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下面編輯為您詳細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第二十二條 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釋義】 本條是關于子女姓氏的規定。
根據本條規定,子女可以隨其父親或母親的姓。隨父姓或隨母姓,就是指以其父母的姓作為自己的姓氏,也就是說子女的姓氏與其父親的姓或其母親的姓相同。父母在子女出生后,可以協商以誰的姓作為子女的姓氏。如夫姓王,妻姓李,其子女可以姓王,也可以姓李。目前,我國多數子女隨其父親的姓。
姓名是以確定和代表個體自然人并與其他自然人相區別的文字符號和標記。姓名是自然人人身性格特征的重要標志,是自然人姓名權的客體。姓名的意義在于,姓名在法律上使一個自然人與其他自然人區別開來,以便于其參加社會活動,行使法律賦予的各種權利和承擔相應義務。姓名包括姓和名。其中姓是一定血緣遺傳關系的記號,標記著個體自然人從屬于哪個家族血緣系統,也可以說姓氏是表示個人同一性的稱呼。《辭海》中,“姓”是指“標志家族系統的稱號”,并舉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還有一個詞與“姓”相關,就是“姓氏”。姓氏是姓與氏的合稱。秦漢以前,姓和氏是不同的概念,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是用來區別貴賤,貴族有氏,不是貴族的只有名而無氏。姓是用來區別血統,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相同而姓不同的,可以通婚,姓相同而氏不同的,不可以通婚。秦漢以后,姓氏合一,不再區別。如《史記》中說,秦始皇:“姓趙氏”,漢高祖為“姓劉氏”。現在姓氏一般就是指姓,常見“按姓氏筆劃為序”等表述。
子女的姓是其身份的標志。在中國歷史上,一般子女隨父姓,女子婚后在自己的姓前冠夫姓。這與歷史上形成的繼承制度有關。在奴隸制社會就形成了父承子繼的繼承制度,在封建社會,土地和其他財產,都是按照血緣、宗族關系建立起來的嚴格的等級制度分配的,因此在奴隸制繼承制度的基礎上,形成了宗祧繼承,強調由嫡長子繼承,這實際上是按照封建血緣宗法制度建立的繼承制度,而且封建繼承還包括身份的繼承,如爵位繼承、官員襲蔭和食封繼承等。這些制度就嚴格要求了婚生子女必須隨父姓以證明其血統和血緣。這種封建性做法曾經受到當時許多國家的認可,有的還在法律中予以規定。如在英國,根據習慣,一個人如婚生的,則取父姓,如果是非婚生的,則取母姓。在十九世紀初,普魯士法、奧地利民法和薩克遜民法中規定,嫡生子冠父姓,私生子冠母姓,棄兒由官吏命名。在資本主義社會,廢除長子單獨繼承的制度,所有子女都是繼承人,繼承的主要是財產而不是身份,而且隨著遺囑繼承的發展、完善和親子關系制度的確立,法律上也不再強調子女只能隨父姓。如德國民法典規定,子女以其父母的婚姻姓氏為出生姓氏。如果是非婚生子女,生父母對其有共同的照顧權,可以確定父親或母親的姓氏為該子女的出生姓氏。如果父母在子女滿五周歲之后確定婚姻姓氏,則婚姻姓氏在子女同意接受此姓氏后方得成為該子女的出生姓氏。但在有些國家,還是以子女隨父姓為原則。
我國在國民政府時期,民法中曾規定,子女從父姓,贅夫的子女從母姓。后來修改為:子女從父姓。但無兄弟的,可約定其子女從母姓。贅夫的子女從母姓,但可約定其子女從父姓。我國在1980年婚姻法第十六條中,則明確規定了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這是主要考慮到夫妻男女平等,夫妻雙方對其子女的姓氏應有同等的決定權。而且又考慮到中國人基于傳統上子嗣觀念,每當連生女孩后,還想生男孩,這樣做,不但有違家庭計劃生育原則,也不利于母親的身體健康,增加家庭負擔。規定子女可從母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遏制無節制生育的弊害。
本條的規定與1980年婚姻法第十六條的規定的精神是一樣的,但刪除了一個“也”字,即“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這樣更加突出了父母對子女姓氏決定權的平等,進一步體現了男女平等和夫妻家庭地位平等的原則。
有人認為,公民有決定自己姓名的權利,任何人無權干涉。由父母起名字,是對子女的自我命名權的否定。實際上,子女在出生時,無民事行為能力,父母確定子女的姓氏是父母行使親權的體現。子女在成年后,可以通過姓名變更手續,由隨父姓改為隨母姓,或由隨母姓改為隨父姓。
非婚生子女,大多隨母姓,也可以隨生父的姓。繼子女可以保留自己原來的姓,即其父或母再婚前使用的姓,也可以隨后父或后母的姓。如果繼子女已有辨別能力的話,應當尊重其自己的意見。如果繼子女小時候,改隨后父或后母的姓,其成年后,有權利改回其原來使用的姓。在收養關系下,隨著收養關系的成立,養父母子女關系確立,作為身份關系的一種標志,養子女的姓氏應當發生相應的變化,以表明其身份關系的變化。因此收養成立后,養父母可以改變養子女的姓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經當事人協商一致,養子女可以保留原姓。同時該條又規定,養子女可以隨養父的姓,也可以隨養母的姓,這與本條規定是一致的。
中國人大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正主出門辟謠,“實名舉報”真的這么低成本?
2020-02-17離婚證遺失怎么辦?
2020-03-10協議離婚后財產可以重新分配嗎?
2020-03-12云南省律師收費標準
2020-03-13犯罪中止如何處罰
2020-03-27在法律上是如何認定賭博罪的?
2020-03-31簽訂保密協議后還可以離職嗎?
2020-04-10你了解旅行社安全保障義務嗎?
2020-04-14特殊工種如何提前退休?
2020-04-18騙取出口退稅罪如何認定
2020-04-23搶奪罪到底是什么?
2020-04-26串通投標罪的客觀事實構成要件
2020-04-27單位受賄罪共犯如何認定?
2020-04-27企業破產重整的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0-04-27離婚轉移財產怎么辦?如何收集證據?
2020-04-28降低孩子的撫養費需要什么條件?
2020-04-28酒后開車撞死人如何解決
2020-04-30有關子女撫養費的問題有哪些?
2020-05-02私生子要給撫養費嗎?要給多少?
2020-05-02婚內出軌懷孕離婚應該怎么賠償?
2020-05-02不給子女撫養費可以要求探視權嗎?
2020-05-03上班過程中中署屬于工傷嗎
2020-05-03公民借高利貸屬于違法行為嗎
2020-05-03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你了解嗎?
2020-05-04違章建筑是怎么認定的?
2020-05-04財產保全具體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05-08變更子女撫養協議到底要不要公證?為什么要公證?
2020-05-08再婚夫妻需不需要婚前財產公證?如何進行財產公證?
2020-05-08車禍精神損害要如何賠償?
2020-05-11破壞選舉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5-11夫妻離婚前子女撫養權公證有沒有作用?
2020-05-11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2020-05-12黃牛犯了什么罪
2020-05-12精神殘疾,是否有權繼承房產?
2020-05-12建設銀行個人住房最高額抵押貸款是多少?
2020-05-12保證合同和保證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05-12應該怎么樣才可以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
2020-05-13合同單方終止的情形有哪些?
2020-05-13合同解除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05-13協商解除與約定解除區別是什么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