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條 留置權人負有妥善保管留置財產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留置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留置權人保管義務的規定。
●立法背景
在留置權關系中,留置權人占有留置財產,以擔保自己債權的實現,這是留置權人依法享有的權利。但享有權利的同時還必須承擔一定的義務,由于留置財產在留置權消滅之前依然屬于債務人所有,因此,留置權人在占有留置財產的同時就必須對留置財產負有保管義務,應當妥善保管留置財產。留置權人如果違反此項義務致使留置財產毀損、滅失的,則應當對債務人承擔賠償責任。
●條文解讀
關于何為“妥善保管”,有不同的認識。有的意見認為,留置權人應當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保管留置財產。留置權人對保管未予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的,即為保管不善,因此而導致留置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負賠償責任。有的意見認為,除因不可抗力造成留置財產毀損、滅失外,留置權人對留置財產的毀損、滅失均應負保管不善的賠償責任。前一種意見為通說。日本、我國臺灣地區的民法典也都采納這種觀點。如《日本民法典》第298條規定:“(1)留置權人應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占有留置物。(2)留置權人未經債務人承諾,不得使用、租賃留置物,亦不得以之提供擔保。但是,為保全該物而進行必要使用者,不在此限。(3)留置權人違反前二款規定時,債務人可以請求消滅留置權。”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第933條規定:“債權人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保管留置物。”至于實際中如何認定“妥善保管”,應當依據一般交易上的觀念,以一個有知識有經驗的理性人所應具有的標準來加以衡量。
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留置權人占有留置財產,必須妥善保管,原則上未經債務人同意,不得使用、出租留置財產或者擅自把留置財產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物。但是,留置權人出于保管的需要,為使留置財產不因閑置而生損害,在必要的范圍內有沒用留置財產的權利,如適當使用留置的機動車或者機械以防止其生銹。
●相關規定
《擔保法》第86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
2014-02-27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6修訂)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95修正)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96修正)
1996-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哈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1修訂)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2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58年消除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俄羅斯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3-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的決定
1987-04-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50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
2013-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消防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