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國防科研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2-15 · 2551人看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國防科研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工作,落實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防止和減少國防科研生產安全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防科研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國防科研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是指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的軍工企事業單位在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試驗、儲存、銷毀等活動中發生的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第三條 根據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分為四個等級:   (一)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職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三)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下的事故。   第四條 事故報告應當及時、準確、完整,任何單位和個人對事故不得遲報、漏報、謊報或者瞞報。   事故調查處理應當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及時、準確地查清事故經過、事故原因和事故損失,查明事故性質,認定事故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依法追究責任。   第五條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以下簡稱國防科工局)負責全國事故統計報告和調查處理工作;省級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根據本辦法的規定,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工作,并向國防科工局報告事故調查處理情況。   第六條 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應急工作及其信息發布,應當遵守國家有關保密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未經國防科工局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發布有關信息。   第二章 事故報告   第七條 發生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省級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報告。中央所屬軍工企事業單位還應當逐級向所屬軍工集團公司報告。   發生燃燒爆炸和有毒有害物質泄漏事故及其他需要社會救援的事故,應當立即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及有關應急救援組織。   第八條 省級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和軍工集團公司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依照下列時限向國防科工局報告:   (一)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立即報告;   (二)較大事故2小時內報告;   (三)一般事故12小時內報告。   省級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通報省級公安機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國防科工局接到較大以上事故報告后,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報告。   第九條 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事故發生單位概況;   (二)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三)事故的簡要經過;   (四)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五)已經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第十條 事故報告后三十日內(火災事故七日內)傷亡人數出現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   第十一條 事故發生單位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啟動事故應急預案,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事故現場仍存在發生爆炸、急性中毒等次生事故危險的,現場應急搶險救援工作應當在事故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和安全技術專家的指導下進行。   第十二條 接到事故報告后,省級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軍工集團公司應當立即派員趕赴現場,開展有關工作;屬于重大以上事故的,國防科工局應當派員趕赴現場,開展有關工作   第十三條 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和有關人員應當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相關證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現場、毀滅相關證據。   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事故現場物件的,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做出書面記錄或者影像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第十四條 國防科工局、省級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和軍工集團公司應當建立安全生產值班制度,公布值班電話,受理事故報告和舉報。   第三章 事故調查   第十五條 發生特別重大事故,國防科工局應當配合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組織調查;重大事故由國防科工局組織調查;較大事故、一般事故由省級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組織調查。   事故發生單位所屬的軍工集團公司應當參加相關部門組織的事故調查工作。   造成3人以下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300萬元以下的事故,負責事故調查的部門可以委托事故發生單位上級單位組織調查。   第十六條 自事故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火災事故七日內),因事故傷亡人數變化導致事故等級發生變化時,根據變化后的事故等級可以由相應部門對事故調查情況進行復核,必要時應當另行組織調查。   第十七條 負責事故調查的部門應當遵循精簡、效能、保密的原則組成調查組,開展調查工作。   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的,應當邀請同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監察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工會派人參與事故調查,事故發生單位的上級單位應當派人參加。   事故調查組可以聘請有關專家參與調查。   第十八條 負責事故調查的部門指定事故調查組組長,由其主持事故調查組的工作。調查組成員應當具有事故調查所需要的知識和專長,并與所調查的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   第十九條 事故調查組履行下列職責:   (一)查明事故發生經過、原因、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   (二)認定事故的性質和事故責任;   (三)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   (四)總結事故教訓,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五)提交事故調查報告。   第二十條 事故調查組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了解與事故有關的情況,并要求其提供相關文件、資料,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   事故發生單位的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在事故調查期間不得擅離職守,并應當隨時接受事故調查組的詢問,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事故調查中發現涉嫌犯罪的,事故調查組應當及時將有關材料或者其復印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二十一條 事故調查中需要進行技術鑒定的,事故調查組可以委托具有國家規定資質的單位進行技術鑒定,也可以直接組織專家進行技術鑒定。   技術鑒定所需時間不計入事故調查期限。   第二十二條 事故調查組成員在事故調查工作中應當誠信公正、恪盡職守,遵守事故調查組的紀律,保守事故調查秘密。   事故調查組成員不得擅自發布有關事故的信息。   第二十三條 事故調查組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提交事故調查報告;特殊情況下,經負責事故調查的部門批準,提交事故調查報告的期限可以適當延長,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六十日。   第二十四條 事故調查報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事故發生單位概況;   (二)事故發生經過和事故救援情況;   (三)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   (四)事故發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質;   (五)事故責任的認定以及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調查報告應當附有關證據材料。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在事故調查報告上簽名。事故報告涉及國家秘密的,應確定密級并嚴格按照保密規定管理。   第二十五條 事故調查結束后,有關事故調查資料應當全部收回,歸檔保存。   第四章 事故處理   第二十六條 重大事故、較大事故、一般事故,負責組織事故調查的部門應當自收到事故調查報告之日起十五日內做出批復;特殊情況下,批復時間可以適當延長,延長時間最長不超過三十日。事故批復中應當明確對事故發生單位和有關人員的處理意見。   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按照事故批復,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干部管理權限,對事故發生單位和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理。   負有事故責任的人員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事故發生單位應當及時落實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發生。   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和事故發生單位的上級單位應當對事故發生單位落實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十八條 事故調查處理結果,由負責事故調查的部門在相關范圍內通報。事故通報涉及國家秘密的,應當注明密級,并嚴格控制知悉范圍。   第二十九條 省級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負責組織調查的事故,應當自結案以后十五日內將經批復的事故調查報告報送國防科工局備案,并同時通報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條 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謊報或者瞞報事故的;   (二)偽造或者故意破壞事故現場的;   (三)轉移、隱匿資金、財產,或者銷毀有關證據、資料的;   (四)拒絕接受調查或者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五)在事故調查中作偽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   (六)事故發生后逃匿的。   第三十一條 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事故發生的,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發生較大以上事故單位管理混亂,不具備法律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經整頓仍不能滿足安全生產條件的,由發證機關依法暫扣或者吊銷其有關證照;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受到刑事處罰或者撤職處分的,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受處分之日起,5年內不得擔任軍工企事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第三十三條 負有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部門或者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立即組織應急救援的;   (二)故意漏報、遲報或者謊報、瞞報事故的;   (三)阻礙、干涉事故調查工作的;   (四)在事故調查中作偽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   第三十四條 參與事故調查的人員在事故調查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事故調查工作不負責任,致使事故調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二)包庇、袒護負有事故責任的人員或者借機打擊報復的。   第三十五條 參與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的人員,違反有關保密規定造成泄密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六條 核事故、軍隊組織的國防科研試驗活動中發生的事故和海事事故引起的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十七條 本辦法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   第三十八條 本辦法自 年 月 日起實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我有類似問題?馬上聯系律師

