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4個月的醞釀,《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于近日出臺,并將自今年7月15日正式施行。該辦法從私募基金募集環節的募集主體、募集程序、賬戶監督、信息披露、合格投資者確認、風險揭示、冷靜期、回訪確認、募集機構和人員法律責任等九個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構建了一整套行業標準和業務規范,被稱為史上最嚴私募新規。
4月15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正式下發《私募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該《辦法》首先確立了私募募集行為標準、規劃了行業募集行為路徑、厘清了私募基金與各種非法集資的界限。
限定私募基金合法募集主體
《辦法》明確了私募基金兩類募集機構主體,即已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自行募集其設立的私募基金,以及在中國證監會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并成為中國基金業協會會員的基金銷售機構受托募集私募基金。募集從業人員應當具有基金從業資格。《辦法》同時明確了募集機構承擔合格投資者的甄別和認定責任;引入資金賬戶監督機構,明確募集機構應當與監督機構簽訂監督協議,對募集專用賬戶進行監督,保證資金不被募集機構挪用,并確保資金原路返還。
《辦法》規定,募集程序依三個層次層層遞進,首先,募集機構可以通過合法途徑向不特定對象宣傳的內容僅限于私募管理人的品牌、投資策略、管理團隊等信息;其次,在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完成特定對象確定程序后,募集機構可以向特定對象宣傳推介具體私募基金產品;最后,募集機構完成合格投資者確認程序后才可簽署基金合同。
強制設置不少于24小時的投資冷靜期
針對此前私募行業的一些亂象,如提取管理費,長期不披露業績等,《辦法》確定了募集機構的多項募集行為義務。其中包括,在不特定對象群體中,通過投資者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問卷調查篩選出特定對象作為潛在客戶,針對特定對象推介與其風險識別和承擔能力相匹配的私募基金產品。充分揭示私募基金產品的風險,既保證私募性,又提示風險性。落實向合格投資者募集的要求,募集機構須實質審查合格投資者相關資質,要求投資者出具合格投資者的相關證明后方可簽署合同,明確禁止非法拆分轉讓。
此外,《辦法》強制設置投資冷靜期。《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募集機構在完成合格投資者確認程序后,應給予投資者不少于24小時的投資冷靜期,投資者在冷靜期滿后經過回訪確認方可簽署私募基金合同。PE和創投基金的投資冷靜期可參照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或自行約定。借鑒行業最佳實踐、國際慣例以及《保險法》的規定,募集機構在投資冷靜期內不得主動聯系投資者,根據基金合同投資者在冷靜期內有權解除基金合同。同時探索回訪確認制度,由募集機構的非募集人員履行回訪程序,進一步確認投資者的身份和真實投資意愿等,只有在確認成功后方能運用投資資金。
朋友圈推銷私募產品須經特定對象確認
規范管理人及私募基金的推介行為。據悉,由于監管態度上的不清晰,過去私募行業基本上不做宣傳,此次《辦法》允許管理人合法宣傳,但也更加清晰地劃定紅線,如推介時不能使用“安全、保證、承諾、保險、避險、高收益、無風險”等可能誤導投資人判斷風險的措辭,不能使用“欲購從速、申購良機”等片面強調集中營銷時間限制的措辭,不能采用“業績最佳、規模最大”等不具有可比性公平性準確性的措辭等等。
推介材料必須由基金管理人制作
《辦法》強調,推介材料必須由私募基金管理人制作,且僅限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委托募集的基金銷售機構使用,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對推介材料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負責。此外還明確提出禁止的推介行為和禁止的推介載體,強調官方網站、微信朋友圈、報告會、電話、短信、電子郵箱等推介渠道必須經過特定對象確認程序。全面細化了私募基金推介的自律要求。#p#分頁標題#e#
上述《募集行為辦法》正式生效時間為2016年7月15日。中國基金業協會表示,在《辦法》發布到正式實施的3個月過渡期內,募集機構應當盡快完成相關行為整改和內部制度建設,切實做好配套準備工作。在辦法正式實施后,中國基金業協會將嚴格按照《辦法》的規定,嚴肅執行自律規則和行業標準,一旦發現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的情形將做出相應的自律處分,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的情形,將移送中國證監會或司法機關進一步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
2018-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修訂)
2013-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九屆第二十四號)
200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1986)
1986-09-0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第一條修正案》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1992-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
2019-08-12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
2014-06-22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7-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三網融合第二階段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1-12-30關于調整2010年化肥出口關稅的通知
2010-11-29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近期兩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況的通報
2010-10-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關于做好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5-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成立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組委會的復函
2009-08-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的意見
2009-04-10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國務院關于修改《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的決定
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