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銀行會計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制訂本指導意見。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中資銀行機構(含城鄉信用社,以下統稱銀行)辦理會計業務,執行本指導意見。
第三條 銀行會計的基本任務是正確組織會計核算,依法實施會計監督,真實提供會計信息。
第四條 中國人民銀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銀行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并協調銀行業的會計業務。
二、會計機構
第五條 銀行應根據會計核算和管理要求設置會計機構,指定會計機構負責人;不具備單獨設置會計機構條件的,應在有關機構中設置負責會計工作的組織,并指定會計主管人員。
會計機構應按照效率和控制原則科學合理地設置會計崗位。
第六條 會計機構對本單位的會計業務實施統一管理、指導、監督和檢查。
第七條 銀行根據經營管理需要和電子化發展水平合理確定會計核算體系。銀行附屬單位的會計核算,可由會計機構采取并賬或并表方式集中反映。
第八條 會計機構負責人的任免、調動,應經上級行會計部門同意。會計機構負責人也可由上級行委派。
第九條 會計機構裁撤、合并,應及時辦妥會計業務交接。
三、會計科目
第十條 會計科目按資金性質、業務特點、經營管理和核算要求設置。
第十一條 會計科目分為資產類、負債類、資產負債共同類、所有者權益類、損益類及表外科目。
表外科目核算銀行表外業務。
第十二條 銀行應根據國家統一的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和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統一會計科目,結合本行實際制定會計科目,并報中國人民銀行備案。
第十三條 會計科目修改變更,在年度中間通過分錄結轉;年度終了時,采用新舊科目結轉對照表方式辦理結轉。
四、會計憑證
第十四條 會計憑證是銀行業務活動的原始記錄和記賬依據。
第十五條 會計憑證分為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記賬憑證應根據原始憑證填制,對于具備記賬憑證基本要素的原始憑證,可作為記賬憑證使用。
銀行根據需要可采用單式記賬憑證或復式記賬憑證。
第十六條 會計憑證應符合以下要求:要素齊全、內容完整、反映真實、數字準確。
記賬憑證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填制憑證的日期;收、付款人的戶名、賬號和開戶行;貨幣、金額及借貸方向;經濟業務摘要和附件張數;銀行辦理業務的印章及經辦、復核人員的簽名或蓋章;憑證編號等。
原始憑證的要素由各銀行根據業務需要自行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七條 銀行電子網絡傳輸的記賬信息,應具備規定的要素,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必要時需經會計主管或其授權人員確認,事后應根據監督和管理需要按規定的格式打印紙質憑證。
第十八條 記賬過程中,紙憑證轉為電子信息,或電子信息轉為紙憑證,均不得改變憑證基本要素和內容。
第十九條 會計憑證上由銀行填寫和由客戶填寫的內容應有明顯區分,由客戶填寫的,未經客戶授權,銀行工作人員不得代辦。
第二十條 會計憑證傳遞應符合業務特點,做到準確及時、手續嚴密、先外后內、先急后緩。內部憑證由專門人員負責傳遞,不得通過客戶傳遞。
第二十一條 會計憑證按照方便查閱的原則順序裝訂。
五、賬務核算
第二十二條 銀行應制定嚴格的核對辦法,建立嚴密的核算程序,確保賬務正確無誤。
第二十三條 銀行賬務核算,是根據所發生的業務事項按賬戶登記分戶明細賬和按會計科目生成總賬的過程。
手工記賬以記賬憑證分別登記分戶賬,編制科目日結單,再按科目日結單登記總賬。
第二十四條 銀行賬簿分為基本賬簿和輔助賬簿?;举~簿主要包括:
流水賬:按照業務發生時間的先后順序逐日逐筆登記的賬簿。
分戶賬:按照賬戶連續記載各項交易的明細記錄。
總賬:按照會計科目設置,每日按會計科目借、貸發生額分別記載,并結出余額的賬簿。
輔助賬簿主要包括:
登記簿:為了對某些業務備忘、控制和管理而分戶設置的輔助性賬簿賬卡。
余額表:反映每日營業終了分戶賬最后余額的表式。
輔助賬簿由銀行自行選擇使用。
第二十五條 賬務核對包括賬賬、賬款、賬實、賬表、賬據、賬簿、賬卡(折)和內外賬務核對。經辦人員和會計主管人員在賬務核對全部相符后,應在有關賬、簿、卡上簽章。
第二十六條 銀行應至少按月核對同業往來賬務及系統內往來賬務,至少按季與開戶單位核對賬務。對賬相符的應由核對人員和會計主管人員簽章確認,核對不符的應及時查明原因并做相應調整。
第二十七條 銀行計算機賬務核算系統應具有操作權限控制、監督功能和故障應急處理及數據恢復措施。
六、記賬規則
第二十八條 現金收入,先收款后記賬;現金付出,先記賬后付款;轉賬業務,先記借后記貸;代收他行票據,收妥抵用。
第二十九條 銀行應于營業日當日結賬。
第三十條 銀行應指定專人負責記賬,并經過復核。記賬、復核人員和會計主管應根據本行權限管理的規定,在已記載的賬頁上確認。
第三十一條 外幣業務的記賬方法可采用外幣分賬制或外幣統賬制,銀行只能選擇其一。
第三十二條 已經記賬的賬務數據發生差錯需要更改時,應填制沖正憑證辦理更正。錯賬沖正影響計息的,應計算應加、應減積數,并對積數進行相應調整。
錯賬沖正及調整計息積數應經會計主管或其授權人審批后辦理。
七、計息規則
第三十三條 銀行應根據規定的利率、結息日期和計息方法結計利息。
第三十四條 銀行于結息日結計利息,所計利息應入結息日次日賬。
第三十五條 銀行采用積數計息法的,應按實際天數結計利息。計算公式是:
利息=累計計息積數×日利率
累計計息積數=每日余額累計數第三十六條 年利率換算為日利率的關系是:
日利率(萬分之)=年利率(%)÷360第三十七條 定期存款(或貸款)到期日為節假日,在節假日前最后一個營業日支?。ɑ驓w還),應扣除到期日與支取(歸還)日之間的天數(算頭不算尾,下同)按合同利率計算的利息。
節假日后支取存款,按過期支取存款計算利息。