劉連臣山東律苑律師事務所丨山東 日照
執業證號:13711199220892038
債權債務 房產建筑 公司治理 行政處罰

簡介:

劉連臣律師,1990年獲取律師資格,國家注冊一級建造師、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招標師、國家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山東省首批行政處罰聽證主持人、高級經濟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人民大學MBA,直接從事企業高管5年以上,具有較豐富的企業管理工作經驗。長期從事房地產法、建筑工程法律法規理論研究教學和實務操作,專業底蘊深厚,實踐經驗豐富,是資深的復合型專業律師,曾擔任多家房地產企業、建筑類企業高級顧問和法律顧問,成功的辦理了一批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房屋質量糾紛、建筑工程質量糾紛、建筑工程結算糾紛、企業股份糾紛、招投標和政府采購糾紛案件,為當事人挽回大量經濟損失,較好的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贏得了社會好評。本人秉承的理念是做律師要有:愛心、誠心、公心、忠心。對當事人以誠相待,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忠實的維護法律為己任。 業務范圍:1、建設工程合同管理,2、第三方催收工程款,3、投標咨詢指導,4、代理投標質疑、投訴和訴訟,5、招標文件負面清單分析,6、各類房產糾紛(1、各類房屋產權糾紛,2、房屋質量糾紛,3、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4、小區共有部分使用糾紛,5、物業管理糾紛 6、小區規劃糾紛 7、車

咨詢我 立法草案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劉連臣

劉連臣

執業證號:

13711199220892038

山東律苑律師事務所

簡介:

劉連臣律師,1990年獲取律師資格,國家注冊一級建造師、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招標師、國家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山東省首批行政處罰聽證主持人、高級經濟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人民大學MBA,直接從事企業高管5年以上,具有較豐富的企業管理工作經驗。長期從事房地產法、建筑工程法律法規理論研究教學和實務操作,專業底蘊深厚,實踐經驗豐富,是資深的復合型專業律師,曾擔任多家房地產企業、建筑類企業高級顧問和法律顧問,成功的辦理了一批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房屋質量糾紛、建筑工程質量糾紛、建筑工程結算糾紛、企業股份糾紛、招投標和政府采購糾紛案件,為當事人挽回大量經濟損失,較好的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贏得了社會好評。本人秉承的理念是做律師要有:愛心、誠心、公心、忠心。對當事人以誠相待,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忠實的維護法律為己任。 業務范圍:1、建設工程合同管理,2、第三方催收工程款,3、投標咨詢指導,4、代理投標質疑、投訴和訴訟,5、招標文件負面清單分析,6、各類房產糾紛(1、各類房屋產權糾紛,2、房屋質量糾紛,3、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4、小區共有部分使用糾紛,5、物業管理糾紛 6、小區規劃糾紛 7、車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劉連臣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2017修訂)

2017-04-2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1986)

1986-09-05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06-2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98修正)

1998-08-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3-04-26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

2006-03-14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1991-06-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4-09-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1978-05-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推遲審議憲法修改草案的決議

1981-12-1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廣東省、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所屬經濟特區的各項單行經濟法規的決議

1981-11-26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已修訂)

1992-04-3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武漢、九江、蕪湖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91-10-3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立法會和司法機關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3-03-31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93-10-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

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2020-01-01

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

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

農田水利條例

2016-05-17

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

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

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

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

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2012修訂)

2012-11-0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1-03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