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條 政府和社會舉辦殘疾人福利企業、盲人按摩機構和其他福利性單位,集中安排殘疾人就業。
【釋義】
本條是關于集中就業的規定。
舉辦社會福利單位,集中安置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是殘疾人就業的一種重要形式。相比較分散就業而言,舉辦福利性單位集中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方式,具有以下優勢:一是福利性單位可以較大規模地安置殘疾人就業,為殘疾人就業提供更多的機會,為殘疾人自立自強,融入社會創造條件;二是福利性單位中殘疾職工所占比例較大,可以大大減少殘疾職工在普通單位中可能受到的歧視,減輕殘疾職工的工作壓力;三是福利性單位中殘疾人比較集中,便于國家或政府對殘疾人進行必要的職業培訓;四是福利性單位的勞動、生活場所,以及勞動設備設施,往往更好照顧到殘疾職工的特殊需求,便于殘疾職工工作與生活。從其他國家來看,舉辦福利性單位集中安排殘疾人就業是各國的普遍做法。各國主要是對通過勞動力市場就業有困難的重殘人,特別是智力殘疾和精神殘疾者在庇護性工廠進行長期職業培訓,并可提供長期工作崗位。愛爾蘭《殘疾人雇工法》規定,庇護站或福利工場中的工作任務和項目是專門為殘疾人提供的。對庇護性工廠,各國一般采取直接投資或原料、設備資助,工資補貼,專產、專營以及稅收減免等優惠扶持政策。
本條款所指的福利性單位主要包括殘疾人福利企業、盲人按摩機構,以及其他福利性單位。
(一)福利企業
福利企業是以集中安排成疾人就業為目的具有社會福利性質的特殊企業,既可能由政府舉辦,也可能由社會力量舉辦。福利企業起源于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軍烈屬和城市貧民企業,后來這些企業逐漸吸收了有勞動能力的普通殘疾人加入。民政部門在此基礎上對這些企業進行了全面規劃、統一安排,逐步改造成安置殘疾人為主的福利企業。截止到2006年年底,全國共有各類福利企業3萬個,62萬名殘疾人在其中就業。
實踐證明,福利企業對集中安排殘疾人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福利企業在自身管理、企業發展等方面存在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經營困難、假冒福利企業騙取稅收優惠等,影響了福利企業的發展和殘疾人就業。因此,一方面應及時調整、完善對福利企業的優惠政策和扶持鼓勵措施,加大對福利企業的扶持力度,為福利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福利企業的產生帶有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當前,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福利企業作為獨立的經濟主體,出現了生產經營困難的問題。福利性單位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是其履行社會義務、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的市場競爭及利潤水平。政府有責任采取優惠政策和扶持保護措施,推進福利企業健康發展。同時,福利企業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加快福利企業的改革、改組和改造的步伐,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實現企業良好運轉。另一方面,應加大對福利企業的審批和監管力度。2007年民政部制定《福利企業資格認定辦法》,對福利企業資格的認定進行規范。根據《福利企業資格認定辦法》的規定,福利企業是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安置殘疾人職工占職工總人數25%以上,殘疾人職工人數不少于10人的企業。福利企業安置的殘疾人職工應當是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上注明屬于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和精神殘疾的人員,或者是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1至8級)》的殘疾人。申請福利企業資格認定的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1)企業依法與安置就業的每位殘疾人職工簽訂1年(含)以上的勞動合同或者服務協議,并且安置的每位殘疾人職工在單位實際上崗從事全日制工作,且不存在重復就業情況;(2)企業提出資格認定申請前一個月的月平均實際安置就業的殘疾人職工占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的比例達到25%(含)以上,且殘疾人職工不少于10人;(3)企業在提出資格認定申請的前一個月,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向安置的每位殘疾人職工實際支付了不低于所在區縣(含縣級市、旗)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4)企業在提出資格認定申請前一個月,為安置的每位殘疾人職工按月足額繳納所在區縣(含縣級市、旗)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政策規定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等社會保險;(5)企業具有適合每位殘疾人職工的工種、崗位;(6)企業內部的道路和建筑物符合國家無障礙設計規范。
企業申請福利企業資格認定,應當向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以下簡稱認定機關)提出認定申請,具體認定機關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確定,報民政部備案。
(二)盲人按摩機構
盲人按摩機構是以主要解決盲人就業為目的的福利性單位,包括在衛生行政部門登記的盲人醫療按摩機構和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盲人保障按摩機構兩種,是盲人集中就業的主要途徑。截止到2005年,培訓盲人醫療按摩人員5075名,盲人保健按摩人員7399名,已培訓的盲人保健按摩師就業率達到95%以上;保健按摩機構達到6625個,醫療按摩機構達到1451個;在職業技能鑒定和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中,分別有1235人和3670人通過醫療按摩人員中級和初級職稱評審,全國有40名盲人醫療按摩師通過高級職稱評審。
