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人民檢察院:
《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工作細則》業(yè)經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第七十次會議原則通過,現(xiàn)印發(fā)試行,在試行中遇有什么問題,請隨時報告我院。
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工作細則(試行)
(1991年10月1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
檢察委員會第七十次會議原則通過)
第一章 通則
第一條 根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
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有關規(guī)定,結合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工作的實踐,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刑事檢察工作是人民檢察院的一項專門業(yè)務,其任務是:履行偵查監(jiān)督、審判監(jiān)督職責,追究犯罪,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障國家刑事法律的統(tǒng)一正確實施,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衛(wèi)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 刑事檢察工作必須遵守下列原則:
(一)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履行
法律監(jiān)督職責,不受其他行政機關、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二)忠實于事實真象,忠實于法律,對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三)同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法院實行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
(四)重證據(jù)、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嚴禁刑訊逼供;
(五)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第四條 刑事檢察工作的業(yè)務范圍包括:
(一)對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和人民檢察院偵查部門提請批準逮捕、移送審查逮捕的案件,審查決定是否逮捕;
(二)對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和人民檢察院偵查部門偵查終結移送審查起訴或免予起訴的案件,審查決定是否提起公訴或免予起訴;
(三)對需要延長羈押期限或重新計算羈押期限的案件,審查是否延長或重新計算羈押期限;
(四)對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和人民檢察院偵查部門的偵查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jiān)督;
(五)出席公訴案件第一、
二審和再審案件法庭;
(六)對人民法院的刑事審判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jiān)督;
(七)審查人民法院的刑事判決、裁定,對確有錯誤的判決、裁定提出抗訴;
(八)對
執(zhí)行死刑實行臨場監(jiān)督;
(九)結合辦案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第五條 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是在檢察長領導下具體承擔前條所列各項工作的業(yè)務機構。
第六條 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檢察工作中,應加強與公安機關的相互聯(lián)系,掌握社會治安情況,并及時參加公安機關對特別重大的影響大、危害嚴重的重大案件的現(xiàn)場勘查,以及重大集團案件、重大復雜案件和影響大的涉外案件的預審活動。
第七條 人民檢察院辦理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或免予起訴的案件,實行專人審查,刑事檢察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決定的制度。
對重大復雜案件,刑事檢察部門在提交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決定前,應組織集體討論。
第八條 人民檢察院辦理涉及國家機密的案件,必須嚴格保密,應由檢察長或檢察長指定的檢察人員辦理。
第九條 人民檢察院辦理案件,在訊問
被告人、詢問證人或被害人時,檢察人員不得少于二人。
第十條 人民檢察院對于已辦結的案件,應當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檢查情況應報告上級檢察院。
第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案件中形成的材料,除隨案移送人民法院的外,應及時整理歸檔。歸檔材料的范圍及順序等按照國家檔案局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十二條 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廳指導、檢查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的業(yè)務工作;上級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指導、檢查下級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的業(yè)務工作。
第十三條 上級人民檢察院發(fā)現(xiàn)下級人民檢察院已辦結的案件確有錯誤時,應指令下級人民檢察院糾正,下級人民檢察院對上級人民檢察院的指令應認真執(zhí)行。如認為上級人民檢察院的指令有錯誤時,可在執(zhí)行的同時,向更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報告情況。
