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同意衛生部《關于麻風病防治工作情況的幾點建議》的報告,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在各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有關部門大力協作,總結經驗,妥善解決防治、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積極宣傳麻風病的防治知識,切實把麻風病的防治、管理工作做好。
衛生部關于麻風病防治工作情況的幾點建議麻風病是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和沿海地區。經過三十年的防治,病人顯著減少。
但在十年動亂期間,專業機構有的被解散,人員下放,麻風病院、村管理紊亂,造成一些地區病人增多。
一、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 1、由于對防治麻風病的科學知識宣傳不夠,造成了群眾對這種病的恐懼心理,嚴重地影響著防治管理工作的開展。
三十年來,我們沒有在群眾中公開宣傳過麻風病的科學知識與防治方法,干部、群眾,包括醫務人員至今仍嚴重地存在著一個“怕”字。由于人們怕麻風病的傳染,防治機構只好建在遠離城鎮的海島或深山,沒有公路,缺乏交通工具,沒有水電,病人的口糧、生活用具等都要到幾十里上百里外肩挑背馱,交通、水電和病人的口糧、生活必需品的供應等都極為困難。
麻風病院、村數量少,同時,又不能充分合理利用?,F有的機構只能收治瘤型即有傳染性的病人,其余大量結核樣型病人,實行不住院治療,出院后的病人還需在家繼續鞏固服藥。但由于群眾怕麻風病人傳染,只要知道是麻風病人,就哄走趕走,嚴重影響工作開展。
2、醫療技術力量薄弱,醫務人員待遇低、受歧視。
長期以來,專業人員在極度困難的條件下進行工作,許多方面受歧視,受限制。同學親友不愿接近,出差時旅館不肯接待,子女上學、招工、參軍受影響;年輕的找不到對象,學習、進修、提高的機會很少。甚至把犯了錯誤或有“問題”的人分配到麻風病院、村作為懲罰手段等,嚴重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
3、麻風村的管理分工亟待落實。
目前對工人、干部、軍人中的麻風病人,由衛生部門管的麻風病院收容,農民中的病人由麻風村收容。麻風村在管理上有三種形式:一種是衛生部門管,經費由衛生事業費開支,病人生活費由民政部門補助。問題是有的生活費標準偏低,有的沒有補助,因而造成病人生活困難。第二種是民政部門管,問題是有的麻風村衛生人員少,甚至沒有,病人的治療工作跟不上。第三種是衛生、民政部門共管,民政部門派行政管理人員,衛生部門派醫務人員,但互相配合不好,有的出現誰都不管的現象。
4、病人營養不足,影響醫療質量。
一般成人每日需要的蛋白質是七十克左右,熱量三千大卡左右。從營養角度看,麻風病與結核病一樣,同屬慢性消耗病,更需大量的蛋白,維持組織的生長、更新、修補,以補充疾病造成的損耗。現在麻風村病人的伙食,一般以糧食為主,肉類、豆類極少。按每斤大米含蛋白三十至四十克、面粉每斤含蛋白四十五克左右計算,每日從主食中攝取的蛋白最多為五十克,而其他副食品、肉類豆類又很不充足。多數麻風村為了改善病人生活,提高營養,組織一定的生產勞動,這本來是很好的措施,但由于生產資金少,機械少,體力勞動強度大,有的病人拼命干,靠在麻風村中勞動的分配所得來養家,致使不少病人實際上不僅沒有得到預期的營養補充,反而增加了消耗。這是療效慢,住院時間長,造成一些病人出現潰瘍長期不能愈合,以致殘廢截肢的一個原因。
二、搞好麻風病防治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 1、加強統一領導,組織好有關部門緊密協作。
一九七五年,國務院曾經提出:在麻風病人較多的省、地、縣成立麻風病防治領導小組,由當地政府一位負責同志親自領導,衛生、公安、財政、民政、農林、糧食、商業等有關部門參加,分工負責,進行工作。但當時處在動亂時期,有些地方未能貫徹。
關于麻風病的分工問題,國務院幾個部討論過多次,也發過幾次文件,但至今還未搞出個明確統一的意見來,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實際力量與客觀需要相差太大,哪一個部門也無力全包下來。國家這么大,情況這么復雜,要想從上到下規定一種辦法、要求是不現實的。因此只宜搞個原則性意見,具體方法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自己定。為此建議由各地政府統一領導,并組織好有關部門的分工協作,每年開幾次會,認真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
為切實控制麻風病,衛生部門要摸清流行情況,積極探索、推行各種有效的防治辦法,有計劃地消滅麻風病。
2、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普及防治知識。
麻風病并不是人們想象的那么可怕,人們怕麻風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認為此病傳染性強。實際并非如此。據調查,麻風病人中,一戶只有一個病人的占全部病人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一百多年前發現麻風桿菌的挪威醫生漢森(Hansen)曾將麻風桿菌注射進自己的身體,并沒有發病,這類試驗世界上曾重復過二十多次,沒有一例感染發病。第二,目前一些晚期病人有獅面、肢端殘廢等,使人們看了害怕。這些病人多是解放前或治療不及時造成的。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防治辦法,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完全可以避免。第三,認為麻風是不治之癥,一旦感染,害病終身。這個問題早已被二十多萬已治廣播電臺、電視臺組織這方面的宣傳,并拍攝一些有關麻風病的科教片、電視片。
3、培訓專業隊伍,改善工作條件,提高生活待遇。
目前在麻風病院、村工作的職工問題很多,今后應當:第一、在麻風病人多的省、自治區醫學院校增加麻風病的教學學時,使畢業生基本能掌握診斷和防治技能。對在職人員要繼續舉辦綜合的或專項的短期業務學習班,逐步做到地、市、縣都有醫生能確診、治療麻風病。凡從事麻風病工作的衛生人員按麻風專業考核、晉升。第二、在政治上給予應有的待遇,對工作表現好、有突出貢獻的模范人物,要進行宣傳、表揚、獎勵,選勞動模范、政協委員、人民代表時,應給予照顧。第三、切實解決他們子女的上學、工作等問題。凡戶口原在城鎮的,而在農村從事麻風病工作的人員,本人和子女應保留其城鎮戶口。第四、建議提高麻風病工作人員的保健津貼補助標準。
4、加強麻風病院、村的管理,妥善解決經費問題。
由于麻風病患者絕大部分是農民,除病人需長期住院治療外,還有病人及其家屬的生活困難救濟,建村選址,組織生產,生產資料、文娛用品的供應,交通運輸以及治愈病人的安置等工作,這些都不是一個部門能單獨承擔得了的,需要由當地政府統一管起來。至于各地現有麻風病院、村的領導體制,我們意見仍維持現在的隸屬關系不變。
加強麻風病院、村的領導和管理,健全規章制度,提高治愈率,減少殘廢率,并做好院、村外的防治工作,防止麻風病人流竄到社會。
關于麻風病防治工作的經費,多年來沒有解決落實,這也是各部門之間分工協作出現矛盾的實際問題。根據現行財政體制,建議由地方按實際情況統一安排。
以上報告,如同意,請批轉各地參照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11-06-30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9-03-13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7-03-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性區域組織的決定
1997-02-01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六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1998年特別國債付息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
1991-04-09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海南行政區建置的決定
1988-05-31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免辦法
1990-03-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一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成員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涉外工作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
2019-04-23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消防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國務院關于支持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0-05-2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體育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