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收港澳臺人士來內地(祖國大陸)攻讀研究生學位是國家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教育交流的重要渠道,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各有關單位務必高度重視,精心安排。
近年來,港澳臺人士報考內地(祖國大陸)攻讀研究生學位的人數逐年增長,對招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現將2003年從香港、澳門、臺灣人士中招收研究生的招生辦法和招生簡章印發(fā)給你們,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有關招生單位要進一步加強對港澳臺招生工作的領導,指定機構和專人負責此項工作,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要積極負責或參與做好招生各環(huán)節(jié)工作。要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對港澳臺招生工作的管理,制訂、完善港澳臺招生工作辦法和程序。各招生單位參與港澳臺招生人員(含各級領導,招辦干部,導師及命題、制卷人員)應進行相對集中的學習,了解港澳臺政策,熟悉招生的規(guī)定、辦法和程序,嚴格按照規(guī)定進行招生工作,不得隨意改變工作要求和程序。
二、關于港澳臺人士來內地(祖國大陸)高等學校攻讀研究生學位的學費標準,為體現一視同仁、同胞之誼的精神,參照內地高等學校委托培養(yǎng)研究生的學費標準收取。請各招生單位按規(guī)定報有關部門審批。
三、要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認真編印好對港澳臺的招生專業(yè)目錄,還可編印宣傳材料。招生專業(yè)目錄要規(guī)范、準確,宣傳材料應體現本校特色,以使港澳臺人士盡可能詳細地了解內地(祖國大陸)高等學校情況,利于他們選擇報考內地(祖國大陸)研究生。招生目錄和宣傳材料應及時寄往指定的報考點。
四、各招生單位不可自行放寬報考條件。如遇特殊問題,可與各報考點及時溝通情況,必要時報我部,以保持內地(祖國大陸)高等學校對港澳臺招生政策的統一性。
五、香港和澳門報考點所需試卷,均由廣東省高等學校招生辦公室轉交。各招生單位要在2003年3月15日前將試題寄往廣東省高校招生辦公室。各招生單位不得將試卷直接寄到香港、澳門報考點。
六、各招生單位要注意把握好命題質量,制卷要規(guī)范,字跡要工整。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各招生學校要多錄取一些港澳臺學生。入學后要加強對他們的教育管理,關心其學習和生活,使他們時時感到祖國的溫暖。
附件:
1.2003年內地(祖國大陸)高等學校從香港、澳門、臺灣人士中招收研究生的辦法(略)
2.2003年內地(祖國大陸)高等學校從香港、澳門、臺灣人士中招收研究生簡章
3.2003年從香港、澳門、臺灣人士中招收研究生工作進程表(略)
4.招收港澳臺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袋樣式(略)
2003年內地(祖國大陸)高等學校從香港、澳門、臺灣人士中招收研究生簡章
一、報名
(一)資格
1.應是香港、澳門或臺灣永久居民。
2.報考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碩士生)須具有與內地(祖國大陸)學士學位相當的學位或同等學歷,年齡一般在四十歲以下。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博士生)須具有與內地(祖國大陸)碩士學位相當的學位或同等學歷,年齡一般在四十五歲以下。
3.品德良好、身體健康。
4.有兩名副教授以上或相當職稱的學者書面推薦。
(二)報考類別
1.公費全日制研究生:
公費全日制研究生在學期間免交學費并享有學校獎學金。
2.自費全日制研究生、自費兼讀研究生:
自費研究生在學期間按學校的規(guī)定交納學費。
3.教育部為香港、澳門、臺灣人士設立的全日制獎學金研究生:
獲教育部獎學金的研究生除免交學費外,另發(fā)給獎學金:博士生每人每月750元人民幣,碩士生每人每月650元人民幣。
(三)報名時間
2002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四)報考地點
1.廣東省高校招生辦公室
地址:廣州市東風東路725號,郵政編碼:510080,
電話:(020)87766568,圖文傳真:(020)87776581
2.京港學術交流中心
地址:香港銅鑼灣摩頓臺5號百富中心16樓,
電話:(00852)28936355,圖文傳真:(00852)28345519
3.北京理工大學
地址:北京海淀區(qū)中關村南大街5號,郵政編碼:100081,
電話:(010)68453458,圖文傳真:(010)68912285
4.澳門基金會(澳門教科文中心)
地址:澳門新口岸宋玉生廣場
電話:(00853)727066,727060,圖文傳真:(00853)727057
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可任選一地報名,并在該報名點安排的考場參加初試。
(五)報名手續(xù)
報名時考生須交本人居住地身份證副本;近期正面半身免冠同一底片的二寸照片兩張;學士學位證書或碩士學位證書副本(應屆畢業(yè)生可于錄取前補交)或同等學歷文憑;大學本科或攻讀碩士學位的成績單;體格檢查報告。報考費為500港元。不參加考試者不退報考費。
要求通訊報名者,應事先同自選的報考點聯系妥當,再寄送有關證明、表格及報考費,另加郵資及手續(xù)費100港元,并告知本人的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傳真機號或E-Mail地址。
報考藝術類學校的考生按所報考學校招生專業(yè)目錄中的要求到學校報名(或函報)并到校參加考試。
(六)填報志愿
1.考生只能填報一所學校的一個專業(yè)。
2.報考教育部為香港、澳門、臺灣人士設立獎學金的研究生,還可兼報公費全日制或自費全日制研究生。
教育部在下列學校為香港、澳門、臺灣人士設立研究生獎學金: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中國農業(yè)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山醫(yī)科大學、華南農業(yè)大學、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二、考試