我國現有視力殘疾人1233萬名,視力上的障礙,給其生活、學習、工作帶來很多困難,受教育程度和就業率一直很低。但盲人同時也具有觸覺靈敏、注7意力集中的特點,適宜從事按摩工作。舉辦盲人按摩機構,大力發展盲人按摩事業,對解決盲人就業難問題,推進盲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勞動保障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殘疾人勞動就業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的要求,飯店、浴室、保健康樂機構、美容美發場所等有按摩業務的服務行業和社會醫療機構的按摩、推拿科室,應優先錄用具有按摩技術并持有相應資格證書的盲人按摩人員。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要采取具體措施扶持盲人按摩人員舉辦個體、私營及其他形式的按摩機構;鼓勵、扶持社會力量開辦盲人按摩院、所,集中安排盲人按摩人員就業。根據《盲人按摩機構工療機構及其他集中安置殘疾人單位資格認定辦法》(殘聯發〔2007〕29號)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殘疾人聯合會在單位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享受《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7〕92號)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前,需要對單位達到或者未達到規定的安置殘疾人比例、符合或者不符合規定的安置殘疾人條件實施審查與確認。申請資格認定的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1)單位安置的殘疾人為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和多重殘疾的人員,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1至8級)》的殘疾人員;(2)單位依法與安置就業的每位殘疾人簽訂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勞動合同或者服務協議;(3)單位安置的每位殘疾人職工有適當的工種、崗位,實際在崗從事全日制工作,且不存在重復就業情況;(4)單位提出資格認定申請的前一個月的月平均實際安置的殘疾人職工人數占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的比例應高于25%(含25%),且實際安置的殘疾人人數多于10人(含10人);(5)單位內道路和建筑物符合國家無障礙設計規范;(6)單位在提出資格認定申請的前一個月為安置的每位殘疾人職工按月足額繳納了所在區、縣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政策規定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等社會保險;(7)單位在提出資格認定申請的前一個月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向安置的每位殘疾職工實際支付了不低于所在區、縣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
但盲人醫療按摩的制度瓶頸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盲人按摩的發展。根據1998年頒布的執業醫師法的規定,醫療執業人員必須擁有基本醫學知識,經過專業的技能培訓。雖然經過系統的培訓,盲人可以從事部分醫療按摩;但由于其視覺障礙,很難通過各項考試取得執業醫師資格。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盲人醫療按摩的發展。據悉,針對這一問題,相關部門正在抓緊制定有關盲人醫療按摩的規定,理順體制,調整相應的考試方式,對盲人醫療按摩的標準、工作內容、執業范圍、管理責任等作出進一步規定,以促進盲人按摩的健康發展。
(三)其他福利性單位
其他福利性單位是指福利企業、盲人按摩機構之外的,其他集中安排殘疾人就業達到一定比例的各類企業、事業單位以及民辦非企業單位等,如工療機構。即集就業和康復為一體的,組織精神、智力等殘疾人員參加適當生產勞動和實施康復治療與訓練的集中安置殘疾人單位,包括精神病院附設的康復車間、企業附設的工療車間、基層政府和組織興辦的工療站等,以及托養服務工場、職業康復工場等集中安置殘疾人達到規定比例和條件的單位。根據《盲人按摩機構工療機構及其他集中安置殘疾人單位資格認定辦法》(殘聯發〔2007〕29號)的規定,其他福利性單位的認定辦法同盲人按摩機構的資格認定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修正)
2013-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9-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八十七號)
2008-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條約》的決定
2007-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1998)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1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六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7-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0-08-25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10-22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
2011-03-2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11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11-04-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1-01-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關于支持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