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上海市電子政務管理辦法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現將《上海市電子政務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上海市電子政務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和規范本市電子政務工作,提高行政效能,促進信息共享,深化政務公開,規范行政行為,強化行政監督,提升政府服務水平,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電子政務,是指政府機構應用信息與網絡技術,將管理和服務集成,實現政務與技術的有機融合,向政府內部和社會公眾提供更加規范、透明、高效、便捷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活動。
第三條本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經法律法規授權具有公共管理職能的組織(以下統稱“行政機關”)開展電子政務的建設和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本市電子政務建設與管理,應當遵循“統籌規劃、規范標準、集約精簡、協同共享、安全高效、公開透明”的原則,著力于管理創新、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促進電子政務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第二章機構體制
第五條本市電子政務工作由市政府辦公廳負責,相關部門支撐,業務單位配合。市政府辦公廳會同市有關部門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市電子政務工作。同時,負責市政府辦公信息系統的建設、應用和管理工作。市政府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為日常工作和管理機構。
第六條各區(縣)、各部門應當加強本區(縣)、本部門電子政務工作的組織領導,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明確責任部門,落實工作職責,保障電子政務日常工作的有序開展。
第三章發展規劃
第七條市政府辦公廳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等有關部門根據國家電子政務總體規劃和本市信息化要求,編制電子政務發展規劃,報市政府批準后,向社會公布并組織實施。
編制電子政務發展規劃,應當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防止重復建設,提高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
第八條各區(縣)、各部門可根據本市電子政務發展規劃,編制電子政務相關規劃,報市政府辦公廳備案。
第九條市政府辦公廳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本市電子政務發展規劃,制定年度工作計劃。
各區(縣)、各部門根據本市電子政務工作的統一要求,制定本區(縣)、本部門年度工作計劃、節點目標,并報市政府辦公廳備案。同時,及時將年度工作計劃、節點目標的實施情況報送市政府辦公廳。
第四章項目管理
第十條市級政府投資的電子政務建設項目由市發展改革委牽頭,經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政府辦公廳審核后,由市發展改革委審批,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年度市本級電子政務信息化預算項目由市財政局牽頭,經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政府辦公廳審核后,由市財政局審批,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市級政府投資的電子政務建設項目、年度市本級電子政務信息化預算項目經市發展改革委或市財政局審批后,其批復文件、預算安排情況抄送市政府辦公廳等部門。
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提高效率,積極推動相關項目的源頭管理。各項目建設和應用單位要加強招標采購、工程監理、竣工驗收、推廣應用等工作。
第五章網絡建設
第十三條本市電子政務網絡,由政務內網、政務外網和800兆數字集群政務共網組成。
(一)政務內網為涉密網,主要滿足各級行政機關涉密業務工作的應用需要。
(二)政務外網為非涉密網,主要滿足各級行政機關非涉密業務和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面向社會的應用需要。
(三)800兆數字集群政務共網為無線通訊網,主要滿足各級行政機關開展應急管理、協調指揮、綜合調度等應用需要。
第十四條市有關建設單位分別負責各自骨干網的建設和管理,制定網絡接入、IP地址分配、域名管理、費用支付等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指導分支網絡的建設和規劃。
第十五條各區(縣)、各部門要充分利用現有電子政務網絡,實現互聯互通。電子政務網絡接入單位應當落實管理責任,做好本單位電子政務網絡的終端設備、各類應用等日常運維和保障工作。
除國家另有明確規定外,原則上不再單獨新建業務專網。已建成的業務網絡應當逐步歸并整合,分別納入政務內網、政務外網或800兆數字集群政務共網。
第十六條加強本市電子政務網絡的互聯網接入管理。政務內網應當與互聯網物理隔離,政務外網應當與互聯網邏輯隔離。行政機關應當依托政務外網,形成相對集中的互聯網接口,現有的各區(縣)、各部門互聯網接口應當逐步歸并。
第十七條行政機關面向社會公眾的電子政務應用系統應當基于政務外網組織實施,并通過互聯網提供服務。
第六章應用推進
第十八條市審改辦負責協調、推進和監督全市網上行政審批,研究、協調、推進行政審批業務系統的應用工作。
市政府辦公廳負責指導、推進和管理網上行政審批相關電子政務工作,指導網上行政審批信息系統的建設和應用,促進網上行政審批互聯互通、資源共享與業務聯動。
各區(縣)、各部門要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按照相關要求,建設和完善相關審批業務應用系統,與市級網上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平臺對接,全面推進網上行政審批工作。
第十九條市、區(縣)監察機關要建立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通過信息系統對接和數據交換等方式,實現對行政審批事項的監督管理。
