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就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適用法律司法解釋答記者問
記者:最高人民法院在2003年5月7日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請您談談為什么要出臺這一《解釋》。
答: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只是房地產糾紛中的一類案件。在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12月27日出臺的《關于審理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房地產開發經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以下簡稱《解答》)中,就人民法院審理《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施行以前的房地產糾紛案件如何適用法律的問題作出了解釋。該《解答》涉及到房地產開發經營的主體資格,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轉讓、抵押,合作建房,商品房預售,商品房買賣合同無效的處理等方面的內容。隨著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同時由于我國的不動產立法還不完善,市場機制也不健全,商品房交易行為很不規范,特別是一些房地產開發企業嚴重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有的制作虛假廣告,設立定金圈套,甚至一房多售,利用商品房買賣合同欺詐買受人,有的商品房面積嚴重縮水,有的商品房則存在嚴重質量問題,這都嚴重損害了買受人的合法權益。在消費者協會的統計資料中,商品房買賣糾紛被列為當前十大投訴熱點之一,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由于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逐年增加,而相關法律規定比較原則,人民法院在處理此類糾紛中也遇到了許多具體適用法律的問題。為了及時指導各級人民法院公正處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依法保護商品房買賣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規范房地產市場的交易行為,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制定關于如何處理當前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的司法解釋。從2001年開始,民一庭在起草該《解釋》過程中,多次進行調研、論證,并廣泛征求各級法院、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土資源部、建設部、專家學者、律師、房地產開發企業、消費者協會等各方面意見,最后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了該《解釋》。
本《解釋》與《解答》相比,調整范圍沒有《解答》寬泛,但在處理商品房買賣糾紛方面比《解答》更為明確、具體。《解釋》共28條,主要對商品房預售合同的效力,商品房銷售廣告、拆遷補償安置、房屋面積縮水、商品房的交付使用及風險承擔、商品房質量、商品房包銷、商品房擔保貸款(按揭)等方面如何具體適用法律作出明確的規定。其中,對出賣人嚴重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損害買受人利益的惡意違約、欺詐等行為,明確規定可以適用懲罰性賠償原則。
集資房、房改房、經濟適用房不適用《解釋》
記者:《解釋》為何只調整商品房買賣糾紛,而不調整其他的房屋買賣糾紛。
答:我國目前存在著多種類型的房屋,有房地產開發企業建造的商品房、政府組織建設的經濟適用房、公房改制出售的房改房、單位集資房、個人所有的私有房等。經濟適用房、房改房、集資房等房屋不能自由買賣,其交易要受到國家政策的調整,比如,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或者相當于土地出讓金的價款或者居住一定年限后方可出售,而私有房屋的買賣與商品房買賣又有所不同。從房地產交易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房屋買賣的主流為商品房買賣,而且人民法院受理的房屋買賣糾紛主要也是商品房買賣糾紛。同時,由于此類糾紛不僅關系到國家住房制度改革措施的推進,而且涉及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解釋》將其調整的范圍明確限定為商品房買賣行為,包括商品房預售和商品房現售。
不輕易確認合同無效
記者:《解釋》在對合同效力的認定上,是如何體現促進商品房市場健康發展和維護穩定的商品房交易秩序這一目標的。
答: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效力不僅關系著交易關系的穩定和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而且關系到商品房市場的健康發展。《解釋》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對當事人在平等自愿基礎上訂立的合同,只要沒有《合同法》第52條規定的合同無效情形,就應盡量尊重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不輕易確認合同無效。同時要求法官應當注意區分司法審判權和行政管理權的不同職能,正確行使審判權。因此,人民法院對出賣人預售資格的審查,主要是看其是否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對其他預售條件的審查主要是行政管理部門的權限。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登記備案問題,我們認為這應當屬于行政管理部門的一種合同管理措施,不是確認合同效力的必要條件。《解釋》對此予以明確,避免了司法審判權與行政管理權之間的沖突。另外,考慮到我國房地產市場目前的實際情況,《解釋》第2條還明確規定當事人在向人民法院起訴前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可視為其具備預售資格。這樣,人民法院在適用法律過程中既能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又能維護合同的嚴肅性,確保當事人合同權利的實現。
銷售廣告可以成為合同內容
