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本市市屬國有企事業單位(以下簡稱“改制單位”)改制中不良資產的管理,規范不良資產申報、核銷、移交、處置等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確保國有資產完整,根據《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378號)、國務院國資委《關于印發國有企業資產損失認定工作規則的通知》(國資評價〔2003〕72號)和《市政府辦公廳轉發市國資辦等部門〈關于進一步規范企業改制中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寧政辦發〔2004〕29號)等法律法規及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指的不良資產,是指改制單位在財產清查過程中清查出的難以取得法定依據、由中介機構職業判斷和客觀評判后認定實質已形成損失、并經市國有資產授權經營公司(以下簡稱“授權經營公司”)董事會或主管部門領導班子集體決議批準核銷后作賬銷案存處理的資產。具體包括:
(一)難以回收的應收款項;
(二)難以再獲得經濟利益的長期投資;
(三)長期積壓、質次、損壞的存貨;
(四)報廢、損壞、待報廢的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
(五)其他。
第三條 改制單位在財產清查過程中清查出的事實確鑿、證據充分的已喪失使用價值或轉讓價值的資產,依據國家財務會計制度和清產核資政策規定認定為損失,經授權經營公司董事會或主管部門領導班子集體決議批準后予以核銷。
第二章 不良資產申報與核銷
第四條 不良資產的申報與核銷按以下程序進行:
(一)改制單位應按照《關于國有企事業單位改制中開展財產清查工作的通知》(寧國資辦〔2004〕8號)的規定,開展財產清查,做到全面徹底、歸屬清晰、賬實相符、不重不漏。在財產清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加強對內部獨立核算單位、分散在別處或異地的分公司、辦事處、門市部、經銷點、子公司、參股公司等單位的清查,以及對租入、租出、共用、有償和無償使用等資產的清查。
(二)改制單位應在嚴格把關、層層落實責任的基礎上進行清理,對清查出的不良資產逐項逐筆說明核銷原因,由相關業務經辦人員、鑒定人員及技術負責人、相應的班組、車間、財務部門、內部審計部門、紀委負責人、單位負責人簽字確認。
(三)改制單位清查出的不良資產應經中介機構審計,由中介機構出具專項審計報告,就是否建議核銷及核銷數額發表明確意見,并提供審定的不良資產匯總表及明細表。
(四)改制單位應對不良資產審定的結果及相關資料進行公示,接受職工的查詢,公示時間不得少于7個工作日。改制單位應對公示情況(包括時間、地點、內容、方式、職工意見等)做出書面說明。改制單位的董事會或領導班子根據中介機構審計意見和公示情況,對不良資產核銷形成決議,上報授權經營公司或主管部門。
(五)授權經營公司董事會或主管部門領導班子對改制單位上報的不良資產進行審核,對準予核銷的不良資產應形成集體決議,出席會議的董事會的董事或領導班子成員應分別簽署意見,并承擔相應責任。
(六)授權經營公司或主管部門應將批準核銷不良資產的集體決議、不良資產專項審計報告、經集體決議批準核銷的不良資產的匯總表、分類匯總表和明細表、有關公示情況等材料裝訂成冊,作為評估報告的附件,一并報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以下簡稱“市國資監管機構”)備查。
第五條 難以回收的應收款項的核銷,應采取逐筆清理、逐筆核銷的方法進行,不得按照總額比例法直接核銷。
第六條 授權經營公司、主管部門及改制單位對不良資產負有監管責任。
第七條 改制單位根據授權經營公司或主管部門準予核銷不良資產的集體決議,對不良資產作賬銷案存處理,單獨設賬,并作為會計賬簿中其他輔助性賬簿進行核算管理。
第三章 不良資產移交
第八條 授權經營公司應當指定其內部相關部門承擔不良資產處置職責,或者將已核銷的不良資產整體移交到市國資監管機構指定的專業不良資產處置公司進行處置管理。
主管部門應當指定其內部相關部門承擔所屬單位改制中的不良資產處置職責。主管部門所屬單位改制結束后,經市國資監管機構批準,可以將已核銷的不良資產整體移交到市國資監管機構指定的專業不良資產處置公司進行處置管理。
第九條 改制單位已核銷的不良資產必須全部移交,移交單位與接收單位應簽訂移交協議,明確不良資產產權歸屬。但改制單位對移交的不良資產仍負有配合追索、提供資料等義務。
根據不良資產處置需要,在明確不良資產產權歸屬的前提下,交接雙方可以簽訂委托代管協議或者在移交協議中簽訂委托代管條款,債權性資產可暫不變更債權主體。
第十條 移交的不良資產項目、數量、金額應與集體決議核銷的內容一致。改制單位不得擅自處置已核銷的不良資產,因特殊原因在移交前已處置的,應說明原因,并在移交時將處置收入一并移交,不得截留。
第十一條 接收單位接收不良資產時,應依據移交協議的標的,對實物性資產,進行現場勘查、盤點、記錄、標識等清理工作;對債權,應及時發函通知債務人;對股權,按有關股權變更的規定執行。同時,設置會計賬簿,建立會計核算體系,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
第四章 不良資產處置
第十二條 授權經營公司或主管部門應結合實際情況,根據本辦法制定不良資產的處置管理辦法,并報市國資監管機構備案。對同類或單項單筆不良資產進行處置應制訂處置方案,選擇處置方式,執行集體決策制度。
第十三條 不良資產處置原則上應采用拍賣、競投等公開競價方式;確需采用協議轉讓、回購等其他處置方式的,由授權經營公司董事會或主管部門領導班子集體審定。
第十四條 實物性資產的協議處置價一般不得低于該實物性資產的評估價或重估價。經技術鑒定后,對已無利用價值或無殘值的實物性資產,經授權經營公司董事會或主管部門領導班子集體審定后,作銷賬處理。
第十五條 債權的處置可采用信函催討、電話催討、上門催討、訴訟等方式。對已取得確鑿證據催討無望的債權,經授權經營公司董事會或主管部門領導班子集體審定后,作銷賬處理。對于無法全部收回但按一定折讓采用協議轉讓方式可以收回的債權,經授權經營公司董事會或主管部門領導班子集體審定后,按折讓后金額將債權處置變現,并對該債權作銷賬處理。
第十六條 股權的處置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其協議處置價一般不得低于該股權享有被投資單位賬面凈資產的份額或該股權的評估價。