第二十條行政機關要依據各自職責權限,遵循“便捷、實用、高效”的原則,加強電子政務應用,拓展面向社會公眾的非審批類辦事與服務。
第二十一條政府網站要加強運維管理,豐富深化內容,拓展網站功能,健全協同體系,夯實內容保障,注重安全防范,發揮網站集群效應,不斷提升全市政府網站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各區(縣)、各部門要加強政府網站資源整合,推動集約化建設。原則上要在互聯網上逐步形成相對統一的對外門戶網站。
各單位要建立政府網站開辦備案制度,加強網站新建、變更情況的備案,提高網站安全防護和管理水平。
第二十二條推進本市部門間電子公文信息交換接口和數據對接建設,實現公文、會議通知、簡報等垂直發送和橫向傳輸,進一步深化無紙化辦公,提升各級政府行政效率。
各區(縣)、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推進和優化本區(縣)、本部門無紙化辦公系統的應用。
第二十三條由市檔案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電子文件的檔案管理規范,根據電子文件的歸檔管理要求,對電子文件的形成標準提出指導性意見,制定電子文件向檔案部門移交的接口技術標準。
第二十四條行政機關要推動無線通信及移動計算、云計算等技術在電子政務工作中的應用,開展先導示范應用。
第二十五條其他電子政務推進與實施規范,由市政府辦公廳會同相關部門另行研究制定。
第七章資源共享
第二十六條根據國家有關規范,由市經濟信息化委會同市有關部門制定本市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信息交換協議,建立本市公共數據目錄交換平臺,實現跨區域、跨部門的信息共享和數據交換。
第二十七條除法律、法規、規章另有特殊規定的外,行政機關在履職過程中掌握的具有基礎性、公共性特點的數據庫信息,原則上納入信息共享和數據交換范圍。暫不能共享和交換的,可在按照程序報批后,暫緩實施。
行政機關要重點搞好人口、法人、空間地理、宏觀經濟等基礎信息資源庫的共享,定期搞好與公共數據目錄交換平臺的數據同步。同時,逐項明確重點內容的數據采集、共享方法,確保基礎信息的準確、及時和共享。
第二十八條行政機關要嚴格控制獨立、封閉的單一部門業務系統建設,推進跨區域、跨部門的業務系統應用集成,開展業務協同,避免重復建設。
第二十九條行政機關要積極倡導利用現有基礎設施資源,開展硬件托管、數據存儲、災難備份等集中性管理。
第八章安全保障
第三十條由市網絡與信息安全協調小組辦公室會同市政府辦公廳組織實施本市電子政務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定期開展相關信息安全監督檢查,推動信息安全防護與電子政務建設的同步研究、規劃和落實。
第三十一條本市統籌建設電子認證服務、信息安全監測預警和數據災難備份等基礎設施,為電子政務應用、網絡與數據安全等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
第三十二條行政機關要建立健全等級保護、分級保護、安全測評、應急管理、安全檢查等信息安全工作制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運行、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要求,明確電子政務信息安全責任。
第三十三條電子政務建設要使用正版軟件和經依法認證的信息安全產品,鼓勵電子政務項目使用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軟件產品。
第三十四條涉及國家秘密的電子政務網絡與信息系統的建設管理,嚴格按照黨和國家的有關保密規定執行。
第九章培訓評估
第三十五條建立健全本市電子政務培訓制度,由上海行政學院、市公務員局、市政府辦公廳分層分類組織開展電子政務培訓,并將其納入初任培訓、任職培訓、專門業務培訓、在職培訓等的范圍,全面提升各級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電子政務意識和能力。
第三十六條建立健全本市電子政務信息報送和調查統計工作制度,促進工作交流和決策分析。
第三十七條建立健全本市電子政務工作績效評估制度,由市政府辦公廳會同市有關部門負責制定和實施市級績效評估方案,定期對各區(縣)、各部門的電子政務建設項目及整體績效進行綜合評估、考核。
第十章附則
第三十八條本辦法由市政府辦公廳負責監督實施。
第三十九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
2011-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
1990-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95修正)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0修正)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關于買賣兒童、兒童賣淫和兒童色情制品問題的任擇議定書》的決定
2002-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萊索托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條第31條的決定
1991-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植樹節的決議
1979-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決定
1987-06-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
2000-03-01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民用機場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全國經濟普查條例(2018修訂)
2018-08-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機關事務管理條例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2012-04-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衛生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辦法
2010-05-24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
2010-05-0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