第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辦理國家安全機關提請或移送審查案件的程序,除本細則第六十二條的規(guī)定外,與辦理公安機關提請或移送審查案件的程序相同。
第二章 審查逮捕
第十五條 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案件,由同級人民檢察院受理。對管轄上有爭議的案件,由上級人民檢察院
指定管轄。
人民檢察院偵查部門移送審查逮捕的案件,由本院刑事檢察部門受理。
第十六條 受理提請批準逮捕、移送審查逮捕的案件,應檢查《提請批準逮捕書》或《逮捕人犯意見書》(一式三份)及案卷材料是否齊備,移送的實物與物品清單是否相符。
第十七條 人民檢察院辦理審查逮捕的案件,必須查明:人犯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主要犯罪事實是否查清,證據(jù)是否確實;是否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的逮捕人犯的其他條件。
第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辦理審查逮捕的案件,應指定檢察員或助理檢察員進行審查。承辦人接到案件后,應及時、全面、認真地審閱案卷材料,制作閱卷筆錄。審查后,應提出審查意見,并制作《審查逮捕人犯表》,報刑事檢察部門負責人審核。
刑事檢察部門負責人對案件進行審核后,應提出審核意見,呈報檢察長。
第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辦理審查逮捕的案件,對已被采取其他強制措施的人犯可以進行訊問。如需要對未被采取其他強制措施的人犯進行訊問時,應征得公安機關或本院偵查部門同意后進行。
第二十條 對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人犯,已
拘留的,人民檢察院應在接到《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三日內作出是否批準逮捕的決定;未拘留的,應在接到《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二十日內作出是否批準逮捕或者退回補充偵查的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不得超過一個月。
對本院偵查部門移送審查逮捕的人犯,刑事檢察部門應提出是否逮捕的意見,報請檢察長決定,或根據(jù)案件情況提出補充偵查的意見,退回偵查部門。對案件審查決定的時限,按前款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二十一條 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人犯,人民檢察院應作出逮捕決定。
對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人犯,人民檢察院作出批準逮捕決定后,應制作《批準逮捕決定書》,連同案卷材料送交公安機關執(zhí)行。
對本院偵查部門移送審查逮捕的人犯,經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作出逮捕決定后,刑事檢察部門應將《審查逮捕人犯表》,連同案卷材料送交偵查部門,由偵查部門制作《決定逮捕通知書》,通知公安機關執(zhí)行。
第二十二條 對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人犯,如主要犯罪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且已拘留的,人民檢察院應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未拘留的,應制作《退回補充偵查決定書》,寫明需要補充偵查的內容,連同案卷材料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
對本院偵查部門移送審查逮捕的人犯,如主要犯罪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刑事檢察部門應制作《退回補充偵查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退回偵查部門補充偵查。
第二十三條 辦理審查逮捕案件時,發(fā)現(xiàn)應逮捕而公安機關未提請批準逮捕的人犯,人民檢察院應建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并制作《提請批準逮捕人犯建議書》,送交公安機關。對建議不被采納,而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確應逮捕的,可以直接作出逮捕決定,并制作《決定逮捕通知書》,交公安機關執(zhí)行。
對應逮捕而本院偵查部門未移送審查逮捕的人犯,刑事檢察部門應向偵查部門提出移送審查逮捕人犯的建議。如建議不被采納,刑事檢察部門可報請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決定。
第二十四條 對逮捕后又改為其他強制措施的人犯,需要再次逮捕的,應重新辦理逮捕手續(xù)。
第二十五條 對于人犯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或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分別情況作出不逮捕決定或建議
撤銷案件。
對已構成犯罪,但無逮捕必要的人犯,人民檢察院也可作出不逮捕的決定,由公安機關繼續(xù)偵查,直接移送審查起訴或免予起訴。
對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人犯,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的,應制作《不批準逮捕決定書》,連同案卷材料退回公安機關。
對本院偵查部門移送審查逮捕的人犯,作出不逮捕決定的,刑事檢察部門應將《審查逮捕人犯表》,連同案卷材料退回偵查部門。
第二十六條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有犯罪行為需要逮捕的,經相應的人民檢察院報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同意后,由犯罪地人民檢察院作出逮捕決定。
現(xiàn)役軍人(含文職干部、軍隊在編職工)有犯罪行為需要逮捕的,由軍事檢察院審查決定;人民武裝警察、邊防警察、消防警察有犯罪行為需要逮捕的,由犯罪地或人犯駐地的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第二十七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逮捕的下列案件,應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備案:
