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九年,國家僑匯收入連年增長,一九七九年全國僑匯收入已達六億九千六百余萬美元。但自一九七九年下半年以來,僑匯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一九八一年收入四億八千余萬美元,比一九七九年減少百分之三十一。主要是占全國僑匯收入總額百分之九十的廣東、福建兩省的僑匯大幅度下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僑匯還將繼續下降,進一步影響國家外匯收入。
僑匯下降的原因比較復雜,除沒有很好貫徹僑匯政策以外,當前僑匯物質供應不足,也是重要原因。僑眷憑僑匯票買不到需要的商品,有些商品即使能夠買到,也遠不如帶回外鈔換成外匯券到友誼商店、廣州外貿中心(商場)購買更為實惠。因此,以攜入外鈔代替僑匯的現象越來越多,攜帶、郵寄以及借捐獻之名以物質代替僑匯的情況也較普遍。
僑匯工作,既是一項經濟工作,又是一項政治工作。做好僑匯工作,不僅能夠爭取更多的外匯,支援四化建設,而且有利于密切國外華僑和港澳同胞同祖國的聯系,擴大愛國統一戰線。僑匯工作必須堅決貫徹執行僑務工作的根本方針,保護和發揚僑胞愛祖國愛故鄉的熱情,切實體現“便利僑匯、服務僑胞”的政策。那種單純使用僑匯,不熱心為僑胞服務,不關心改善僑匯待遇,甚至歧視僑匯的錯誤傾向,必須堅決予以糾正。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僑匯工作的領導,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僑匯工作。當前,首先要改善對僑匯的物資供應。為此,特作如下通知: 一、華僑商店和廣州外貿中心(商場)、各地友誼商店、外輪供應公司以及其他獲準收取外匯券的單位,均應按各自的業務性質劃分經營范圍。從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起,外貿中心(商場)、友誼商店、外輪供應公司以及其他獲準收取外匯券的單位,不再經營自行車、摩托車、縫紉機、電視機、收錄機、洗衣機、電冰箱、電風扇、計算器、家俱等十種商品,歸口由華僑商店經營。并于停止經銷后一個月內,將庫存商品移交給華僑商店。今后華僑和港澳同胞需要購買上述十種商品,應向銀行兌換人民幣,領取僑匯票到華僑商店購買。各駐華使領館人員、外籍專家、外國留學生等需要上述商品,可用外匯券(或憑優待證)到當地華僑商店購買。華僑商店收到的外匯券應結售給中國銀行,按規定計算外匯留成。
二、上海自行車、縫紉機和名煙、名酒等市場緊缺商品,由中央有關部門專項下達。對外經濟貿易部將一九八二年計劃供應友誼商店、外輪供應公司、外貿中心和其他獲準收取外匯券單位的上海自行車二十萬輛,轉撥華僑商店。商業部在一九八二年已分配給各省、市、自治區的自行車計劃中,專項列出上海自行車三十萬輛供應華僑商店,分省數字由商業部與各地另行協商安排。對上海縫紉機和名酒、名煙今年也要適當照顧。從一九八三年起,對外經濟貿易部減少上海自行車的出口指標二十萬輛,由商業部劃歸華僑商店安排。商業部對上海自行車三十萬輛和上海縫紉機、名酒,按照各地需求情況并參照收匯實績統一分配,專項下達各省、市、自治區商業廳(局)。輕工業部對名煙也要專項安排。所需其他緊缺商品,當地組織有困難的,首先在省內調劑或從外省購入,也可商請中央有關部門調撥。
三、華僑商店的商品銷售價格,可掌握一定的機動幅度。對市場上敞開供應的國內商品和利潤較高的進口商品,允許以低于市場價格百分之二十以內的折扣銷售。對僑眷需要的副食品,可以議價購進平價出售,或略高于平價銷售,虧損部分由華僑商品自行彌補。
四、贍家僑匯留成比例仍為百分之三十, 由各地僑辦會同財辦掌握, 中國銀行監督使用。誰提供緊缺物質,誰得外匯。上年度未使用的留成外匯,可以跨年度使用,但不得挪作他用。僑匯物資供應票,一九八二年一月一日以后發出的,使用年限可延長二年。物質供應票的印制費用由各地商業部門開支。
五、建筑華僑住宅,應納入各省、市、自治區的城建規劃。所需地皮、建筑材料,要保證供應。建筑僑匯留成比例仍為百分之四十,由省、市、自治區僑務部門掌握,直接撥給負責僑匯建房的單位和供應建筑材料的物資部門。地方供應建筑材料確有困難的,可以商請中央有關部門調撥。有條件的省、市、自治區可成立華僑住宅建設公司,統一籌建華僑住宅。對準備在城市購房的建筑僑匯,在房屋未購妥前,可以將匯入的建筑僑匯在中國銀行開立備購房屋外幣存款專戶,中國銀行按外幣存款利潤計付利息。
各地不得與外商合作建造華僑住宅。如已簽訂合同或協議書的,為維護國家信譽,可以繼續修建;尚未簽訂合同或協議書的,自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起一律停止。
六、對僑眷需要而國內無法提供或供貨不足的商品(包括僑匯建筑材料),廣東、福建兩省和北京、上海、天津三市的華僑公司(商店)可以直接對外組織進口,也可以委托外貿部門進口。其他省(區)華僑商店可以委托當地外貿部門進口,也可以委托上述二省三市華僑公司(商店)進口,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領取進口許可證。
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過去所發的這方面文件,凡與本通知不一致的,一律按本通知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適用固體廢物跨省轉移行政許可辦理時限的答復
2007-05-2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準予就業最低年齡公約》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2修訂)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6-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1982-08-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國家安全機關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83-0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一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成員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
2002-06-29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吉林省地方志工作條例(2019修正)
2019-05-30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
2014-06-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5-18國務院關于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2-10-24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2012-04-1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6號
2012-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