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各種乘車證均屬有價證券,必須按規定審批、填發、使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凡違章批準、填發、使用和丟失乘車證的,均應承擔行政責任和經濟責任,以保證乘車辦法的正確執行,維護站、車秩序和鐵路收入,消除流弊。為此,特作如下規定:
一、各級領導干部必須以身作則,模范地遵守、執行乘車辦法,除鐵道部外,任何組織和個人無權超出鐵道部的規定,特批各種乘車證。
二、乘車證管理、填發人員要熟悉乘車辦法和有關文件,認真掌握規章制度,嚴格按規定填、回收各種乘車證。對違章批準的,有權拒絕填發,并報告上級機關。如明知違章而不追究、不報告、仍填發者,要與違章批準者受同樣的經濟制裁;不經批準擅自違章填發者,要與違章使用者受同樣的經濟制裁。
三、凡違章批準和填發各種乘車證的,除追回乘車證外,對批準人或填發人都要追究經濟責任,按乘車證種類分別進行罰款,一次公用乘車證、就醫(購糧)乘車證、通勤(通學)乘車證、定期通勤(通學)乘車證、便乘證、探親乘車證每張罰款10元;臨時定期公用乘車證每張罰款20元;全年定期公用乘車證每張罰款30元。
四、職工和家屬以及按規定使用乘車證的路外人員,要自覺遵守、執行乘車辦法,維護站、車秩序。如果違章使用乘車證,在票面上加添、涂改,轉借,超過有效期間或有效區間,未持規定有關證明、證件的,或偽造證明、證件的,均按無票處理,查扣其乘車證及有關證件,補收票價和罰款。一次公用乘車證、就醫(購糧)乘車證、便乘證、探親乘車證按票的席別和填寫的單程或往返的乘車區間計算票價,罰款標準按客規規定核收。定期通勤(通學)乘車證按票面填寫乘車區間自有效月份起至發現違章月份止,按每月一次往返乘車計算票價,臨時定期的就醫(購糧)乘車證、通勤(通學)乘車證、臨時定期公用乘車證、全年定期公用乘車證按有效日期起至發現違章日期止,乘車區間在一個鐵路局以內的,按票的席別和每日乘車50公里計算票價,乘車區間跨鐵路局的,每日乘車按100公里計算,低于30元的按30元計算,以上罰款標準按補收票價的10%核收,但不得低于6元。
補收票價和罰款,均由違章者本人負擔。
上述補收的票價和罰款,列入鐵路局運輸收入進款。
五、職工或家屬丟失各種乘車證,除提出檢查外,均進行罰款。一次公用乘車證、通勤(通學)乘車證、就醫(購糧)乘車證、探親乘車證、便乘證每張罰款5元;定期通勤(通學)乘車證每張罰款10元;臨時定期公用乘車證每張罰款15元;全年定期公用乘車證每張罰款20元。發現假報丟失乘車證進行違章乘車活動的,按第四項的規定處理,并給予紀律處分。
丟失通勤(通學)乘車證、定期通勤(通學)乘車證的,進行罰款后,才予補發。
六、各種乘車證使用完畢,必須立即交回填發單位,在有效期到期后七天不交者,按丟失處理;雖有效期已過,因工作需要,繼續在外出差或生產(工作)的,應在回到本單位七天之內交回,否則,按丟失處理。
七、人事(勞資)部門負責統一組織乘車辦法的貫徹,并負責乘車辦法的解釋與監督檢查工作,辦理違章的行政懲處事項;干部部門負責提出按規定使用軟席乘車證的人員名單,辦理干部違章的行政懲處事項;辦公室(總務部門)負責乘車證的保管、回收、核發和統計分析工作;客運部門負責乘車證使用過程中的查驗,有權處理一切違章乘車事項,并按章補收票價和罰款。當時處理不了的,由站、車作成詳細的客運記錄,連同查扣的乘車證及其有關證件上報鐵路分局或鐵路局,分局或局分別通知路內違章者所在單位和規定路外使用乘車證的違章者所在單位負責處理和補繳票價和罰款。
違章所在單位接到鐵路分局或鐵路局的上述通知,根據情節輕重,對違章者給予批評教育或紀律處分,并及時按通知的要求一次全額補繳票價和罰款。如違章者單位未按通知要求補繳款額的,鐵路分局或鐵路局要報告上一級機關督促違章者單位迅速處理,必要時要追究單位領導者的責任。
財務稽查人員有權檢查乘車證的填發使用和查扣違章使用的乘車證及有關證件、證明。財務部門根據通知處理違章的財務事項。
八、人事(勞資)部門對本單位發生的乘車證違章問題要作出違章乘車證處理通知書一式兩份(以下簡稱《通知書》,樣式附后),經領導批準后一份留存,一份送交財務部門辦理罰款的財務事項,違章者是干部的,另加一份送交干部部門,追究行政責任,如本人當時無力付繳罰款,在其工資中一次或分次扣繳,對濫用職權多次發生違章批準、填發、使用的,要給予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要追究法律責任。凡是本單位領導干部違章的,須將處理結果報告上一級機關。本單位有關部門接到《通知書》后,不按期處理的,人事(勞資)部門要報告本單位領導或上一級機關,督促對違章問題的嚴肅處理。
違章批準、填發、丟失乘車證的罰款,作為本單位的營業外收入或預算外收入,未扣以前,不作帳務處理,也不轉列欠款。
(附表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三)
1990-11-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建設部公告第530號--關于發布行業產品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的公告
2006-12-1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和立即行動消除最惡劣形式的童工勞動公約》的決定
2002-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在國際貿易中對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約》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申請解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七十七條有關規定的答復意見
2005-12-21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2002)
2002-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06-28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2020-01-01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辦法
1970-01-01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2011修訂)
2011-01-08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防交通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減災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
2013-01-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
201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