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條 船舶發生海難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環境重大污染損害的,國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強制采取避免或者減少污染損害的措施。
對在公海上因發生海難事故,造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重大污染損害后果或者具有污染威脅的船舶、海上設施,國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門有權采取與實際的或者可能發生的損害相稱的必要措施。
【釋義】 本條是關于對船舶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海洋環境重大污染損害采取強制措施,以及對在公海發生海難事故造成我國管轄海域重大污染后果或具有污染威脅的船舶、海上設施采取必要措施的規定。
一、本條第一款是關于采取強制措施的規定。根據本條規定,在本法適用范圍內,船舶一旦發生海難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環境重大污染損害時,國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門有權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避免或者減少污染損害的強制措施。“海難事故”是指由于自然災害、意外原因或者人的過失造成的重大財產、經濟損失或人員傷亡的海上船舶事故,包括碰撞、觸礁、擱淺、火災或爆炸、影響適航性能的機件或重要屬具的損壞或滅失、船舶沉沒等。“強制采取避免或者減少污染損害的措施”主要包括強制拖航、強制打撈、強制清除污染物、強制消除污染源、禁止船舶離港、征用船舶或設備以及調動社會力量等。因采取強制措施而產生的費用由污染責任人或污染源的所有人承擔。
二、本條第二款是關于采取必要措施的規定。根據本條規定,船舶或海上設施在公海因海難事故而造成我國管轄海域重大污染損害或具有污染威脅時,國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門有權采取與實際的或者可能發生的損害相稱的必要措施。本款的規定與我國1990年2月加入的《1969年國際干預公海油污事故公約》以及《1973年國際干預公海非油類物質污染議定書》確立的原則一致,該原則改變了長期沿用的各國只在其領海內行使管轄權的國際常規。同時本款還作出了“相稱原則”的規定,即國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門在采取干預措施時應與實際的或者可能發生的損害相適應,這也是目前國際上的通行做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12-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2008-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2000修正)
2000-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六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81年《職業安全和衛生及工作環境公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華僑捐資興辦學校辦法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1994-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009修訂)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1999年12月20日至31日澳門公眾假日安排的決定
1998-07-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直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關于印發《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9-13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3-02-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機關事務管理條例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海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1970-01-01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