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及時處理鐵路行車事故,起復機車、車輛,清除線路上的阻礙,開通線路,保證迅速通車,特制定《鐵路行車事故救援規則》(以下簡稱《救規》)。
第二條 鐵路各部門要嚴格執行《救規》。在統一指揮和嚴格紀律的基礎上,保持高度協調,各盡職責,爭分奪秒開通線路,恢復通車。
第三條 鐵路局、鐵路分局〔包括廣鐵(集團)公司及所屬單位,以下同〕每年應制定培訓計劃,對救援專業人員進行救援專業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專業技術素質;對行車有關人員進行救援基礎知識教育,使其掌握一般的復軌救援技術。
第四條 新造、新購和技術改造的機車、車輛、都必須具備救援起復的條件。
第五條 鐵路行車部門各站段在新職人員上崗前,應進行救援基礎知識教育,未經培訓合格,不準上崗。
第六條 各級領導應組織有關人員認真學習,并嚴格執行《救規》的規定。
第二章 組 織
第七條 鐵道部、鐵路局、鐵路分局設以下機構:
1.鐵道部機務局設救援專職技術管理人員,對全路事故救援列車工作進行組織指導和監督檢查。
2.鐵路局、分局應根據工作量等具體情況,由鐵路局自行確定機構和人員,管理救援列車工作。
3.救援列車的歸屬,各鐵路局可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由分局或機務段直接領導。
4.在鐵道部規定的地點,設特等(擔當路網性編組站救援任務)、一等救援列車。各鐵路局救援列車的增設、調整由鐵道部審批公布。
第八條 救援列車設主任、管理員、工程技術員各一人。工長和其他各技術工種按附件一配備。救援列車定員,由各鐵路局根據具體情況自行確定。
第九條 在救援列車所在地,由鐵路分局(地區)組織各站、段、醫院(所)挑選有救援經驗的職工15人以上,組成不脫產的救援班。
1.救援班長由各單位主要領導擔任,經上級領導批準后,告知救援列車主任。
2.各救援班的出動召集,由調度命令通知,接到命令立即出動。
第十條 經鐵路分局長批準,在無救援列車的車站設事故救援隊。救援隊為不設救援列車,單獨出動即能處理輕微脫軌事故的組織。遇有重大事故時,由調度命令通知,參加事故救援起復工作,并接受救援列車主任的指揮。其組織方法:
1.設隊長1人,隊員由不脫產職工組成。人數由各鐵路局自行確定。
2.根據當地情況,由機務段長、車務段長或車站站長擔任隊長,鐵路分局任命后,報鐵路局核備。
3.隊長任命后應積極組織救援隊,并會同有關單位共同制定召集辦法。救援隊長應將救援隊員名單及召集辦法送報下列單位:
(1)救援隊隊員所屬單位。
(2)鐵路分局。
(3)鐵路局。
4.根據需要鐵路局應為部分站段配備簡易起復工具。
第十一條 向事故現場派出救援隊時,人員、工具、材料的運送,可利用該地所有交通工具,任何單位必須服從調動,不得借故拒絕。到達事故現場后,由隊長指揮做好下列工作:
1.搶救負傷人員,保護國家財產。
2.采取一切措施,起復機車、車輛,清除線路上的障礙物,迅速恢復行車。
3.如事故嚴重時,應于救援列車到達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第三章 救援列車的管理
第十二條 救援列車必須加強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以下制度及相應臺帳:
1.值班制度。
2.交接班制度。
3.學習制度。
4.會議制度(工作計劃總結會、救援總結會)。
5.競賽和評比制度。
6.安全作業制度。
7.設備、機具保養制度。
8.備品、配件管理制度。
9.防寒整備制度。
10.考勤制度。
第十三條 救援列車必須做到:二落實(組織、制度)、一準(方案準)、三快(出動、起復、開通)、一總結(事故復舊后的總結分析)。
救援列車各專業人員均應建立切合實際的崗位責任制和檢查考核辦法。
第十四條 救援列車專業人員工作為輪班制,崗位實行輪流值班。休息時間遇有召集時,應立即趕赴現場,在工作時間以外參加事故救援工作,事后予以補休,確實不能補休的,可按規定支付加班工資。