入學考試分初試、復試兩個階段。
(一)初試科目:報考碩士生的須應試報考專業(yè)指定的兩門業(yè)務課及一門外國語;報考博士生的須應試報考專業(yè)指定的至少兩門業(yè)務課及一門外國語,均為筆試。筆試各科目的考試時間均為三小時。碩士生考生初試外國語滿分為100分,兩門業(yè)務課滿分各為150分〔其中工商管理碩士專業(yè)學位(MBA)的考試科目為外國語(滿分值為100分)、綜合能力(滿分值為200分)、管理(滿分值為100分)〕;博士生考生初試科目滿分各為100分。
初試合格者,復試與否及復試內容、方式由招生院校確定。
(二)初試地點、時間
地點:廣州市:由廣東省高校招生辦公室安排。
香 港:由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安排。
北 京:由北京理工大學安排。
澳 門:由澳門基金會(澳門教科文中心)安排。
時間:2003年4月26日至27日。
(三)復試地點、時間
地點:由招生院校確定。
時間:2003年6月5日之前。
三、錄取
招生院校根據考生的報名資料、考試成績、導師意見及體檢結果綜合評核后,確定錄取名單。錄取通知書于6月中旬由錄取學校函寄考生本人。獲教育部獎學金的通知書也由錄取學校寄發(fā)考生本人。
四、入學
新生于9月中旬前報到入學。具體時間由錄取學校在“入學通知書”中注明。新生報到時,由學校進行身體復查,不符合入學條件者,取消入學資格。
新生應按時報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報到者,須書面向學校請假,無故逾期兩周不報到者,取消入學資格。
五、學習年限
根據就讀專業(yè)的不同,全日制碩士生的學習年限為二年半至三年;全日制博士生的學習年限一般為三年。自費兼讀碩士生或自費兼讀博士生的學習年限不超過五年。
六、學位
課程學習合格、學位論文答辯通過,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guī)定者,可獲相應的學位證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丁旭峰律師,河南駐馬店人,中共黨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常州律師協會會員,江蘇鼎國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黨員,畢業(yè)于鄭州大學、廣西師范大學,擁有本科法律文憑和法學碩士學位文憑,具有高校教師資格證書,有著二十余年的豐富法學教學經驗和深厚法學理論功底,對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勞動關系管理、合同關系、家庭婚姻、知識產權、民間借貸等有獨特的見解和豐富的實務處理經驗。業(yè)務領域:企業(yè)法律顧問、合同糾紛、知識產權、人身損害、債權債務、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刑事辯護。聯系電話:15961442562;QQ:649205185;微信:15961442562;郵箱:649205185@qq.com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區(qū)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產生辦法
1999-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01修訂)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南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聯合國人員和有關人員安全公約》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的決定
2006-04-29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
2000-04-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
2019-04-23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一次修正)
2012-03-3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1999年)
1999-12-25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guī)的決定
2014-02-19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3-02-2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關于印發(fā)《2011年流通環(huán)節(jié)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加強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2011年公立醫(y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湘潭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通知
2010-02-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f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zhèn)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xù)暫行辦法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的決定
2009-01-24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生豬屠宰管理條例
200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