1.不批準逮捕的案件;
2.批準逮捕的反革命案件、涉外案件;
3.作出逮捕或不逮捕決定的檢察機關直接受理偵查的案件。
備案材料包括,《審查逮捕人犯表》、《提請批準逮捕書》或《逮捕人犯意見書》等。
上級人民檢察院對報送的備案材料應當認真進行審查,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
第二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對已作出決定的案件,發(fā)現(xiàn)原決定確有錯誤時,應及時糾正;
對已作出逮捕決定,又發(fā)現(xiàn)原決定錯誤的,人民檢察院應撤銷原逮捕決定,并制作《撤銷逮捕決定書》,及時送交公安機關執(zhí)行。
對已作出不逮捕決定,又發(fā)現(xiàn)原決定錯誤,需要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撤銷不逮捕決定,并重新作出逮捕決定,交公安機關執(zhí)行。
對已撤銷原逮捕決定或已作出免予起訴、不起訴決定而被釋放的人犯,又發(fā)現(xiàn)有漏罪或新罪,需要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重新辦理逮捕手續(xù)。
第二十九條 對公安機關要求復議的不批準逮捕案件,同級人民檢察院應當變更承辦人認真復議,并在收到《要求復議意見書》后的七日內作出決定,制作《復議決定書》,通知公安機關。
對公安機關提請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復核的不批準逮捕案件,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應認真復核,并經檢察委員會討論,在收到《提請復核意見書》后的十五日內作出決定,制作《復核決定書》,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zhí)行。如需改變原決定,應通知作出原不批準逮捕決定的人民檢察院撤銷原決定,另制作《批準逮捕決定書》。必要時,上級人民檢察院可以直接作出批準逮捕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填寫《批準逮捕決定書》,送交公安機關執(zhí)行。
第三十條 人民檢察院發(fā)現(xiàn)公安機關將已批準逮捕的人犯予以釋放,且釋放錯誤的,應通知公安機關予以糾正;如意見不被接受,可報請上級人民檢察院,由上級人民檢察院與同級公安機關共同處理。
第三十一條 在偵查中對人犯的羈押期限不得超過兩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可以延長一個月。
公安機關需要延長羈押期限的案件,應由公安機關在羈押期限屆滿七日前,向同級人民檢察院提出《提請批準延長羈押期限意見書》,并提供簡要案情。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同意后,制作《提請批準延長羈押期限報告書》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應在羈押期限屆滿前作出是否批準延長的決定。
第三十二條 對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和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qū)的重大、復雜案件,在依法延長羈押期限一個月后仍不能辦結的,應由公安機關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向同級人民檢察院提出《提請批準延長羈押期限意見書》,并提供簡要案情。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同意后,制作《提請批準延長羈押期限報告書》,層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
偵查羈押期限可以長兩個月。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應在羈押期限屆滿前作出是否批準延長的決定。
對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按上述規(guī)定延長羈押期限后仍不能終結的,應由公安機關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向同級人民檢察院提出《提請批準延長羈押期限意見書》,并提供簡要案情。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同意后,制作《提請批準延長羈押期限報告書》,層報最高人民檢察院轉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批。
第三十三條 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偵查的案件,需要延長人犯羈押期限的,由偵查部門辦理報批手續(xù)。
第三十四條 公安機關在偵查期間發(fā)現(xiàn)已被羈押的人犯另有重要罪行,經同級人民檢察院批準補充偵查后,可以重新計算羈押期限。
人民檢察院偵查部門在偵查期間發(fā)現(xiàn)已被羈押的人犯另有重要罪行的,參照前款辦理。
第三十五條 對已決定逮捕的人犯,公安機關到外地執(zhí)行逮捕或用函件委托外地公安機關代為逮捕的,應依照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到外地逮捕人犯手續(xù)的幾項規(guī)定》辦理。
第三章 審查起訴
第三十六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應與人民法院審判管轄相適應。
(一)基層人民檢察院受理同級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經審查,認為屬于上一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案件時,應寫出審查報告,連同案卷材料報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也可以由基層公安機關向上級公安機關報送,由其向同級檢察機關移送審查起訴,再由人民檢察院分院或自治州、省轄市人民檢察院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人民檢察院分院或自治州、省轄市人民檢察院受理下級人民檢察院報送的審查起訴案件,經審查認為不屬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案件,一般應退回基層人民檢察院,必要時也可直接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