第四章 救援工作人員的任免和培訓
第十五條 救援列車主任、管理員、工程技術員、工長,應由政治覺悟高、組織能力強,具有豐富的事故救援經驗,并熟悉鐵路行車有關技術及設備(機車、車輛、線路、橋涵、救援設備等)情況的人擔任。按人事任免權限任命,無特殊理由,不得變更。
第十六條 救援列車專業人員為救援工作的骨干力量,由分局或機務段挑選思想好、身體健康、責任心強、熱愛救援工作并具有一定業務水平的人擔任,無特殊理由,不準調換。年齡超過45歲的職工,不得再調入救援列車工作。
第十七條 為提高救援隊伍的素質和工作能力,各鐵路局應逐步建立救援演練培訓場地,加強技術業務學習和演練。各級主管部門應制定崗位培訓計劃。
1.鐵道部每兩年舉辦一次救援列車主任及鐵路局、鐵路分局救援專職干部的培訓。
2.鐵路局每年應對站、段長、安全專職干部及救援列車管理人員進行一次專業培訓。
3.鐵路分局負責培訓行車有關人員及救援列車專業人員。
第十八條 軌道起重機司機必須由工作二年以上的副司機,經鐵路分局考試合格,報請鐵路局批準后,核發駕駛證,提升司機職務;軌道起重機司機每二年應進行一次技術考核,成績記入本人技術檔案。
第十九條 救援列車的其他專業工種,由主管單位組織技術考核,并核發設備操作合格證。
第二十條 為積累救援起復經驗,強化培訓手段,救援列車應配備必要的培訓器材,由工程技術人員或指定專人保管、使用。
第五章 職 責
第二十一條 救援列車主任負責救援列車全面工作。
1.培訓、調整、補充人員;按期向有關部門提報車輛、機具、設備等購置、檢修計劃。
2.組織救援列車專業人員,學習行車有關規程、規則及細則;配合有關單位,對行車有關人員進行救援知識教育和技術指導。
3.組織專業人員學習其他專業工種技術,進行救援技術演練,逐步達到各專業人員一職多能的要求。
4.以實際救援經驗為課題,組織專業人員研究改進縮短復舊時間的方法,提高救援工作效率。
5.接到出動命令后,快速反應,周密部署,召集救援列車專業人員和救援班人員,及時出動。
6.檢查救援列車的整備工作,使其隨時處于出動狀態。
7.檢查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并定期進行總結和考核。
8.按時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第二十二條 救援列車管理員在主任領導下負責如下工作:
1.管理救援列車的財務、生活、后勤等事宜。對經管物品要帳卡物相符,嚴格請領、發放制度和財經紀律。
2.負責事故救援現場有關人員伙食、備品發放、收回及事故救援后的費用清算。
3.保管救援列車的有關資料,協助主任處理日常事務工作。
第二十三條 救援列車工程技術員,負責救援列車的技術管理工作:
1.制定軌道起重機、發電機組等設備、機具的操作、維護保養辦法,并督促指導各專業工種按規定認真執行。
2.負責救援列車專業人員的技術教育工作,定期組織技術練兵活動,并負責進行技術考核。
3.組織救援起復工作的經驗交流,不斷研制、改進救援機具。
4.負責救援設備、機具保養鑒定工作,不斷提高設備質量。
第二十四條 救援列車工長,在救援列車主任領導下負責如下工作:
1.負責本班人員的考勤,做好交接班記錄。
2.帶領職工進行救援設備、機具的日常養護,保持軌道起重機、發電機及工具、器材等狀態良好。
3.根據鐵路運輸技術設備的發展,積極革新改進救援起復工具。
4.組織本班職工開展政治、業務學習和崗位練兵活動。
5.協助救援列車主任確定救援起復方案,帶領職工安全迅速地進行起復作業。
6.救援列車返回駐地后,進行全面整備檢查,確保救援列車始終處于完備狀態。
第六章 事 故 救 援
第二十五條 發生行車事故,需要出動救援列車時,列車調度員直接向救援列車值班人員發布救援出動命令的同時,應將事故概況盡量做一介紹,并命令有關單位迅速召集人員出動。
救援列車跨局、分局出動時,由上級機車調度發布出動命令。
