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作為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統一監督管理的部門,對全國海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指導、協調和監督,并負責全國防治陸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設項目對海洋污染損害的環境保護工作。
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組織海洋環境的調查、監測、監視、評價和科學研究,負責全國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和海洋傾倒廢棄物對海洋污染損害的環境保護工作。
國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所轄港區水域內非軍事船舶和港區水域外非漁業、非軍事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并負責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航行、停泊和作業的外國籍船舶造成的污染事故登輪檢查處理。船舶污染事故給漁業造成損害的,應當吸收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參與調查處理。
國家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漁港水域內非軍事船舶和漁港水域外漁業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負責保護漁業水域生態環境工作,并調查處理前款規定的污染事故以外的漁業污染事故。
軍隊環境保護部門負責軍事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及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
沿海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的職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法及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
【釋義】 本條是關于海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部門職責的規定。
一、第一款是關于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海洋環境保護方面主要職責的規定。一是明確了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海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基本職責和地位,即對全國海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指導、協調和監督,根據這一規定,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對其他有關部門的海洋環境保護工作予以指導,有權對各部門在海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合作和統一行動需要協調時予以協調,并有權對其他部門的海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監督;二是明確了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全國防治陸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設項目對海洋污染損害的環境保護工作,根據這一規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力,也有義務控制陸源污染物對海洋環境的污染,并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此外,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還負責履行依照本法其他條款規定的職責。所以做這樣的規定,主要的考慮是:海洋環境保護法實施十幾年的實踐證明,環境保護部門未能充分發揮其海洋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作用的原因,一是受到條件的限制,二是職責規定不夠明確。新一屆政府在總結我國十幾年海洋環境保護工作實踐的基礎上,通過調查研究和聽取有關方面的意見,在新制定的國務院“三定方案”中,將環境保護部門的有關職責規定為“對全國海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指導、協調和監督,并負責全國防治陸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設項目對海洋污染損害的環境保護工作”,這使得環境保護部門的職責更為明確和具體。為此,這次海洋環境保護法的修改采納了“三定方案”的上述規定。
二、第二款是關于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海洋環境保護職責的規定。這一款的規定增加了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對海洋環境監督管理的職責,使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對海洋環境保護的職責增大。根據這一款的規定,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總的環境保護方針、政策的指導下,負責具體的海洋環境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組織海洋環境調查、監測、評價和科學研究,負責海上巡航監視及對海洋環境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同時負責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和海洋傾倒廢棄物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等。此外,海洋行政主管部門還負責履行依照本法其他條款規定的職責。這次修改增加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職責的原因,一是新一屆政府的“三定方案”加大了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在海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權力和責任,明確賦予其監督管理海洋環境的職責;二是考慮到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是海洋的專業管理部門,具有管理海洋環境的專業技術優勢和一定的海上執法力量,充分賦予其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有利于維護國家海洋整體利益,有利于海洋科學研究成果向海洋環境管理轉化,為海洋環境管理提供科學手段和有效保證。
三、第三款是關于國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門海洋環境保護職責的規定。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后各部門名稱的更改,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務監督更改為國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門,并將海事部門對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和調查處理船舶污染海洋事故的范圍,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同時增加了海事部門對造成海洋環境污染事故的外輪登輪檢查處理的規定,這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一一○條關于登臨權的規定作出的新規定。根據這一款的規定,國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門對保護海洋環境的職責,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負責其管轄的港區水域內除軍事船舶以外,所有其他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及其對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二是負責其管轄的港區水域外非漁業、非軍事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及其對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三是對在我國管轄海域航行、停泊和作業造成污染事故的外國籍船舶登輪檢查,并對污染事故調查處理。但對船舶造成的漁業污染事故,應當吸收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參加調查處理。這是考慮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是海洋漁業資源的專業管理部門,具有管理漁業船舶和漁業生態系統的有效手段,更多地發揮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作用,有利于海洋漁業資源和漁業生態系統的保護,而漁業資源和漁業生態系統的保護是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海事行政主管部門還負責履行依照本法其他條款規定的職責。
四、第四款是關于國家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海洋環境保護職責的規定,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負責漁港水域內非軍事船舶和漁港水域外漁業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漁業船舶是指從事漁業生產的船舶,以及屬于水產系統專門為漁業生產、科研、管理服務的船舶,如捕撈船、養殖船、水產冷藏加工船、漁業科研調查船、漁政船和漁監船等。“漁業船舶”同軍事船舶一樣,從設計制造、作業、管理等方面均與一般“船舶”有所區別。根據交通部和農業部的分工,漁業部門負責全國漁船的管理,包括登記、檢驗、發證和防污等工作。二是負責保護漁業水域生態環境工作。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是海洋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漁業水域是指魚蝦類的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洄游通道和魚蝦貝藻類的養殖場。這是漁民賴以生存的“土地”,是漁業生產的物質條件。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合理劃定并管理漁業水域,分別采取禁漁區、保護區和確定養殖使用權等方式,保護經濟魚類和野生動植物的產卵場、越冬場、繁殖場、棲息地以及養殖水域等,并逐步向社會公布。三是調查處理漁業污染事故。漁業污染事故是指由于單位和個人將某種物質和能量引入海域,損壞漁業水域使用功能,影響漁業水域內的魚蝦貝藻類等海洋生物繁殖、生長或造成該生物大量死亡,以及造成該生物有毒、有害物質積累、質量下降等,對漁業資源和漁業生產造成損害的事件。凡是造成漁業污染事故的,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行使管轄權,依法調查處理。
五、第五款是關于軍隊環境保護部門海洋環境保護職責的規定。根據這一款的規定,軍隊環境保護部門負責軍事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并負責對軍隊船舶造成的海洋環境污染事故進行調查處理。但需要與有關環保、海洋、海事、漁業部門相協調。所以對軍隊環境保護部門的職責作出上述規定,加強軍隊環保部門負責軍事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職責,主要有以下幾個考慮;一是按照我國憲法的規定,中央軍事委員會是國家機構的組成部分之一,有權行使部分國家權力;二是就我國法制建設的實際情況來說,軍隊具有自己的法制系統,對于軍隊違法行為,大多由軍隊法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處理;三是從國家軍事秘密的管理制度上看,我國軍隊負責軍事機密的保護和管理工作,軍事船舶大多用于軍事目的,涉及軍事秘密,所以,對于軍事船舶的管理和其造成的污染事故的處理,由軍隊環境保護部門負責較為易行;四是這樣規定體現了國家和人民對軍隊執法部門的信任,有利于軍隊環境保護部門承擔起國家賦予的保護海洋環境的神圣責任。
六、第六款是關于沿海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環境監督管理部門的設立及其海洋環境監督管理職責的規定。根據這一款的規定,沿海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環境監督管理部門的設立及其海洋環境監督管理的職責,由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但須依據本法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確定,或者不與本法或國務院的有關規定相沖突。之所以作出這種授權規定,主要有如下一些考慮:一是原法的規定,只限于沿海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部門的職責,而對于沿海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海洋環境監督管理部門的職責未作規定;二是新一屆政府的“三定方案”對政府部門管理海洋環境的職責作了調整,地方政府的機構改革正在進行;三是目前我國沿海各地方海洋環境管理體制和機構的設置有所差異,不宜作統一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6年修正)
2016-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的決定
1970-01-01商標代理管理辦法(2010修正)
2010-07-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三號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決定
1992-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已修定]
1979-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4-29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
2019-08-12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2-06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
2013-08-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7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3-03-26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2012修訂)
201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