制度。這是針對過去曾實行兩次裁決所存在的弊端而確立的一項重要原則。貫徹這一原則,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得再向上一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第二次仲裁,只能在收到仲裁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仲裁決定書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按仲裁決定履行。貫徹這一原則,有利于及時、迅速解決爭議事項,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資料介紹的全部內容,相信大家閱讀之后都能對此有所了解,希望小編的資料可以幫助大家解決實際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或者還有其他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全責方死亡家屬能要求無責方賠償嗎
2021-02-07離婚訴訟的二審程序
2021-03-05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能否主張繼承違建房產
2021-03-08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試用期應定為多久?
2021-02-22車上人員責任險建議買嗎
2021-01-24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
2020-12-15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的不同點
2021-01-22《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農村拆遷補償獲益人怎么認定
2020-11-30拆遷補償安置方案不合理怎么辦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