第二十六條 救援列車值班人員接到調度出動命令后,應立即召集救援列車當班和休班的專業人員,保證在30分鐘內出動。
鐵路分局應使救援列車職工,相對集中居住于救援列車附近,以保證迅速出動。
第二十七條 事故救援班各所屬單位值班人員接到調度出動命令后,救援班長應立即召集本單位救援班全員,迅速趕到救援列車處報到,有遲到或缺席人員時由所屬單位負責。
第二十八條 當出動救援列車而又需要救援隊時,救援隊的出動由列車調度員以命令召集。
有關段、站值班員接到出動救援隊的命令后,應立即通知救援隊長和每個隊員所屬單位的值班人員,各值班人員迅速召集本單位的隊員向隊長報到,待命出發。
第二十九條 救援列車出動,應有通信工、電力工和醫護人員以及電化區段的接觸網工隨行。
第三十條 救援列車出動時,所屬單位領導必須隨救援列車赴事故現場。鐵路局、分局領導是否隨救援列車趕赴事故現場,可根據事故情況決定。
第三十一條 救援列車出動時,可不掛守車,在救援列車的最前與最后部車輛上應設側燈插座,運轉車長可在沒有緊急制動閥的車輛上值乘。
第三十二條 救援列車離開停留線或赴外地工作時,必須全列車出動。
第三十三條 列車調度員命令救援列車出動后,應促其及早發車,并命令事故現場有關站長,于救援列車到達前,盡力將事故列車首、尾良好的車輛由區間或線路內拉出。
第三十四條 救援列車到達事故現場后:
1.首先安裝電話,保證事故現場與列車調度員和最近兩端車站的通話聯系。
2.指派人員協助隨行醫護人員救護傷員,根據醫務人員意見,將負傷人員送往醫院。
3.根據需要接通照明、給水設備;保證蒸汽軌道起重機的補水及人員的飲食用水。
4.裝載危險品的車輛需卸車或移動時,起復前,有關單位應指派有辦理危險貨物經驗的人員檢查后,按有關規定辦理。
5.電氣化區段的接觸網工區,要服從救援列車主任的指揮,迅速查明事故現場的設備情況,為救援起復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第三十五條 救援列車主任應:
1.及時協同工長及有關單位領導,勘察事故現場地形及機車、車輛、線路、設備等損壞程度,迅速確定起復方案。
2.如需要兩列以上救援列車或需要增派人員和材料時,提請上級調動。
3.救援起復方案批準后,及時通知參加事故救援工作的有關人員,使其明確起復方案,并立即開始工作,迅速進行起復。
4.在電化區段需要停電作業時,必須按規定辦理停電手續,接到命令,做好防護后,方準作業。
5.執行部、局有關安全作業規定,確保作業和人身安全。
第三十六條 事故現場的起復工作,由救援列車主任(或代理人)進行單一指揮,任何人無權擅自指揮。單位和個人不準以任何借口阻礙救援起復工作。救援列車主任在執行職務時,有權拍發電報和使用調度電話以及鐵路任何單位的電話。
第三十七條 兩臺軌道起重機同時進行起復作業時,原則上由負責本區段救援任務的救援列車主任指揮或由現場指揮部指定專人指揮。
第三十八條 事故復舊一處,線路必須立即修復一處,不得等待全路復舊一起修復線路。
線路全部修復后,救援列車應立即開往就近車站,以便通車。如線路雖已修復,而仍有破損、顛覆車輛需要起復時,應由工務部門負責修筑臨時便線,繼續起復工作;此時救援列車的行動,無列車調度員的命令,不得擅自轉線。
第三十九條 救援列車工作完畢,所在站應按救援列車原編組進行編列,并與列車調度員聯系,迅速回送原駐地。各級機車調度員負責督促。
分局調度值班主任,負責督促救援列車駐地車站值班員(包括站調),對返回駐地車站的救援列車,迅速送入停留線恢復整備狀態。
第四十條 救援列車返回駐地后,救援列車主任應組織全體人員,全面總結救援工作。對工作積極,表現突出的職工,報請上級表彰獎勵;對玩忽職守擴大事故損失,延誤起復救援時間的單位和人員提出處理意見報所屬單位,并上報鐵路分局和鐵路局。
救援工作報告應于五日內,經所屬單位領導審批后,上報鐵路分局和鐵路局。
第七章 救援列車的整備檢修與保養
第四十一條 救援列車編組順位,應根據出動迅速、工作方便的原則,由救援列車主任確定。
1.平時應編成為出動時不需改編的完整車列,隨時掛上機車即能開行。
2.軌道起重機,應連掛于救援列車的一端,不得連掛在中間(特殊情況除外)。