記者:《解釋》對社會普遍關注的商品房銷售過程中的一些虛假銷售廣告是如何認定和處理的。
答:銷售宣傳廣告作為商品銷售行之有效的一種手段,廣泛存在于商品房交易市場。目前,90%以上的商品房是通過宣傳廣告進行促銷的。由于我國商品房市場管理機制尚不健全,對銷售宣傳廣告缺乏有效的規范管理,出賣人為獲取最大利潤,在進行銷售時往往作出一些虛假、夸大不實的宣傳,導致糾紛出現,擾亂了商品房市場秩序。為依法及時有效地解決此類糾紛,《解釋》根據《合同法》第15條規定,對商業廣告原則上認定為一種要約邀請,一般情況下不能將未訂入合同中的宣傳廣告內容作為合同內容。但出賣人在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中,如果就其開發出售的商品房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確定,并由此對買受人決定訂立合同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在買受人就此內容提出訂立合同時,該銷售廣告內容的對象就已特定化,根據《合同法》第14條關于要約的規定,《解釋》明確規定應當將該內容視為要約,而買賣合同的訂立則視為買受人對出賣人要約的承諾。在這種特定的情形下,即使該說明和允諾沒有明確訂立在合同之中,也應當認定為合同內容,當事人違反該內容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這一解釋有利于保護買受人權益和規范出賣人的銷售行為,建立和維護市場誠信制度。
五種情形適用懲罰性賠償責任
記者:《解釋》中所規定的懲罰性賠償責任是否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消法》)第49條的具體適用。
答:懲罰性賠償責任制度是來源于英美法系國家的一項民事制度,最早主要適用于侵權責任,但后來逐漸被廣泛適用于合同糾紛。美國司法部的研究資料表明,1985年至1995年的十年間,法院將懲罰性賠償責任適用于合同糾紛中的數量是侵權案件的3倍。在我國,人民法院審理合同糾紛案件特別是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能否適用懲罰性賠償責任的問題,學術界和實務界往往將此歸結到是否適用《消法》第49條的爭論上來。不可否認,《消法》第49條確立的雙倍賠償開創了我國懲罰性賠償責任制度的立法先河,有力地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合同法》第113條中也明確規定:“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而且從《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的規定看,對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不是過分高于實際損失的情況也予以認可,而在這高于實際損失的違約金中就包含了對違約方違約行為的懲罰。這些規定都已突破了傳統民法中合同賠償責任只在于填補損失而不在于懲罰的理念。
我們根據《合同法》、《消法》已經確立的懲罰性賠償責任原則,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實踐和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的實際情況,在《解釋》的第8條、第9條中明確規定了商品房買賣過程中因出賣人惡意違約和欺詐,致使買受人無法取得房屋的,可以適用懲罰性賠償責任的五種情形:一是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未告知買受人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二是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又將該房屋出賣給第三人;三是訂立合同時,出賣人故意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四是在訂立合同時,出賣人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五是訂立合同時,出賣人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由此五種情形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時,買受人除可請求出賣人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外,還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這些規定將有利于有效制裁和遏制欺詐、惡意違約等摒棄誠實信用原則、嚴重損害市場交易安全的行為,維護守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誠信制度的確立。
此外,從《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20條關于面積誤差絕對值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實行雙倍返還的懲罰性規定執行情況來看,也已經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因此,《解釋》將懲罰性賠償責任適用于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的部分情形已具備了良好的社會基礎。
由此可見,《解釋》規定的懲罰性賠償責任是以《合同法》第113條和《消法》第49條規定的懲罰性賠償責任原則為依據的,但不是對《消法》第49條規定的直接適用。《解釋》所規定的懲罰性賠償責任在適用條件和結果上都與《消法》第49條的規定有所不同。這樣既注意到依法有效維護買受人的合法權益,又考慮到商品房開發經營過程中的實際情況,有利于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交鑰匙”算不算房屋的交付使用
記者:實踐中,許多當事人因對“房屋交付使用”有不同理解而發生糾紛,《解釋》對此是如何處理的。
答:審判實踐存在著許多當事人因對商品房買賣合同中約定的“房屋交付使用”理解不同而發生的爭議。出賣人往往認為“房屋交付使用”就是“交鑰匙”,而買受人則認為,“房屋交付使用”不僅是領取房屋鑰匙,還應同時辦理交付房屋的所有權證書。由此就引發了許多糾紛,這主要涉及到出賣人應否承擔違約責任的問題。