二)人民檢察院分院或自治州、省轄市人民檢察院受理的應向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起訴的案件,應報送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向高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三)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受理的應向最高人民法院起訴的案件,應報送最高人民檢察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上級人民檢察院受理同級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如屬下級人民法院管轄,可建議同級公安機關按照案件管轄范圍,交下級公安機關向同級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也可直接交下級人民檢察院審查,由下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第三十七條 人民檢察院受理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或免予起訴的案件,刑事檢察部門受理本院偵查部門移送審查起訴或免予起訴的案件,應檢查《
起訴意見書》或《免予起訴意見書》(一式三份)及案卷材料是否齊備,移送的實物與物品清單是否相符。
第三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辦理移送審查起訴或免予起訴的案件,必須查明:
(一)犯罪事實、情節(jié)是否清楚,證據(jù)是否確實、充分;
(二)犯罪性質和罪名的認定是否正確,適用法律是否適當;
(三)有無遺漏罪行和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
(四)有無法定從輕、減輕、免除或從重、加重處罰的情節(jié);
(五)是否屬于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
(六)有無附帶民事訴訟;
(七)偵查活動是否合法。
第三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受理移送審查起訴或免予起訴的案件,應指定檢察員或助理檢察員辦理。承辦人接到案件后,應及時、認真地閱卷審查,制作閱卷筆錄,復核犯罪事實、證據(jù),訊問被告人,調查補充必要的證據(jù)。
第四十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需要重新勘驗和檢查時,一般應要求公安機關進行,人民檢察院派員參加;也可以由人民檢察院進行,請公安機關派員參加;必要時可以聘請專門技術人員參加。
第四十一條 承辦人對案件進行審查后,應擬寫《案件審查報告》,提出起訴、免予起訴或者不起訴的意見,報刑事檢察部門負責人審核。
刑事檢察部門負責人對案件進行審核后,應提出審核意見,報請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決定。
第四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對移送審查起訴或免予起訴的案件,應在一個月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一個月內不能作出決定的,刑事檢察部門應填寫《延長辦案期限審批表》,經檢察長批準可以延長十五日。
人民檢察院改變管轄的案件,以改變后的辦案機關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辦案期限。
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后移送人民檢察院的案件,人民檢察院可重新計算
審查起訴期限。
第四十三條 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對本院偵查部門移送起訴或免予起訴的案件,按本細則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的期限辦理。
第四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對案件進行審查后,認為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jù)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并制作《
起訴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jù)移送同級人民法院。
第四十五條 對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審查后,認為主要犯罪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或遺漏罪行、遺漏同案犯,需要進一步偵查的,人民檢察院應提出具體意見,連同案卷材料一并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或自行偵查。
對本院偵查部門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需要退回補充偵查的,可參照前款辦理。
第四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在辦理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中,發(fā)現(xiàn)遺漏依法應當移送審查起訴的同案犯的,應制作《移送審查起訴被告人建議書》,建議公安機關補充移送審查起訴。對建議不被采納,而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必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可以直接提起公訴。
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在本院偵查部門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中,發(fā)現(xiàn)遺漏依法應當移送審查起訴的同案犯的,應同偵查部門提出補充移送審查起訴的意見。偵查部門如有不同意見,刑事檢察部門可報請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決定。
第四十七條 被告人的行為已構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處刑罰或免除處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