3.車輛制動軟管應連結,制動機作用保持良好。
第四十二條 軌道起重機的日常維護保養由起重機司機按自檢自修范圍負責;小、中修及臨、碎修,由分局指定的機務段負責;大修由機車車輛工廠負責;按部定檢修規程驗交。
第四十三條 發電機組日常維護保養由發電機司機按自檢自修范圍負責;發生自檢自修外修程時,由分局(機務段)指定的承修廠(段)負責,并應簽定合同、按承修合同驗交。發生的費用由分局(機務段)列支。
第四十四條 救援列車的一切設備、工具、備品均應保持狀態良好,并嚴格執行操作和保養規定。特別是軌道起重機的鋼絲繩及主副吊鉤應經常檢查和涂油,以防生銹腐蝕;主副鉤及大型吊具應定期探傷。
第四十五條 救援列車在救援起復工作中損壞的工具、備品、器材,由分局指定的單位及時修復補齊。
第四十六條 內燃軌道起重機冬季必須做好防寒工作,日常須保持充足的燃料、油脂;蓄電池應定期充電和檢查。
蒸汽軌道起重機除防寒、防凍須保持有火狀態外,平時為無火預備狀態。但須備有三次以上點火用料,鍋爐水位保持二分之一以上,并做好隨時點火的準備。
第四十七條 救援列車救援中及日常維修所消耗的材料、配件,由材料及物資部門優先供應。
第四十八條 救援列車通訊設備的日常檢修與定期檢修,由分局指定的單位負責。
第四十九條 救援列車專用車輛的調配,由救援列車主管單位按照《路用車管理使用辦法》規定辦理。
第五十條 救援列車專用車輛不得使用運用或報廢車輛。
救援列車專用車輛的日常維修及段修,由就近車輛段負責施修;廠修由鐵路局報部段做的廠修計劃,經批準后,由車輛段負責施修。
1.車輛定期檢修,其內部設施必須保持現有狀態,費用由救援列車所屬鐵路局列支。
2.需要改裝部分,應提報改裝計劃,經鐵路局車輛處批準后,由救援列車主管單位與承修廠(段)簽定合同,所需費用由鐵路分局列支。
3.救援專用車輛廠、段修時應以同種、同型的救援備用車輛替換,以應隨時出動。
第八章 救援列車的設備
第五十一條 救援列車停留線,原則上應設在指定的兩端接通便于救援列車出動的段(站)管線上,兩端道岔應加鎖,鑰匙由段(站)值班員保管,救援列車停留線上應設置給水栓、外接電源、照明設施、軌道起重機檢查坑等。
救援列車基地設施按規定執行(晝間氣溫達30℃以上地區,設遮陽棚)。
第五十二條 救援列車所在地點,應設有辦公、生產、生活房屋等地面建筑,并應具備防暑、取暖條件。辦公室裝設電話,值班室裝置調度錄音電話。油脂庫要有采暖設備,并符合安全防火規定。
第五十三條 鐵道部、鐵路局、鐵路分局安全救援專職技術管理人員及救援列車主任應安裝住宅電話。
第五十四條 救援列車逐步調整配備100噸的軌道起重機。運輸繁忙的主要樞紐,應逐步配備160噸軌道起重機。
救援用軌道起重機的調撥和報廢審批工作,由鐵道部機務局負責。為充分發揮救援起重設備的作用,配屬不同起重設備的救援列車原則上按下述規定設置。
1.配備160噸、100噸內燃軌道起重機的救援列車,所轄半徑應為200公里。
2.配備60噸蒸汽軌道起重機的救援列車,所轄半徑應為150公里。
第五十五條 救援列車所屬機具、設備的配備按附件三配置;特種物品配備按附件四配置;其它所需物品,由各鐵路局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第五十六條 救援列車編組所需特殊車輛按附件二組成。
其中辦公、宿營、發電車輛應有防暑、防寒設備。各車輛日常均應加鎖,并備有兩套以上鑰匙由管理員與責任者分別保管。
第五十七條 救援隊的工具、備品、器材的配置,由各鐵路局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購置費用由救援隊所屬單位負擔,列入運輸成本。
各種工具、備品、器材,應存放在固定地點,專人負責,定期維護保養,除事故救援外,禁止動用。因救援使用導致缺損的備品、器材,應及時補充,所需費用由事故責任單位負擔。
第五十八條 救援列車所備糧油、食品數量及保存的管理辦法,由各鐵路局自定。
第五十九條 救援列車餐車上應備有冷藏冷凍及燒水設備。保證事故救援工作人員生活使用。
