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條 事故調查處理應當按照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及時、準確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事故調查和處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釋義】本條是關于事故調查處理的基本原則、主要任務以及授權國務院制定事故調查處理具體辦法的規定。
一、我國多年來在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許多好的做法,如事故調查處理中的原因不查清不放過、責任不查清不放過和責任者不追究不放過、不提出有效整改措施不放過等。本法在認真總結多年來事故調查處理的經驗的基礎上,對事故調查處理的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作出了規定。本條規定的事故調查處理的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包括以下內容:
1.事故調查處理應當遵循兩項原則:一是實事求是的原則。事故調查就是要根據客觀存在的情況和證據,研究與事故發生的有關事實,尋求事故發生的原因。1986年原國家標準局發布的《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中規定,事故發生的有關事實包括: (1)事故發生前設備、設施等的性能和質量狀況; (2)使用的材料,必要時進行物理性能或化學性能實驗與分析; (3)有關設計和工藝方面的技術文件、工作指令和規章制度方面的資料及執行情況; (4)關于工作環境方面的狀況,包括照明、濕度、溫度、通風、聲響、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狀況以及工作環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取樣分析記錄; (5)個人防護措施狀況:應注意它的有效性、質量、使用范圍; (6)出事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健康狀況; (7)其他可能與事故致因有關的細節或因素。二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即以科學的精神作指導,運用科學的方法與技術進行事故分析。如長期用于事故分析的事故樹分析法和事件樹分析法等。
2.及時、準確地查清事故原因。及時就是應在規定的時間內盡快查出事故原因。國務院發布的《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第19條規定,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后,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事故調查工作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起60日內完成,并由調查組提出調查報告;遇有特殊情況的,經調查組提出并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后,可以適當延長時間。準確是指應當客觀地、全面地反映事故發生的原因。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的規定,查明事故原因,應根據事故調查所確認的事實,從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間接原因,從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生產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直接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包括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 (1)物的不安全狀態是指造成事故的物質條件,即機械、設施、作業場所的潛在危險,如礦山作業場所采場支護不當、瓦斯超限等。 (2)人的不安全行為是指造成礦山事故的人為錯誤,如違章作業、違章指揮等。生產安全事故的間接原因是指直接原因得以產生和存在的原因,包括: (1)設計上的缺欠; (2)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培訓不夠,或者未經培訓就上崗作業; (3)勞動組織不合理; (4)沒有操作規程或者操作規程不健全; (5)未對事故隱患采取措施。
3.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這是指要查明事故的類型和具體責任的承擔。事故責任分析,要根據事故調查所確認的事實,通過對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的分析,確定事故中的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在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者中,根據其在事故發生過程中的作用,確定主要責任者。
4.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事故調查分析的目的,強調的是從認真分析事故原因做起,從中接受教訓,采取相應措施,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這是事故調查宗旨。需要強調的是,調查的目的絕不僅僅是為了發現某人的問題和責任給予懲治,更是要分清責任,做出處理,使生產經營單位領導和職工從中吸取教訓,改進工作。
二、事故調查和處理的情況比較復雜,本法沒有作出具體規定,而授權由國務院制定具體辦法。國務院已經制定了《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等。這些規定在處理生產安全事故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當然,隨著情況的變化,現行有關事故調查處理的規定有些已不能完全適應新的情況。目前,國務院有關部門正在根據法律的這一規定,抓緊起草新的安全事故調查和處理的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19修正)
2019-04-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決定
201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訂)
1996-07-0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的決議
1981-03-0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哥倫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地區和市合并后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前換屆問題的決定
1983-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已被修正)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植物檢疫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5-18國務院關于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1-19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11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11-04-20國務院關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0-07-04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2010修訂)
2010-01-09國務院關于發布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成立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組委會的復函
2009-08-21基礎測繪條例
2009-05-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8-12-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廢止食品質量免檢制度的通知
2008-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
2008-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