節假日后第一個營業日歸還貸款,按合同利率加收到期日與歸還日之間天數的利息,節假日后第一個營業日未歸還貸款,從該日起按逾期貸款計算利息。
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八、年度決算
第三十八條 銀行應在會計年度終了辦理年度決算,通過年度決算報表對銀行各項業務和財務活動進行總結反映。
第三十九條 每年12月31日為年度決算日,如遇節假日仍以該日為決算日。
第四十條 年度決算前銀行應清理各項臨時和過渡性資金,清查各項財產,全面檢查、核對內外賬務,核實財務收支。
第四十一條 全年賬務處理結束后,編制年度會計報表。
第四十二條 年終決算時,外幣記賬的業務應折算為人民幣,編制匯總的人民幣決算表。原幣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對該種貨幣基準匯率的,直接采用基準匯率折成人民幣,無人民幣對該種貨幣基準匯率的,通過其對美元的匯率套算折成人民幣。
九、會計報告
第四十三條 會計報告是反映銀行資金營運、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書面文件,必須真實,完整,及時,準確。銀行機構負責人應對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及其附注或說明。
第四十四條 銀行會計報表主要包括:
1.資產負債表,根據當期業務狀況報告表各科目的余額及有關賬戶余額歸并后編制。
2.利潤表,根據損益科目分戶賬結轉前的余額編制。
3.利潤分配表,由法人機構按年編制。
4.現金流量表,根據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有關項目及其他相關資料分析編制。
5.業務狀況報告表,根據總賬各科目上期末余額及本期累計發生額和本期末余額編制。
6.其他會計報表。
第四十五條 銀行會計報表附注主要提供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會計報表內容而需要說明的事項。包括:主要會計政策及其變更、或有事項以及會計報表中主要項目的明細資料等。
第四十六條 銀行對其直接或間接投資的企業擁有實質上的控制權時,應編制合并會計報表。
第四十七條 銀行應將其境外分支機構會計報表按規定的匯率和方法折算為人民幣后,并入全行匯總的會計報表。
十、會計簽章
第四十八條 會計簽章是銀行在會計憑證或其他會計核算資料上表明并確認自己真實身份及交易合法性的標識,包括印章、簽名等。
第四十九條 銀行會計憑證、會計賬冊、會計報告等會計資料應按規定加蓋印章或簽名。采用計算機系統處理的會計資料,可通過設置可輸出的代碼代替經辦、復核及會計主管人員的簽章。
根據需要加編密押或密碼的會計憑證,可不再進行簽章,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五十條 銀行應對會計印章實行分級管理,全國范圍內統一使用的印章由各銀行總行統一設計管理。
第五十一條 銀行應指定專人嚴密保管和使用會計印章,嚴格執行管理制度。嚴禁超范圍使用會計印章,嚴禁在空白會計憑證、賬表上預先留蓋印章。
第五十二條 會計印章及密押、密碼的編制方法在未啟用、停用或待銷毀期間應加封,由會計主管人員或指定專人妥善保管??傂薪y一管理的印章在停止使用后,應交至總行授權的機構集中銷毀,并報總行備案。
十一、會計檔案
第五十三條 會計檔案是銀行各項業務活動的會計記錄,也是銀行的重要史料和證據,包括: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告和其他應當保存的會計資料。
第五十四條 銀行會計檔案可采用紙介質、磁介質、光盤、縮微膠片形式保存,以其他介質保存的,需報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核準。
第五十五條 銀行會計檔案保管期分為永久保管和定期保管兩類,定期保管分為三年、五年、十五年三檔。
第五十六條 內部調閱會計檔案需經會計部門主管人員和檔案管理部門主管人員批準;法律、法規規定有檔案查閱權的部門查閱會計檔案,必須持有效證件及相關證明材料,并按規定經銀行機構負責人或其授權人核準。
第五十七條 各銀行應定期檢查會計檔案并根據保管需要進行復制。會計檔案保管期滿,應按照規定程序銷毀。
十二、附則
第五十八條 本指導意見由中國人民銀行解釋和修改。
第五十九條 本指導意見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96-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的協定》的決定
2008-12-27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修訂)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六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失效]
1986-12-02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海南行政區建置的決定
1988-05-3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建立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的決議
1996-05-25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2001-12-29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10-17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08-08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2012-07-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201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