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供養、托養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侮辱、虐待、遺棄殘疾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釋義】
本條是關于供養、托養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侮辱、虐待、遺棄殘疾人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殘疾人保障法明確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無勞動能力、無扶養人或者扶養人不具有扶養能力、無生活來源的殘疾人,按照規定予以供養。”“國家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舉辦殘疾人供養、托養等機構。”“殘疾人供養、托養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得侮辱、虐待、遺棄殘疾人。”對無勞動能力、無扶養人或者扶養人不具有扶養能力、無生活來源的殘疾人予以供養、托養是對殘疾人實施社會救助的一項重要措施。供養、托養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依法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關心、愛護殘疾人,不得侮辱、虐待、遺棄殘疾人,否則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包括處分、行政處罰和刑事責任。
(一)有關處分的法律責任
供養、托養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侮辱、虐待、遺棄殘疾人的,要由主管的部門,主要是民政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這里的處分,包括行政處分和其他紀律處分。
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行政處分的種類有六種,從輕到重依次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雖然同屬行政責任的一種,但二者是不同的:
第一,適用對象不同。行政處分只適用于國家公職人員,不適用于社會上一般的公民;而行政處罰則適用于所有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第二,適用的違法行為不同。行政處分與行政處罰都適用于行政違法行為,但行政處分適用的是一般的違法失職行為;而行政處罰則適用于違反某種特定的,設定有行政處罰的法律、法規、規章的違法行為。
第三,實施處罰的機關不同。實施行政處分的機關必須是被處分人員所在單位或者行政監察機關;實施行政處罰的機關是國家法律規定的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和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在其法定權限內委托的組織。
第四,執行不同。行政處分只能由國家機關和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執行;而行政處罰則由行政機關執行,也可由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救濟的渠道不同。行政處罰的救濟渠道為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向該行政機關的上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就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行為提起行政訴訟。行政處分的救濟渠道為復核和申訴。當事人對行政處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該處理之日起三十日向原處理機關申請復核;對復核結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復核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按照規定向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或者作出處理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提出申訴;也可以不經復核,自知道處理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直接提出申訴。對省級以下機關作出的申訴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處理決定的上一級機關提出申訴。行政機關公務員對處分不服向行政監察機關申訴的,監察機關經審查認為原行政處分決定是錯誤的,應當及時予以糾正;造成名譽損害的,應當負責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負賠償責任。
如果違法人員不是國家公務員的,要依法給予紀律處分。
(二)行政處罰
供養、托養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侮辱、虐待、遺棄殘疾人的,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要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具體包括:
(1)侮辱殘疾人。如果供養、托養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公然侮辱殘疾人,或者多次發送侮辱信息,干擾殘疾人正常生活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由公安機關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2)虐待殘疾人。如果供養、托養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供養、托養的殘疾人實施毆打、傷害等虐待行為的,要依據治安處罰法第四十三條第二款第(二)項的規定,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3)遺棄殘疾人的。供養、托養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遺棄殘疾人的,要由公安機關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三)刑事責任
供養、托養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侮辱、虐待、遺棄殘疾人的,除了依法予以行政處罰外,如果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具體是:
(1)侮辱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所謂“情節嚴重”,是指侮辱、誹謗他人手段惡劣、后果嚴重或者影響很壞等情況。一般是指以暴力的方式對他人進行污辱、誹謗,但這里的暴力,其目的不是為損害他人的身體健康。如果在實施侮辱的過程中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傷害后果的,即構成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不構成污辱、誹謗罪。這里應當指出的是,對于侮辱罪,只有被污辱人親自向人民法院控告的,人民法院才能受理;對于被侮辱人不控告的,司法機關不能主動受理,追究侮辱人的刑事責任。但也有例外,一是根據刑法第九十八條的規定,如果被害人受強制或者威嚇而無法告訴的,人民檢察院和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告訴;二是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這里所說的“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主要是指侮辱行為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或者自殺的,可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2)故意傷害罪。供養、托養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以故意傷害的方式虐待殘疾人,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故意傷害罪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所謂“致人重傷”,依照刑法第九十五條的規定,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傷害:(一)使人肢體殘廢或者毀人容貌的;(二)使人喪失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機能的;(三)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主要是指能夠引起威脅生命的并發癥,以及其他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的損傷,主要包括顱腦損傷、頸部損傷、胸部損傷、腹部損傷、骨盆部損傷以及燒傷、燙傷、凍傷、電擊傷、物理、化學或者生物等致傷因素引起的損傷。
3?遺棄罪。遺棄罪是指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如果供養、托養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殘疾人實施遺棄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即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2015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18修正)
2018-12-29英雄烈士保護法
2018-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
2014-0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2010年修訂)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國際公約》的決定
2010-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2009-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3修正)
1993-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環保部門就環境行政處罰決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有關問題的答復
2001-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已修改]
1990-09-07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3-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2019-10-22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2013-11-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關于印發《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9-13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3-07-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2012-04-1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2012-04-19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氣象災害防御條例
2010-01-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
201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