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條 對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或者在規定的期限內未完成污染物排放削減任務的,或者造成海洋環境嚴重污染損害的,應當限期治理。
限期治理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決定。
【釋義】 本條是關于限期治理制度的規定。
一、本條是對原法有關規定的修改,原法將限期治理作為法律責任的內容予以規定,這次修改將其作為一項海洋環境保護制度,放在監督管理一章中予以規定。確立這項制度,是為了防治海洋環境污染損害,強化海洋環境管理。
二、第一款是關于必須進行限期治理的幾種情況的規定。本法所稱限期治理,是指國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對污染責任者規定一個治理污染的期限,責令其在該期限內達到規定的治理目標,是一項行政強制措施。根據第一款的規定,必須進行限期治理的情況有三種:一是超標排放的,即超過本法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排放的;二是在規定的期限內未完成污染物排放削減任務的;三是造成海洋環境嚴重污染損害的。被責令進行限期治理的責任者,必須按照限期治理決定的要求,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治理任務,達到規定的目標;到期未能完成治理任務或者拒不執行限期治理決定要求的,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第二款是關于限期治理權限的規定。這一款沒有對限期治理的權限作出直接、明確、具體的規定,而是規定按照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執行。所以作出這樣的規定,主要考慮國務院及其所屬有關部門,已就實施限期治理制度進行了長期的實踐,形成了一套經驗和做法;同時,有關如何更好地完善限期治理制度,對限期治理權限的確定有一套更為科學、有效的辦法這一問題,還有待于做進一步的探討和論證,為此,這次修改將這一問題留給國務院作出進一步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決定
201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2007-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95修正)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2000修正)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取締邪教組織、防范和懲治邪教活動的決定
1999-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1991-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199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19修訂)
2019-11-29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06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當前高溫干旱防御應對工作的通知
2013-08-04國務院關于印發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關于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2-01-27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赤道幾內亞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10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10-04-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國旗回收處理工作的通知
2009-10-15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的決定
2009-09-2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8號
200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