根據《合同法》第133條和第135條的規定,商品房買賣合同的出賣人負有向買受人交付房屋并轉移房屋所有權的義務。所謂房屋的交付使用,就是出賣人將已建成的房屋轉移給買受人占有,其外在表現主要是將房屋的鑰匙交付給買受人。但房屋的交付使用并不意味著房屋所有權的轉移。對于一般動產,在標的物交付的同時所有權即發生轉移,出賣人只要將標的物交付給買受人即履行了轉移所有權的義務。而對于不動產,根據我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規定,只有在辦理登記手續后,房屋所有權才發生移轉。因此,《解釋》第11條明確規定,對房屋的轉移占有,視為房屋的交付使用。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交鑰匙”。只要出賣人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將房屋轉移給買受人占有,就視為出賣人履行了“房屋交付使用”的義務,但這并不表示房屋所有權移轉義務的履行。
當然,根據法律規定,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當事人可以對“房屋交付使用”的內容進行特別約定。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房屋交付使用”不僅是轉移占有房屋,而且同時要轉移房屋所有權的,就應當按照約定來確定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內容。在此約定下,出賣人不僅應當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向買受人“交鑰匙”,而且還應當將房屋所有權移轉于買受人,否則,將承擔違約責任,如果當事人僅約定了“房屋交付使用”的時間,而未明確約定其中包括房屋所有權轉移的,出賣人只要在約定的期限內將房屋移轉給買受人占用,即“交鑰匙”,就應認定出賣人按期履行了“房屋交付使用”的義務。至于房屋所有權移轉義務的履行期限,當事人既可以另行約定,也可以按照《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的規定來確定。
對包銷期滿未售房屋的處理
記者:針對商品房包銷這類新問題,《解釋》是如何處理的。
答:包銷是從香港、臺灣地區引進內地的一種商品房銷售方式。內地法律、行政法規對此都沒有明確的規定,理論界和實務界對包銷合同的性質認識也不一致。為了準確界定商品房包銷合同的性質,統一對此類糾紛的處理原則,首先,根據《合同法》第7條、第8條、第124條規定的原則,《解釋》將包銷合同定性為無名合同。其次,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和包銷的實際做法,《解釋》對當事人違反包銷合同的責任予以明確。《解釋》第20條規定,如果包銷合同約定明確,應當按照約定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如果當事人對包銷期滿后未出售房屋的歸屬沒有約定的,應當按照包銷價格由包銷人購買。《解釋》第21條規定,如果出賣人違反包銷合同約定,自行出賣已經約定由包銷人銷售的房屋,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賠償包銷人的損失。第三,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解釋》對包銷人在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中的訴訟地位也予以明確。
如何妥善處理商品房“按揭”貸款糾紛
記者:商品房擔保貸款與商品房“按揭”之間有何聯系,《解釋》又是如何處理此類問題的。
答:商品房擔保貸款,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商品房“按揭”。“按揭”作為一種融資購樓方式,從香港傳入我國內地后得到廣泛推廣,目前已經成為買受人購買商品房或者融資的一種主要方式。由于我國內地法律沒有關于“按揭”的規定,而且實務中所稱的“按揭”與香港、英美法系所稱的“按揭”也有所不同,因此,對我國出現的商品房“按揭”性質的認識也不統一。對人民法院來說,買受人以“按揭”方式購買商品房而發生的糾紛也是一種新類型的案件,對此類糾紛應如何處理,我國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但它作為一種民事糾紛,在其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案件受理條件下,人民法院既不能不予受理,法官也不能拒絕裁判。所以,《解釋》根據《合同法》、《民事訴訟法》、《擔保法》及相關法律規定的原則,將商品房“按揭”貸款統稱為商品房擔保貸款,并在總結審判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審理商品房擔保貸款糾紛案件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一是明確了當事人行使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除權的條件。對當事人在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明確約定以擔保貸款方式付款的,如因當事人一方的原因或者不可歸責于當事人雙方的原因,買受人不能簽訂擔保貸款合同而導致買賣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的情況,應當允許當事人解除合同,否則買受人沒有能力支付購房款,也無法實現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目的。
二是明確了當事人行使擔保貸款合同解除權的條件。買受人簽訂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的目的是為了購買商品房,當商品房買賣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時,買受人貸款已經失去了意義,如果不允許解除合同,對買受人是不利的。同時,貸款銀行在沒有任何擔保的情況下將大量的貸款供給買受人,也將面臨很大的風險。因此,《解釋》第24條規定,在商品房買賣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時,當事人可以請求解除擔保貸款合同。
此外,《解釋》第25條、26條、27條還對人民法院處理此類糾紛的程序性問題作出了具體的規定。
《解釋》的出臺有利于法律適用的統一
記者:最后請您談談制定這個司法解釋的意義。
