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重新修訂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法律援助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獲自治區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與舊《條例》相比,受援范圍擴大是新《條例》的最大亮點,門檻降低,將有更多的弱勢群體從中受惠。
據統計,《條例》實施后,法律援助案件實際完成量將由當前的1.2萬件增加到近2萬件,實際受援對象可由原來的50%上升到80%。
遭受家庭暴力可申請援助
現狀:現行的法律援助主要限于刑事案件援助和追索贍養費、撫養費、勞動報酬、撫恤金、救濟金等方面,對法律援助的范圍規定過窄,致使一些符合經濟困難標準的人由于申請事項不屬于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范圍,最終無法獲得法律援助。
新《條例》:對一些涉及民生、事關社會穩定的事項,比如“因工傷事故、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因使用假劣種子、農藥、化肥受到損害;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受到損害請求賠償或者補償的”,增加為受援事項,從而進一步拓寬我區法律援助之路,讓更多的弱勢群體可以得到法律援助。
同時,為提高效能,在法律援助的申請審查處理方面,《條例》對相關部門出具經濟困難證明、機構審查公民法律援助申請的時限作了規定。規定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收到法律援助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書面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或者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并告知申請人。辦理工作時間由過去的10個工作日縮短為5天。
法援對象拓寬至低收入者
現狀:提供法律援助,受援人必須是城市低保戶或是農村五保戶。不屬于這一類群體的人不會得到法律援助,比如一些低收入者。
新《條例》:由原來的低保家庭擴大到低收入群體,降低了法律援助的門檻。明確列為受援對象的包括: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實際生活水平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供養的;享受農村五保戶待遇的;因殘疾、嚴重疾病、自然災害造成經濟困難的;以及自治區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情形的公民。該規定使得更多經濟困難人員可以獲得法律援助,讓每一個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困難群眾平等享受法律保護。
見義勇為者申請法援不受條件限制
現狀:媒體經常報道,農民工因為追討欠薪而做出類似爬電線桿、跳樓示威等偏激的事情。這是由于很多農民工不了解法律援助機構的職能、工作程序等,甚至找不到機構所在位置,因而難以利用法律援助來維權。另外,由于見義勇為者不都是經濟困難者,這就使得很多見義勇為者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和幫助。
新《條例》:對不屬于經濟困難范圍的這類特殊人群,《條例》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受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公民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農村進城務工人員通過訴訟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工傷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同時規定,對符合這兩種情形的人群不進行經濟困難條件的審查。這些規定,體現了對農民工這一特殊群體的特殊保護,也體現了法律對見義勇為行為的褒揚。
減免受援人相關費用
現狀:法律援助雖具有社會公益的性質,但以往法律援助案件中由于受援人負擔不起仲裁費、鑒定費、借閱、查詢、復印等費用,導致一些案件無法進入訴訟程序、法律援助質量不高。另外,在現實生活中,“有法律援助也打不起官司”,這樣尷尬的事時常發生。這是由于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分屬于兩個不同的體系,一個是由司法行政部門主管,一個是由法院主管,所要求的具體條件和手續也各不相同,困難群體需要分別提出申請,很不方便。由于當時法律規定不完備,特別對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對接未明確加以規定,法律援助的當事人因交不起訴訟費而撤訴的例子并不罕見。
新《條例》:減免收取法援的相關費用。例如,律師等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需要借閱、查詢、復印相關資料的,經出示法律援助機構的有關證明,有關單位應當允許并免收相關費用,違反規定收取費用的,由有關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受援人就法律援助事項申請公證、鑒定的,公證機構、鑒定機構應當減收或免收公證、鑒定費用。#p#分頁標題#e#
此外還明確規定了有關機關和單位應當承擔協助的義務: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項時,有關單位應當予以協助。規定了法律援助與司法救助的對接,即得到司法救助的受援人一經申請可以同時得到法律援助,反之也亦然。這樣的規定減少了審查環節,免了訴訟費,方便了受援人。
律師不得拒絕法援案件
現狀:廣西從1997年開始開展法律援助工作。2009年,全區已建立各級法律援助機構126個,有法律援助專職人員437人,有法律援助公職律師190人。同時,法律援助工作也在向基層延伸,到目前為止,我區共建立各類法律工作站1756個。
新《條例》:法律援助的具體執行人主要是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條例》規定,沒有正當理由,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機構不得拒絕提供法律援助。
對拒絕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不安排律師或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提供法律援助的,以及無正當理由,拒絕、拖延或終止實施法律援助的律師或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司法行政部門將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1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停業整頓的處罰。
而律師在辦理了法律援助案件之后,法律援助機構要在60日內向律師支付辦案補貼。但如果律師不盡職盡責地提供援助,或者收取申請人財物,泄露申請人的商業秘密或個人隱私,經核實后將受到相應的處罰。
《條例》還規定了不予法律援助的5種情形:受援人提供虛假的證明材料或采取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法律援助;受援人故意隱瞞重大案件事實;案件中止審理或已經被撤銷;受援人自行委托律師或其他代理人;受援人要求中止法律援助。值得一提的是,為避免變相增加、提高法律援助申請的條件和標準,《條例》明確提出不中止對有吸毒、賭博行為受援人的援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
1990-12-28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辦法
1994-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在國際貿易中對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約》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五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5-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對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實施管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2001-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6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防止關停企業和停建緩建工程國家財產遭受損失的決議
1981-03-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已修正)
1995-05-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2006年修訂)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4-29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關于印發《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
2014-03-14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
201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