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央企業: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關于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建立健全中央企業收入分配調控機制及企業內部分配約束機制,改進和完善中央企業收入分配調控辦法,根據《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和國家有關企業收入分配宏觀調控政策,現就做好2004年中央企業工資總額計劃(預算)編報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改進中央企業工資總額計劃管理辦法
(一)實行工效掛鉤的中央企業實行工資總額計劃備案制。改變目前實行的工效掛鉤和工資計劃“雙控”辦法,不再對工效掛鉤企業下達年度工資總額使用計劃。自2004年開始,實行工效掛鉤的中央企業要嚴格按照國資委審定的工效掛鉤方案確定工資總額,并在核定的掛鉤應提工資總額及工資儲備結余的范圍內,根據經濟效益預計增長情況及人工成本承受能力自主制定工資總額使用計劃,報國資委備案。
(二)暫不具備實行工效掛鉤條件的中央企業,繼續實行工資總額計劃管理。由企業按照建立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相聯系機制的要求,根據經濟效益預計情況、行業特點和人工成本水平,參考勞動力市場價位和地區、行業職工收入水平及當地政府頒布的工資指導線等因素,編報工資總額計劃,報國資委審核后下達執行。
(三)境外中央企業及境內產權多元化股份有限公司,試行工資總額預算管理辦法。自2004年開始,境外中央企業及境內產權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身經營管理特點,制定工資總額預算管理辦法,經國資委審定后,按照預算管理要求編制年度工資總額預算,報國資委備案。
(四)取消在京中央企業《工資總額使用手冊》審核(備案)簽章工作。根據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停止<北京市工資總額使用手冊>核發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京發改[2003]2218號)精神,國資委不再對在京中央企業本部的工資總額計劃進行審核(備案)簽章工作。
二、工資總額計劃(預算)編制的范圍
中央企業工資總額計劃(預算)編制的范圍原則上應同財務決算合并會計報表的范圍一致。凡是中央企業及其控股的企業均應納入工資總額計劃(預算)管理的范圍,原在地方申請工資總額計劃的獨資及控股企業要理順工資管理體制,納入國資委工資總額計劃(預算)管理范圍。
為掌握中央企業集團(總公司)本部人員及企業領導人員工資水平,各中央企業在編制2004年工資總額計劃(預算)時,分別將集團(總公司)本部及其領導人員(由中央及國資委管理的企業領導人員)工資總額計劃單列。
三、有關要求和工作安排
各中央企業要結合本企業的生產經營、經濟效益和內部工資分配的實際情況,按照本通知要求認真編制2004年工資總額計劃(預算),于2004年3月5日前報國資委。并將2004年中央企業工資總額計劃(預算)申報表(見附件1)及國家統計局人口和社會科技統計司《關于2003年勞動統計年報若干問題的通知》要求的《單位從業人員和勞動報酬情況》(1301表)一并報國資委企業分配局。上報數據應準確、真實、詳盡。
工資總額計劃(預算)申報材料一式2份,并附電子文檔。
郵箱地址:fenpei-fpsasac.gov.cn
附件:2004年中央企業工資總額計劃(預算)申報表
二00四年二月九日
附件: 2004年中央企業工資總額計劃(預算)申報表
┌─────────────┬─────┬─────┬─────┬────────┐
│ │2002年實際│2003年計劃│2003年實際│2004年計劃(預算)│
├─────────────┼─────┼─────┼─────┼────────┤
│一、企業合計 │ │ │ │ │
├─────────────┼─────┼─────┼─────┼────────┤
│1.期末職工人數(人) │ │ │ —— │ │
├─────────────┼─────┼─────┼─────┼────────┤
│2.職工平均人數(人) │ │ │ —— │ │
├─────────────┼─────┼─────┼─────┼────────┤
│3.職工工資總額(萬元) │ │ │ —— │ │
├─────────────┼─────┼─────┼─────┼────────┤
│4.職工平均工資(元/人.年)│ │ │ —— │ │
├─────────────┼─────┼─────┼─────┼────────┤
│5.人工成本總額(萬元) │ │ │ —— │ │
├─────────────┼─────┼─────┼─────┼────────┤
│6.成本費用總額(萬元) │ │ │ —— │ │
├─────────────┼─────┼─────┼─────┼────────┤
│7.利潤總額(萬元) │ │ │ —— │ │
├─────────────┼─────┼─────┼─────┼────────┤
│8.銷售收入(萬元) │ │ │ —— │ │
├─────────────┼─────┼─────┼─────┼────────┤
│9.企業增加值(萬元) │ │ │ —— │ │
├─────────────┼─────┼─────┼─────┼────────┤
│二、集團(總公司)本部 │ │ │ │ │
├─────────────┼─────┼─────┼─────┼────────┤
│1.期末職工人數(人) │ │ │ —— │ │
├─────────────┼─────┼─────┼─────┼────────┤
│2.職工平均人數(人) │ │ │ —— │ │
├─────────────┼─────┼─────┼─────┼────────┤
│3.職工工資總額(萬元) │ │ │ —— │ │
├─────────────┼─────┼─────┼─────┼────────┤
│4.職工平均工資(元/人.年)│ │ │ —— │ │
├─────────────┼─────┼─────┼─────┼────────┤
│三、企業領導人員 │ │ │ │ │
├─────────────┼─────┼─────┼─────┼────────┤
│1.人數(人) │ │ │ —— │ │
├─────────────┼─────┼─────┼─────┼────────┤
│2.工資總額(萬元) │ │ │ —— │ │
├─────────────┼─────┼─────┼─────┼────────┤
│3.平均工資(元/人.年) │ │ │ —— │ │
└─────────────┴─────┴─────┴─────┴────────┘
填報說明:1.企業領導人員是指由中央和國資委管理的企業領導人員。
2.企業增加值等財務指標按照國資委《關于印發中央企業財務決算報表的通知》(國資評價[2003]106號)規定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年修正)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2008-08-29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政治決議
2008-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進一步深化睦鄰友好合作關系的聯合聲明
2007-08-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勞改犯和勞教人員的決定[失效]
1981-06-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訂)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09-20全國人大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8-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
2014-06-22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
2012-10-18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
2013-01-06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2011年電力運行調節工作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衛生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
201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