答:第一,《解釋》的公布實施,有利于推動我國住房制度的改革和商品房市場健康發展。我國取消福利性住房分配制度后,城鎮居民的住房轉向市場化和商品化。為了推進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必須維護商品房市場的正常秩序。但由于我國商品房市場仍處于發育階段,不僅相關的法律不完善,而且政府的一些行政行為和市場主體的一些經營行為也不規范,特別是虛假廣告、無證銷售、面積縮水等不法行為,不僅背離了市場誠信原則,而且引發了許多糾紛,影響了社會的穩定,阻礙了我國住房制度改革的進程。因此,《解釋》的出臺對規范房地產開發經營行為,維護商品房市場秩序,促進商品房市場誠信體系的建立,推動我國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第二,《解釋》的公布實施,有利于保護買受人的合法權益。房屋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據相關資料表明,目前商品住房近90%是由個人購買的。商品房買賣作為一種民事合同法律關系,當事人雙方均應平等地受法律保護。但由于商品房市場的特殊性和實際情況,買受人相對于出賣人而言處于弱勢地位,而出賣人也往往利用其優勢地位損害買受人的利益。《解釋》的起草和制訂,始終體現了在對雙方當事人平等保護的前提下,注重對買受人這些處于弱勢地位群體的合法權益的保護,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如,在對商品房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的認定、懲罰性賠償責任的適用、房屋質量和面積誤差的處理問題上均依法明確了出賣人負有較重的責任。當然,明確責任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制裁某些出賣人違背誠信原則和違法經營的行為。只要出賣人重合同、守信用、合法經營,就不會承擔相關的責任。所以,《解釋》的公布和實施,對充分保護買受人的合法權益和制裁違法經營行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三,《解釋》的公布實施,有利于國家法制的統一。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作為一種法律關系比較復雜的民事案件,由于我國相關的法律還不完善,所以,近幾年來,各級人民法院在處理此類糾紛時適用法律也不完全統一。這不僅不利于平等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不符合法制統一的原則。《解釋》的制定出臺,為人民法院正確、及時處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公平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依據,有利于實現人民法院公正與效率的工作主題,更有利于維護我國法制的統一。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法學學士學位,現執業于湖北省規模最大之一的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湖北省律師協會會員,法律援助中心律師。自從事法律工作以來,始終秉持“專業、專一、專情,為您的事而專”的執業理念,以深厚的法學功底為依托,以豐富的辦案經驗為拐杖,以當事人最大利益為導向,為當事人提供辦案最專業,服務最美好,最優質的法律服務。執業以來以專業化、品牌化、團隊化為發展方向,致力于致力于勞動、人損、建設工程領域的理論和實務研究,并辦理了大量的勞動爭議、人損、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為當事人提供了全方位專業法律支持,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誠信、責任的品質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獲得了當事人的信賴和好評!
無息借款法律承認嗎
2020-04-08專利代理人掛的費用要多少?
2020-04-09詐騙罪的定義
2020-04-13你是一問三不知就敢開公司的人嗎
2020-04-14抵押不登記,等于耍流氓!
2020-04-15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0-04-16微信群里罵人?竟然可能需要賠錢
2020-04-18懷孕期間被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0-04-20房屋租賃合同用途違反法律規定該如何處理
2020-04-22欠賭債寫了借條被起訴流程是什么
2020-04-23你不知道的走私罪?
2020-04-26交通肇事1人死亡如何處罰?
2020-04-27離婚后子女撫養費應該怎么給付?
2020-04-28最新非婚生子女撫養費的標準是多少?
2020-04-28離婚中子女撫養權如何判決?
2020-04-28對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怎么辦?
2020-04-30交通肇事罪需要承擔哪些刑事責任?
2020-04-30非法搜查罪如何認定,界限又是什么?
2020-04-30離婚子女撫養權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0-04-30夫妻離婚損害賠償的法律條件是什么?
2020-05-01非婚生子女撫養費問題咋處理?
2020-05-01丈夫婚外情怎么樣合法取證?
2020-05-01軍人離婚子女撫養費如何確定?
2020-05-02夫妻離婚損害賠償怎么舉證?
2020-05-02夫妻辦理離婚通常需要哪些手續?
2020-05-03離婚想要爭取子女撫養權如何收集證據?
2020-05-03被敲詐勒索了怎么辦?
2020-05-03離婚以后不給子女撫養費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0-05-04離婚以后男性擁有撫養權可以跟女方生活嗎?
2020-05-04起訴離婚爭奪撫養權最快多久?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5-05如何簽訂離婚協議?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0-05-05遺棄嬰兒會有什么后果
2020-05-05用人單位非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有沒有封頂?
2020-05-07對方拒絕支付子女撫養費能不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2020-05-08變更子女撫養協議到底要不要公證?為什么要公證?
2020-05-08社會醫療保險繳納方式有哪些
2020-05-08關于結婚彩禮返還方面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09電動自行車逆行被摩托車撞了誰承擔責任
2020-05-09再婚還可不可以探視孩子和探視權有什么特點?
2020-05-10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的區別在哪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