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關于搶劫罪的加重情節都不太理解,接下來律霸網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此類問題,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筆者還是建議大家學會使用法律武器在第一時間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刑法第263條列舉了搶劫罪的8種加重情形,具有其中情形之一,可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關于“入戶搶劫”。對“戶”字的理解,是指居民私人住宅,不包括其他場所。侵入居民私人住宅,具有更大的危害性。相對機關、學校、賓館、商店、工廠而言,住宅較為封閉,更容易受到侵害,且在受侵害時不容易得到援助,因而常常是盜竊、搶劫犯罪的重點目標,需要刑法予以重點保護。
2、關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公共交通工具,是指正在運營中的從事旅客運輸的火車、輪船、飛機,以及各種公共汽車、大、中型出租車屬于公共交通工具。《解釋》把出租小汽車排斥在外,但是有爭議。
3、關于“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之所以把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作為特殊的搶劫對象加以規定,是因為金融機構的經營資金、有價證券和客戶的資金等有特殊的意義,需要特別保護。對“金融機構”應作限制性解釋,不包括其辦公用品、交通工具等一般性財物。搶劫正在使用的金融機構的運鈔車的,則應視為“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
4、關于“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所謂“多次”,一般是指在不同時間和地點對同一人或不同人實施搶劫三次以上。在同一地點不間斷地對兩人以上依次實施搶劫的,應視為一次。行為人預定計劃要連續搶劫數戶人家,雖然符合連續犯的概念,但計算次數時,搶劫一戶人家應視為一次,搶劫多戶人家就是多次。何謂數額巨大,根據《解釋》第4條,是“參照適用”各地確定的盜竊罪數額巨大的認定標準執行。
5、“關于搶劫致人重傷、死亡”。搶劫致人重傷、死亡,是指行為人為劫取財物對被害人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直接造成被害人重傷或者死亡。既包括行為人為劫取財物而預謀故意殺人,故意傷害他人,或者在劫取財物過程中,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殺人或故意傷害他人,也包括故意傷害致死或者其他過失致人死亡的情形,但不包括行為人實施搶劫后,為滅口而故意殺人的情形,對后者應以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定罪,實行數罪并罰。“致人重傷、死亡”必須與行為人的搶劫行為有直接的因果關系,被害人自傷、自殺身亡的不應包括在內。
6、關于“冒充軍警人員搶劫”。冒充軍警人員搶劫,是指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員冒充現役軍人、武警官兵、公安人員、司法警察等身份,或者有此種身份的軍警人員冒充另一種軍警人員的身份實施搶劫行為。冒充與自己身份相同的高級職務人員,如士兵冒充軍官,則不屬于本項規定的“冒充”。冒充的手段無特定要求,行為人可以穿制服冒充,或者持假證件冒充,均無不可。
7、關于“持槍搶劫”。根據《解釋》第5條,持槍搶劫,是指行為人使用槍支或者向被害人顯示持有、佩帶的槍支進行搶劫的行為。槍支,是指《槍支管理法》規定的各種槍支,即以火藥或者壓縮液體等為動力,利用管狀器具發射金屬彈丸或者其他物質,足以致人傷亡或者喪失知覺的各種槍支。
8、關于“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本項規定關鍵是確定軍用物資的范圍。一般認為,軍用物資,是指供武裝部門使用的物資,如被服、糧食、油料、藥材、軍事工程材料等。但是針對槍支、彈藥,刑法第127條第2款又設置了“搶劫槍支、彈藥罪”。從特別法條優于一般法條的法條適用原則看,后者要優先適用。但依照搶劫槍支、彈藥罪處罰,法定刑是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不包括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等附加刑。而以搶劫罪處罰,除適用上述主刑外,還應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兩相比較,以“搶劫槍支、彈藥罪”處罰反而較輕。因此,搶劫槍支、彈藥該定哪個罪,實踐中有爭議。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現實生活中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們遇到了有關于搶劫罪等方面的困擾,可以直接找所在地人民法院或公安機關,直接起訴或報警立案,或者在第一時間找律霸網律師在線圖文咨詢或電話咨詢。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也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聲明:該作品內容系作者結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內容整合。如若侵權,請通過投訴通道或網站客服提交信息,我們將按照規定及時處理。
延伸閱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勝訴后還是不錢還怎么辦?
2020-01-14這種情況下,拘留期限會被延長
2020-02-23達到交通肇事罪的標準
2020-03-04債權人行使代位權有這些限制條件
2020-03-27強制戒毒的法律規定?
2020-04-08外國人可以申請專利嗎?
2020-04-08肇事逃逸如何處罰?
2020-04-10教你如何電話錄音!
2020-04-14工傷去哪里鑒定?
2020-04-18如何認定有價證券詐騙罪
2020-04-23民間借貸糾紛,被告不出庭后果有哪些
2020-04-27個人能買社會醫療保險嗎?
2020-04-27房屋被保全后是否可以繼續居住
2020-04-27夫妻共同債務離婚要連帶清償嗎?
2020-04-28離婚怎么財產保全?
2020-04-29股權轉讓合同訴訟時效計算方式
2020-04-29哪些行為屬于重婚罪?
2020-04-30我國最新離婚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4-30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的認定和界限區分
2020-04-30婚姻法有哪些夫妻共同財產分割規定?
2020-04-30離婚以后想要變更孩子撫養權需要什么條件?
2020-04-30女性懷孕期間離婚能夠提出離婚損害賠償嗎?
2020-05-01離婚賠償糾紛訴訟時效一般多長時間?
2020-05-02拆遷房可以買賣嗎?
2020-05-04新婚姻法離婚時子女撫養權通常歸誰?
2020-05-04離婚子女撫養權判決依據是什么?
2020-05-05子女撫養權判決后能再審嗎?有哪些法律依據?
2020-05-05對方出軌可以追討賠償嗎?有哪些法律支持?
2020-05-05什么是事實婚姻?是否受到法律的保護?
2020-05-05華僑訴訟離婚需要什么材料?如何訴訟離婚?
2020-05-06沒有養老保險如何解決
2020-05-06婚姻法照顧女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05-08怎么樣收集對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證據?
2020-05-08假冒注冊商標糾紛
2020-05-09糖尿病高血壓如何申請保外就醫
2020-05-09倒車時撞死幼兒,家長不滿如何賠償
2020-05-09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05-09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05-10有限責任公司清算財產包括哪些
2020-05-10夫妻離婚以后可否更改離婚協議小孩的撫養權?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