第五章 不良資產處置收入與費用
第十七條 處置收入是指對不良資產進行處置變現的收入,包括實物處置收入、債權回收收入、股權及其他權益處置收入等。
處置費用是指在處置不良資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差旅費、訴訟費、中介費以及經批準的其他費用。
第十八條 授權經營公司或主管部門發生的處置收入與處置費用,必須配比。處置收入必須專戶存儲。處置費用報市國資監管機構批準后,可采取收支掛鉤、據實列支、總額包干等方式,從處置收入專戶中撥付。
第十九條 授權經營公司、主管部門應將處置收益納入授權經營公司或主管部門產權轉讓收入,實行統一管理,主要用于職工養老保險費和醫療保險費。
第六章 會計報表與檔案管理
第二十條 授權經營公司、主管部門應按季編制已處置不良資產明細表、處置收入明細表、經費收入支出明細表,并報市國資監管機構。
第二十一條 授權經營公司、主管部門必須按照國家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嚴格管理不良資產處置的檔案。不良資產核銷與處置的相關資料必須真實、完整。
第七章 監督檢查與獎懲
第二十二條 授權經營公司、主管部門應接受市國資監管機構對其不良資產處置工作的監督和管理。
市國資監管機構對授權經營公司、主管部門不良資產處置情況進行檢查,檢查內容主要包括處置方案、處置方式、處置程序、賬戶設置、處置收益管理等。市國資監管機構可根據授權經營公司、主管部門對不良資產處置的情況,聘請中介機構對其處置業務、財務狀況進行審計。
第二十三條 對于在不良資產處置過程中有突出表現的有功人員,應予以表彰或獎勵。
第二十四條 對發生以下行為,造成國有資產損失的,市國資監管機構對授權經營公司、主管部門的相關人員依法進行處理;構成違紀的,移送紀檢、監察部門處理;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一)未經規定程序審批同意,放棄公司應有、應得權益;
(二)超越權限或未經規定程序審批同意擅自處置資產;
(三)玩忽職守,造成債務人逃廢債務;
(四)隱瞞或截留處置資產和處置收入;
(五)弄虛作假,任意夸大或縮小資產損失;
(六)內外勾結,串通作弊,壓價處置資產;
(七)暗箱操作,內部交易,私下處置;
(八)泄露商業秘密;
(九)非法牟取個人利益;
(十)其他可能造成資產損失的行為。
第八章 附 則
第二十五條 專業不良資產處置公司對不良資產的處置管理工作適用本辦法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六條 市直屬改制單位的不良資產核銷程序參照本辦法第四條執行,經市國資監管機構批準核銷后,將不良資產整體移交到市國資監管機構指定的專業不良資產處置公司進行處置管理。
第二十七條 市屬集體企業不良資產核銷及處置參照本辦法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由市國資監管機構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發文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小偷被抓假裝咳嗽 被刑拘
2020-02-17登報公告形式能代替通知義務嗎
2020-03-04申請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03-12虛假廣告罪認定
2020-03-27老字號法律保護還存在什么問題
2020-04-10異地起訴離婚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04-13公司破產了,我要行使別除權,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嗎?
2020-04-13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法律解釋
2020-04-20別忘了你的勞動合同
2020-04-21房屋出租人的責任有哪些
2020-04-22試用期結束后被公司辭退,而且不給工資違法嗎
2020-04-23商標注冊查詢有哪些方式
2020-04-24關于股權繼承的問題
2020-04-26分居兩年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04-27房租合同到期不退押金怎么辦
2020-04-28遭遇一房二賣購房者如何維權
2020-04-28變更孩子撫養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4-29兒媳婦能否居住公婆的房子
2020-04-29最高法院關于孩子撫養權規定有哪些?
2020-04-30聚眾擾亂交通,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2020-04-30虛假訴訟要追究法律責任
2020-04-30夫妻離婚以后按揭房應該如何過戶?
2020-05-01離婚房產分割有哪些原則?
2020-05-01與被收購方簽房屋買賣合同是否合理
2020-05-01婚后繼承財產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1子女撫養權爭奪應該圍繞哪些方面辯論?
2020-05-02夫妻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是什么?
2020-05-02子女撫養費是什么意思?如何計算?
2020-05-03離婚咨詢律師需要交費嗎
2020-05-03要求變更孩子撫養權起訴狀怎么寫?
2020-05-03轉按揭貸款存在哪些風險
2020-05-04離婚以后變更子女撫養權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05-04復婚一般需要經過哪些法定程序?
2020-05-05結婚登記是否需要做婚檢
2020-05-05物業管理費主要包含哪些
2020-05-06收養公證如何辦理?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0-05-08車輛撞死人后如何進行賠償
2020-05-09離婚上訴分割財產時效多久和有什么特殊規定?
2020-05-10如何證明自己更適合撫養孩子和對方不適合撫養孩子?
2020-05-10夫妻訴訟離婚審理階段流程應該怎么走?
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