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國發〔1978〕154號文件批轉的《藥政管理條例(試行)》第三章“新藥的臨床、鑒定和審批”的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辦法。
一、新藥系指我國創制和仿制的中西藥品(包括放射性藥品和中藥人工合成品)。分以下四類:
第一類:我國創制的藥品及其制劑。
第二類:國外已有生產,但未列入一國之藥典或副藥典的藥品及其制劑。
第三類:國外已有生產,并已列入一國之藥典或副藥典的藥品及其制劑。
第四類:不屬上述三類新藥的中西藥品和中草藥制劑的新品種(包括劑型改變的品種)。
二、新藥的研制計劃,每年由研制單位根據防病治病的需要提出,報省、市、自治區主管部門匯總審核,征求同級衛生行政部門意見。由主管部門下達計劃,抄送省、市、自治區衛生局、醫藥局和藥檢所,同時抄報衛生部、國家醫藥管理總局及有關部。
新藥年度研制計劃,一般應寫明藥品品名(包括外文名稱)、化學結構、成份(復方制劑應列出處方)提出的依據、預期的功能、作用與用途及參考資料等。
三、新藥的質量標準是新藥研制的內容之一,研制單位在研制新藥工藝的過程中,應同時研究該藥的檢驗方法、擬訂出質量標準草案和制備相應的劑型,及時與藥檢所取得聯系,藥檢所應積極予以協作和支持。
四、新藥的臨床
第一、二類新藥:研制單位應將藥品(原料及制劑)的生產工藝、臨床質量標準草案及起草說明毒性及藥理試驗結果、檢驗數據(至少五個批號的)使用說明等有關參考資料報省、市、自治區衛生局,抄送藥檢所或衛生部檢定所(附五個批號的樣品,中草藥制劑應附原植物標本),經藥檢所核對確定臨床質量標準后由省、市、自治區衛生局(或轉報衛生部)組織醫院進行臨床試驗。
第三類新藥:研制單位應將藥品(原料及制劑)的生產工藝、質量標準草案及起草說明、檢驗數據(至少五個批號的)及其他有關參考資料(必要時附藥理、毒性試驗報告)報省、市、自治區衛生局,抄送藥檢所(附五個批號的樣品)。經藥檢所進行核對試驗后,由省、市、自治區衛生局組織醫院進行臨床驗證。
第四類新藥:研制單位應提出處方和療效依據、生產工藝、質量標準草案和起草說明檢驗數據(至少五個批號)及其他有關參考資料,報省、市、自治區衛生局抄送藥檢所(附五個批號的樣品,中草藥制劑應附原植物標本)。由藥檢所核對,確定臨床試用標準,經省、市、自治區衛生局組織醫院,安排臨床試用或驗證。
新藥的臨床試用,一般應在省、市、自治區內安排,個別品種需在其他省、市、自治區臨床試用者,須征得其他省、市衛生局同意后,方能安排。屬于衛生部審批的品種由省、市、自治區衛生局提出報衛生部安排有關省、市、自治區進行。
五、新藥的臨床試用病例數,常見病、多發病一般應不少于三百例(其主要病種應不少于一百例),避孕藥不少于一千例,特殊病種和臨床驗證的病例數,可視情況而定。
六、新藥的臨床試用是醫藥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院的任務之一,醫療單位應根據衛生局的安排,積極予以承擔,并要加強對臨床試用工作的領導,根據新藥性能制訂臨床試用計劃,確定專人負責,統一臨床觀察指標,按期作出療效總結。
七、臨床試用的新藥按計劃由研制單位免費供應,臨床試用的科研經費由衛生局在科研費或衛生事業費中解決。
八、研制單位不得直接向醫療單位或臨床醫師提供新藥進行臨床試用。凡未經衛生局同意擅自安排臨床試用所得的資料,不能作為鑒定或審批的依據。
九、新藥科研結束后,(包括工藝、質量標準、臨床試用)由衛生行政部門和新藥的研制(生產)單位的主管部門,共同召開鑒定會進行鑒定(包括生產工藝、質量標準草案、臨床療效),提出能否投入生產的建議。一省(市、自治區)鑒定過的新藥,在其他省(市、自治區)生產時,如無特殊情況,可不再組織鑒定會。
第三類和第四類屬于臨床驗證的新藥,經衛生局審查,證明療效確實者,可不開鑒定會。
十、各省、市、自治區衛生局要逐步建立臨床試用基地及臨床藥理研究機構,統一負責擬訂新藥的臨床試用計劃和匯總臨床試用總結工作。
十一、新藥通過鑒定或臨床驗證,證明療效確實者,方能審核批準。凡屬我國創新的重大品種及國內未生產過的放射性藥品、麻醉藥品、中藥人工合成品、避孕藥品由衛生局審核后轉衛生部審批。其他新藥由省、市、自治區衛生局審批。
衛生局在批準時同時抄報衛生部和國家醫藥管理總局,抄送其他省、市、自治區衛生局、藥檢所和有關部門。
十二、新藥經批準后,方可正式投入生產。經批準投產的新藥,生產單位應積極安排落實,及早供應。
十三、新藥的定價,由藥廠根據微利的原則,提出合理的出廠價,經省、市、自治區醫藥局報物價主管部門審定。
十四、對已投產的新藥,供應單位要積極組織收購,定點供應和試銷,并及時向醫療單位推薦。未經批準投產的新藥,藥品供應單位不得收購和銷售。
十五、經批準投產的新藥,有關單位(包括生產、醫療、供應、衛生行政等)應積極做好宣傳工作,以指導合理用藥,普及新藥知識。未經批準投產的新藥,任何單位不得對外宣傳。
十六、醫療單位和藥檢所,在新藥臨床試用及制訂質量標準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者,應予以獎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撤銷燃料工業部設立煤炭工業部、電力工業部、石油工業部、農產品采購部并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第二條第一款條文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對法律實施情況檢查監督的若干規定
199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哈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1998)
1998-11-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03-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血液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1999年)
1999-12-25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