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氣象主管機構按照權限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可以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侵占、損毀或者未經批準擅自移動氣象設施的;
(二)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從事危害氣象探測環境活動的。
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違法批準占用土地的,或者非法占用土地新建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處罰。
【釋義】本條是關于違反有關保護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的規定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本條分為兩款,第一款規定了行為人違反本法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第二款規定了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行為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一、關于行為人違反本法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氣象法作為國家調整涉及氣象領域的社會關系,規范全社會氣象活動的法律,具有普遍約束力和強制性。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必須嚴格地遵守氣象法的規定,全面履行法律義務。如果違反了氣象法有關規定,就必須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本條第一款以列舉的方式,對違反氣象法的行為作了規定,并明確這些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根據本條規定,行為人實施了下列違法行為,應當承擔本條所規定的法律責任。一是侵占、損毀或者未經批準擅自移動氣象設施的行為,即非法占有、損壞氣象探測設施、氣象信息專用傳輸設施、大型氣象專用技術裝備等或者不履行規定的審批手續,擅自遷移上述氣象設施的行為;二是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從事危害氣象探測環境活動,即違反本法第二十條規定,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設置障礙物、進行爆破和采石、設置影響氣象探測設施工作效能的高頻電磁輻射裝置或者其他影響氣象探測的行為。凡是實施上述違法行為的,就必須依照本條的規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依照本條規定,承擔法律責任的形式包括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法律責任形式。
1.行政責任。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如果實施本條所列舉的違法行為,就必須承擔行政責任。根據本條規定,對實施違法行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進行行政處罰的主體只能是有關氣象主管機構,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行使此權力;給予行政處罰的種類只是罰款,而且罰款的幅度在五萬元以下,不能超過五萬元。同時,有關氣象主管機構還可以依照本條的規定,對實施本條所規定的違法行為采取行政強制措施,本條規定的行政強制措施的主要形式是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行政強制措施可以同行政處罰一并作出,也可以單獨作出。
2.民事責任。根據本條規定,凡是實施本條所列舉的行為,給他人(包括其他公民、法人和組織)造成經濟損失或者其他損失的,應當依照民事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本條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是賠償損失。要求賠償的方式包括通過人民法院解決或者自行協商解決。具體程序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程序提起訴訟,也可以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形式提起訴訟。
3.刑事責任。實施本條所列舉的違法行為情節特別嚴重,構成犯罪的,應當根據刑法的規定承擔刑事責任。承擔刑事責任的主體是公民個人,有的也可以是單位。涉及的刑法主要罪名有第二百七十五條故意毀壞財物罪、第二百八十八條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罪、第三百八十二條貪污罪等。
二、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行為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本條第二款規定,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違法批準占用土地的,或者非法占用土地新建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的行為,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處罰。具體的處罰依據是: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在城市規劃區內,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而取得建設用地批準文件、占用土地的,批準文件無效,占用的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退回。”第四十條規定:“在城市規劃區內,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或者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的規定進行建設,嚴重影響城市規劃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或者沒收違法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影響城市規劃,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處罰款。”第四十一條規定:“對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或者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的規定進行建設的單位的有關責任人員,可以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非法占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超過批準的數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第七十七條規定:“農村村民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第七十八條規定:“無權批準征用、使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的,超越批準權限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的,不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批準用地的,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準占用、征用土地的,其批準文件無效,對非法批準征用、使用土地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非法批準、使用的土地應當收回,有關當事人拒不歸還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非法批準征用、使用土地,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
2012-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2004修訂)
2004-08-28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辦法
2011-09-30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五號)
2012-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2010-02-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的決定
199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長期建設國債和今年財政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聯合國人員和有關人員安全公約》的決定
2004-08-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
2006-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1987-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的決定
1999-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直銷管理條例
2005-08-10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2006-03-21國務院醫改辦關于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通知
2014-01-28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綠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7-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6號
2012-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海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