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條 破壞性地震臨震預報發布后,有關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宣布所預報的區域進入臨震應急期;有關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組織有關部門動員社會力量,做好搶險救災的準備工作。
【釋義】 本條是關于破壞性地震臨震預報發布后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實施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的職責及其法定條件的規定。
一、本條著重強調了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履行組織實施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的職責的一種法定條件。根據本條規定,有關的地方人民政府有責任組織實施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的法定條件是破壞性地震臨震預報發布后。組織實施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分兩種情況:一是根據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的規定,組織有關部門動員社會力量,做好搶險救災的準備工作;二是為了有效地實施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本條還規定了破壞性地震臨震預報發布后,有關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權宣布所預報的區域進入臨震應急期。
二、臨震應急是政府發布了地震預報后,在地震發生之前所應采取的緊急預防行動和措施。臨震預報發布后,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宣布預報區進入臨震應急期,任何其他組織或個人無權宣布進入臨震應急期。臨震應急期即臨震預報的有效期,一般為10日,必要時可延長10日。
準確的臨震預報可以使政府和社會能及時采取有效的緊急措施,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保護生命線等重要設施不受或少受損失,具有明顯的減災效果。如1975年發生在遼寧海城的7.3級地震,僅死亡2041人,傷2.4萬余人,直接經濟損失8億多元人民幣。這是由于遼寧省人民政府事先發布了準確的臨震預報,并且立即采取了緊急措施的結果。據估算,如果震前沒有作出臨震預報,沒有采取緊急防震措施,傷亡人數將可能達到幾十萬人,經濟損失將達到幾十億元。遼寧海城地震的預報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地震預報,并以最大限度地減輕了地震災害損失而載入史冊。
本法規定臨震預報,按照國務院規定的程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發布。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國家地震局發布的《發布地震預報的規定》中明確規定:“臨震預報,是指幾天之內將要發生破壞性地震的預報和警報”,由于現階段短期和臨震預報還遠遠沒有過關,多數地震都未能實現短期和臨震預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要向社會發布地震預報,都可能對公眾的心理和社會秩序產生極大的沖擊,為了減少或者避免地震預報對社會經濟的消極影響,地震預報必須嚴格按照《發布地震預報的規定》中的發布權限進行?!芭R震預報”的發布權限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地震部門提出,經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并適時向社會發布,同時報告國務院。對人口稠密地區發布地震短臨預報,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應經國務院批準后再行向社會發布”。北京地區的地震短期預報和臨震預報,由國家地震局負責提出意見,經國務院批準,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向社會發布。任何其他組織和個人都無權向社會發布地震預報。
三、在臨震應急期,有關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開展各種臨震應急工作。首先,應急預案中規定的抗震救災指揮機構的組成人員應當到位,并開始行使規定的職責,然后檢查應急通訊網絡是否正常運轉和保持通暢,檢查應急搶險救災的行動方案是否處于準備啟動狀態,各專業搶險隊伍是否已按照預案組成并進入整裝待發狀態。搶險救災用的資金,物資準備狀態如何等等。同時抗震救災指揮機構還要負責協調各部門的行動。各級地震工作部門應當協助本級人民政府對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
在臨震應急期,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地震的大小、災害損失估計和本地區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設防情況,對處于地震威脅下的居民提出撤離建筑物采取避震措施的勸告。在情況緊急時,組織居民進行避震疏散,安置到空曠場所。
在臨震應急期,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在實施緊急防災措施和進行搶險救災準備工作時,可以緊急征用一些部門和單位的物資、設備,抽調人員組成工程搶險隊伍、醫療急救隊伍,或者占用場地用于存放救災物資和設備、疏散安置居民、建設臨時住宅等。根據本法第八條關于“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參加防震減災活動的義務”的規定,任何有關的組織或者個人都要配合政府做好地震應急準備工作,不得拒絕。臨震應急解除后,對征用的物資、設備或者占用的場地都要及時歸還,造成損壞或者無法歸還的給予適當補償或作其他處理。
在臨震應急期,為了防患于未然,對各種生命線工程,如交通、通訊、供水、排水、供電、供氣、輸油等工程系統,以及各種易引起水災、火災、爆炸等次生災害的水庫、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質儲存設施等,有關部門應依據地震應急預案的規定,采取緊急防護措施。
四、臨震應急期的截止時間有兩種情況:第一,一旦破壞性地震發生,臨震應急期自然結束,地震應急工作轉入震后應急階段。第二,《發布地震預報的規定》中明確規定:發布地震預報要明確提出時間、地點、震級及地震損害估計,以便采取相應的防震減災措施。該預報在預報期限內有效,到期未震時,有關部門應重新研究,由原發布機關做出撤銷或延期的決定,并妥善處理善后事宜。如果臨震預報取消,臨震應急也就自然隨之取消。在這種情況下,臨震應急期的截止時間應依據《發布地震預報的規定》確定。撤銷臨震應急后,應當妥善處理各種善后事宜,盡快恢復社會生活與生產秩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2018修正)
201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
2014-02-2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沒收非法所得”是否包含沒收土地問題的答復
1990-08-02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1998修正)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2007年行政長官和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有關問題的決定
2004-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200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可以制定暫行的規定或者條例的決定
1985-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已修訂)
1992-04-30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3-03-0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006-08-27全民健身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專利代理條例(2018修訂)
2018-11-06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5-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2-12-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河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8號
2009-08-1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采訪條例
2008-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
2008-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