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府發〔2007〕29號
市政府各部門:
《
宜春市市直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暫行辦法》已經市政府第8次常務會議研究同意,現予以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特此通知
二OO七年七月二十七日
宜春市市直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進一步推進市直事業單位改革,完善我市基本養老保險體系,根據《宜春市市直事業單位改革人員安置辦法》(宜辦發[2005]21號)的規定,結合實際,特制定《宜春市市直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基本養老保險的實施范圍和對象:市直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以下簡稱用人單位)及其與用人單位確立了
勞動關系的各類人員(不含臨時合同人員)、離退休人員均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并納入本辦法實施范圍。
第三條 基本養老保險費按收支平衡、略有節余的原則,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統一按以下標準籌集。
(一)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確定:用人單位和在職職工(以下簡稱職工)個人按上年度實際發放的工資總額確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項目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教師(護士)提高10%的工資部分,2007年7月1日前國家和省、市規定的津貼補貼。
(二)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的確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繳費比例為25%,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繳費比例為23%,其中:
1、用人單位按本單位職工個人月繳費基數總額的23%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2、職工個人按本人月繳費基數的2%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3、離退休人員(含工傷退休、病退和退職人員,下同)以本人月基本養老金(基本生活費)為基數,由用人單位按23%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離退休人員本人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用人單位不得以此為名扣減離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
(三)確有困難的用人單位經職代會(或職工大會)表決同意后,可改按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參保繳費。職工退休后享受企業基本養老金待遇。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本單位負責繳納或由市財政部門在撥付給用人單位的資金中優先安排并實行代扣代繳;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用人單位按月在發放工資中代扣代繳,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委托單位開戶銀行在單位帳戶按月劃轉,也可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直接到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繳納。
第五條 按本辦法參保的市直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職工,由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參保之月起按職工個人繳費比例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以下簡稱個人帳戶)。個人帳戶的轉移、繼承和接續等管理,按《
江西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管理辦法》(贛勞社[1999]66號文)執行。
第六條 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應當按時足額繳納,不得減免。逾期不按規定繳納或代扣代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由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責令其限期補繳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本金及利息;逾期未繳的,從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滯納金。
第七條 新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停保后續保的職工,從參加或重新參加工作的當月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其繳費基數按參加工作次月(全月)工資收入核定,同時核增用人單位繳費基數。
第八條 用人單位自聘人員解除
聘用合同后自謀職業的,以及在編在崗職工自主擇業的,本人應當直接向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并按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續保繳費,也可按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續保繳費。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時,按其本人所選擇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規定計發基本養老金。
市直事業單位改革后,保留、重組的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待聘期滿仍未被聘用人員和被撤銷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含撤銷后重組)未被聘用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按市委辦、市政府辦《宜春市事業單位改革人員安置辦法》(宜辦發[2005]21號)執行。其中,被撤銷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含撤銷后重組)未被聘用的人員,原由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改由市財政繳納。
第九條 符合退休條件的人員,從批準退休的次月起核減用人單位職工繳費基數,同時增加退休人員繳費基數。
第十條 因調離、解聘、參軍、入學、死亡等原因,與用人單位解除聘用合同的人員,用人單位從次月起終止為其繳費,并核減用人單位繳費基數。
第十一條 職工在市直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之間流動的,只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帳戶檔案,不轉移個人帳戶儲存額;職工從市直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流動到市直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和企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個人帳戶檔案和個人帳戶儲存額隨之轉移,并按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規定繳費和建立個人帳戶。上述人員流動后本人的連續工齡(含視同繳費年限,即職工從參加工作之月起至本辦法實施前一個月止的連續工齡)和參保期間的實際繳費年限,可作為其退休時計發基本養老金的依據。
職工從市直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流動到市直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的,不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帳戶檔案,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性退還給職工本人;用人單位為流動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并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不返還給用人單位和職工本人。
職工從市直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流動到市直外其他單位的,按國家、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 個人帳戶儲存額只能用于職工本人養老并按省政府每年公布的“記帳利率”計息,不得提前支取。職工在退休前死亡的,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
繼承人。