第九章 監 督 檢 查
第六十條 鐵道部機務局對全路救援列車整備狀態,應進行不定期的重點抽查。
第六十一條 鐵路局每年,鐵路分局每半年,對管內救援列車和救援隊(班)進行檢查;各救援列車和救援隊(班)每季度應自檢一次。其檢查重點為:
1.工具、備品、器材是否與規定的規格數量一致,保管是否良好。
2.軌道起重機的質量與保養狀態,必要時進行起機(點火)試驗。
3.發電機組和照明設備的保養狀態及啟動發電試驗。
4.救援列車整備狀態,救援班(隊)起復工具是否按規定配置及質量狀態。
5.救援列車各種制度的執行情況。
6.召集事故救援班(隊)演習訓練,檢查其組織是否健全,工作制度是否落實。
第十章 其 他
第六十二條 救援列車的軌道起重機為事故救援專用設備,原則上不出租做其他起重工作,如各局管內有笨重貨物,需要短期租用時,必須經鐵路局長批準,鐵路局機車調度發布命令后方能進行。有事故救援任務時,應按規定時間及時出動。節假日,禁止出租。
第六十三條 軌道起重機進行救援以外作業時,一律收租費。租金收費標準和管理辦法,由鐵路局自定;收取的租費沖減救援列車科目支出,并可提取適當比例用作救援列車專業人員的培訓和其它費用。
第六十四條 事故救援的一切消耗費用,經事故發生鐵路局、鐵路分局行車安全監察機構簽認后,由事故責任單位分擔;無責任單位或責任單位(個人)無力負擔時,由鐵路分局負擔;跨局出動時,由救援列車所屬局財務部門墊付,再由財務部門向事故責任局清算。伙食費最初由鐵路分局(機務段)支撥;以后的消費補充由事故責任單位負擔。參加事故救援工作的人員一律免費供餐。
第六十五條 事故救援工作技術專業性強,各工種技術考核,按部統一規定的標準進行。
第六十六條 因事故救援情況復雜,且露天作業,工作條件艱苦,救援專業人員的勞動保護用品、野外作業待遇等,按當地規定標準發給。救援作業時,救援專業人員著裝應有明顯的標志。
第六十七條 救援列車應逐步采用專用車輛,并應噴涂工程搶險救援色(國標標準安全色)。
第十一章 附 則
第六十八條 本規則解釋權屬鐵道部機務局。各鐵路局可根據本規則的規定,結合各自的具體情況制定實施細則和辦法。
第六十九條 本規則自1993年10月1日起實行。原發(83)鐵機字750號文件即行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10-6-25)
2010-06-25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
1970-01-0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若干規定的決議
1979-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公路法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
2001-12-29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山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1-07-01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5-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1-04-2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浙江省嘉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宜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1-01-26關于調整進境物品稅稅目稅率的通知
2011-0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