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使用不符合技術要求的氣象專用技術裝備,造成危害的,由有關氣象主管機構按照權限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釋義】本條是關于使用不符合技術要求的氣象專用技術裝備,造成危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根據本法第十三條規定,氣象專用技術裝備應當符合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技術要求,并經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審查合格,未經審查或者審查不合格的,不得在氣象業務中使用。違者并造成危害的,就要依照本條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二、根據本條規定,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使用不符合技術要求的氣象專用技術裝備,并造成危害的。反之,如果使用不符合技術要求的氣象專用技術裝備,沒有造成危害的,不承擔本條規定的法律責任。
三、根據本條規定,追究違法行為人法律責任的形式只有行政責任一種形式。追究違法行為人的行政責任,按照本條規定,由有關氣象主管機構按照權限依法追究。有關氣象主管機構在執法過程中根據違法行為的輕重和造成后果的大小等實際情況,依法作出下列行政處罰:
1.警告,即由有關氣象主管機構按照權限對違反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人給予一種較輕的行政處罰,其目的主要是對違法行為人給予批評教育,敦促其改正違法行為。違法行為人接到警告后,應當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改正。警告一般采用書面形式。
2.罰款,所謂罰款是指有關氣象主管機構按照權限對違反本法規定,使用不符合技術要求的氣象專用技術裝備造成危害的單位給予一定的經濟制裁,以補償其造成的損失或者加強懲戒作用。根據本條規定,這種罰款是一種并罰的行政處罰措施,即它在本條中不能單獨使用,而是由有關氣象主管機構按照權限根據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和造成的后果等具體情況,在作出警告處罰的同時,決定是否給予罰款的處罰,這種處罰可以處,也可以不處。本條規定的具體罰款數額是五萬元以下,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幅度由有關氣象主管機構確定,這是本法賦予有關氣象主管機構的自由裁量權,有關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根據違法行為的輕重及所造成的危害等情況依法行使,不得濫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18修正)
201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09年12月26日)
2009-12-26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7-03-1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80)[已修正]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84-05-11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02-22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修訂)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02-06-29國務院關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暫行規定(2014修訂)
2014-07-29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個體工商戶條例(2014修正)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減災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監管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和成員的函
2009-05-21國務院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
2009-01-2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采訪條例
2008-10-17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
2008-01-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認真貫徹實施突發事件應對法的通知
2007-11-07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十月份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進展情況的通報
200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