職工退休后,其個人帳戶儲存額在市人事部門按規定批準的基本養老金總額中隨同發放,不另行計發。基本養老金總額中所含個人帳戶儲存額計發標準,按國務院國發[2005]38號文件規定的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詳見附件)確定。退休人員死亡,其個人帳戶儲存額未計發完畢的部分,一次性支付給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
第十三條 職工退休后,個人帳戶儲存額已計發完畢的,不核減基本養老金總額,其基本養老金由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直至其死亡。
第十四條 本辦法實施后,職工達到法定正常退休年齡(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其基本養老金從批準退休的次月起由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市人事部門批準的標準發放,2007年7月1日前國家和省、市規定的津貼補貼隨同發放,2007年7月1日以后新增的津貼補貼,由用人單位按規定計發。
第十五條 本辦法實施后,對從事高空、井下、高溫、低溫、有毒、有害工作和特別繁重體力勞動的職工,仍可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提前退休,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由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基本養老金。特殊工種的工作年限不折算視同繳費年限和繳費年限。
第十六條 本辦法實施后,由市人事部門委托市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因病或非因工致殘完全
喪失勞動能力退休(病退)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在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之前的基本養老金由用人單位支付;在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后的次月起,由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月支付基本養老金。
第十七條 本辦法實施后,因工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人員,參加了
工傷保險的,從批準工傷退休的次月起,由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月支付其工傷
傷殘津貼;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其工傷退休金。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從其到達法定正常退休年齡后的次月起,由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月支付基本養老金,同時停發工傷傷殘津貼或工傷退休金。
第十八條 本辦法實施后,按國務院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的退職人員,退職期間的基本生活費由用人單位負擔;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從其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后的次月起,由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月支付基本養老金。
第十九條 本辦法實施后,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的退休人員,不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同時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性退還給職工本人。若用人單位或職工本人,在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以職工本人退休前一個月的繳費基數為標準、按25%的比例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從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次月起,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
第二十條 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沒有按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或少繳、漏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應按當年職工本人月繳費基數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補繳前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由用人單位發放,從足額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次月起轉由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
第二十一條 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符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時,用人單位應按規定為其辦理退休手續,經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市人事部門審批后,從批準退休的次月起由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月發放基本養老金。單位撤銷或轉企按照本辦法退休的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其個人檔案移交給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管理。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費,按市委辦、市政府辦宜辦發[2004]23號文件規定由用人單位或職工個人一次性繳納。
第二十二條 按國家政策規定調整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時,由用人單位填報基本養老金調整審批表,經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報市人事部門審批后執行。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實施后,離休人員死亡,一次性喪葬費按1600元的標準、撫恤金按其本人10個月的基本養老金標準,由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超過上述標準的部分,從原渠道解決。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喪葬費、撫恤金計發標準,仍按國家、省統一規定的發放標準執行。其中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喪葬費1600元和撫恤金2000元,其余部分從原渠道解決。
第二十四條 用人單位首次辦理基本養老保險時,應到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出示本單位的批準成立文件和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單位法定編碼,如實填報基本養老保險申報表,辦理基本養老保險登記手續。
第二十五條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納入財政專戶管理,具體辦法由市財政部門與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商定。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實施后,2007年新參保的市直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而形成的資金缺口由市財政全額補足,今后以此為基數每年遞增5%。
第二十七條 用人單位應嚴格執行國務院《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接受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監督檢查。對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違規或拒不繳費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將按照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規定進行處罰。對無故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申請當地人民
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從2007年7月1日起執行,原已參保的市直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從本辦法實施之月起改按本辦法規定執行。市直機關事業單位全民合同制工人的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也按本辦法規定執行。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在實施過程中與國家和省新出臺政策相抵觸的,按國家和省政策執行。
第三十條 本辦法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附件:個人帳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