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佛中法民一終字第286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鄧藝妹,女,1981年2月16日出生,漢族,住廣東省三水市西南鎮董康管理區鄧村一巷24號之一。
委托代理人成尉冰、唐明華,分別系廣東國慧律師事務所律師、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原審被告)南海市富山電機有限公司,住所地南海市桂城區南興四路。
法定代表人董顯隆,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胡聰、譚露華,系廣東金信方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鄧藝妹與上訴人南海市富山電機有限公司(下稱富山公司)因勞動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南海市人民法院(2002)南民一初字第223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3年3月25日詢問了上訴人鄧藝妹的委托代理人成尉冰、唐明華、上訴人富山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胡聰、譚露華,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審理后認定:2001年3月7日,原告進入富山公司工作,任倉管員,月薪630元,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2002年4月21日,富山公司組織員工到醫院健康體檢,檢查結果發現有24名員工乙肝表面抗原呈陽性,其中包括原告本人。同年4月29日,富山公司組織患病員工開會,表達了希望患病員工辦理停薪留職離廠治病,以避免肝炎病毒的傳染擴散致影響正常生產秩序的愿望。患病員工在保留不同意見的情況下填寫了“離職申請書”,并于當日離開了富山公司。但雙方因結算工資、補償等問題引發了爭議,原告等患病員工為此向南海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南海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02年8月27日作出仲裁裁決,駁回原告的仲裁請求,并于同年8月30日向原告送達了仲裁裁決書。原告不服仲裁裁決,于2002年9月13日向本院提起訴訟。
另查,富山公司在得知要求員工辦理停薪留職的做法不符合有關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分別于2002年5月4日、5月8日在公司內張貼了《通知》,要求原告等患病員工回公司上班。由于雙方就結算工資、補償等問題引發了爭議,原告等患病員工于2002年6月15日才簽收了當年4月份的工資。原告等患病員工自離開富山公司后沒有再回公司上班。
原審認為,原告與被告雙方雖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但已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應受法律保護。現雙方已客觀上解除了勞動關系,應適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有關規定來確定雙方的法律責任。本案中,原告等患病員工在被告提出希望患病員工離廠治病的情況下填寫了“離職申請書”,應認定為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依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五條關于“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的規定,被告作為用人單位應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予原告,因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關系,故原告請求支付怠于通知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及額外經濟補償金無理,本院不予采納;雙方由于發生爭議導致了4月份工資的遲延發放,不屬用人單位無故拖欠工資,故原告請求支付拖欠工資的經濟補償金無理,本院不予支持;又因原告不能提供醫院證明表明其需停止工作進行治療,其情況不符合《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中關于醫療補助費的規定條件,故原告請求支付六個月的醫療補償,本院亦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判決如下:一、被告南海市富山電機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共630元予原告鄧藝妹。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本案受理費50元由被告負擔。
宣判后,上訴人鄧藝妹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有誤。一審認為是“患病員工在保留不同意見的情況下填寫了‘離職申請書’,應認為雙方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但事實是,被上訴人在2002年4月29日得知上訴人等患病員工患上乙肝之后,于早上早會時公開了他們的病情,并利用對員工的管理權,采取“停薪留職”和“不寫離職申請書就拿不到4月份工資”等手段威逼利誘21名員工寫了《離職申請書》和《退宿申請表》,兩份表得手后,富山公司悍然下達驅逐令,要求患病的上訴人等員工馬上離開,并強行將患病員工的行李從公司宿舍扔出,患病員工被迫離開公司,當晚流落街頭。所謂的協商一致只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其實工人是被迫離職的。一審認為被上訴人“分別于2002年5月4日、5月8日在公司內張貼了《通知》,要求上訴人等患病員工回公司上班”,但這個通知并未直接送達給被解雇的員工,他們因被被上訴人逐出了公司也看不到此通知。一審還認為,是由于雙方發生了爭議,上訴人等患病員工于2002年6月15日才簽收了當年4月份的工資。但事實上工人在被解雇的當天,已向富山公司提出結清工資和補償金,但富山公司不但不支付補償金,而且連工資也不給,直至受到了媒體的輿論監督,才于一個多月后的6月15日發給4月份的工資,因此違反了法律的規定。二、一審判決適用法律有誤。一審認為“因原告不能提供醫院證明表明其需停止工作進行治療,其情況不符合《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中關于醫療補助費的規定條件”,但該規定并沒有規定職工須提供醫院證明表明其需停止工作,何況上訴人已患上了肝炎是不爭的事實,而肝炎是一種需要及時治療的疾病。但上訴人等患病員工還沒有來得及享受《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規定的權利,就被被上訴人粗暴無理地逐出公司。富山公司就沒有給工人治病的機會和時間,因此上訴人更有理由要求被上訴人支付醫療補助費。患上乙肝并不一定影響患病的工人從事原工作,但富山公司出于單方的考慮,公開患病員工的病情,并粗暴無理地將員工驅逐出公司,這些違法行為,使患病的員工不可能重新回到富山公司工作。根據《勞動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的規定,富山公司不得因黃采平、左華章等24人患上乙肝而解雇他們,而應當依法給予患病的員工適當的治療期,治療期滿后,在根據《勞動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但是,富山公司的做法,完全違反了勞動法的規定,不能因一紙上班通知而掩蓋富山公司在先的違法行為。上訴人請求:1、依法撤消原審判決;2、判令被告立即支付下列款項給原告:(1)怠于通知補償金950元;(2)按工作年限計發的經濟補償金1900元;(3)拖欠工資的經濟補償金237.5元;(4)額外經濟補償金1543.75元;(5)醫療補償5700 元,合計人民幣10331.25元;3、判令被上訴人承擔本案一、二審全部訴訟費用。
上訴人鄧藝妹在上訴期間未提交新的證據。
上訴人富山公司,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一審判決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已通過被上訴人的《離職申請書》,達成解除雙方勞動關系的一致協議,且由上訴人提出解除勞動關系,是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首先,該《離職申請書》的內容并不是解除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的勞動關系,而是由被上訴人申請停薪留職。即被上訴人希望離開公司一年治病,康復后可立刻回公司上班。很明顯的是,從上訴人提出停薪留職的方案建議到被上訴人提出停薪留職的申請內容來看,該《離職申請書》的內容即意思表示僅為“停薪留職”,完全沒有法律所說的“解除勞動關系”的意思表示。根據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條的規定:“原固定工中經批準的停薪留職人員,愿意回原單位繼續工作的,原單位應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不愿回原單位繼續工作的,原單位可以與其解除勞動關系。”由此可以看出,被上訴人不能想當然的將當事人停薪留職的意思表示與解除勞動關系的概念之間劃上等號。如果在本案中硬要將兩者劃上等號,毫無疑問是對上訴人意思表示的曲解,更是對法律概念的曲解和錯誤適用。其次,一審判決認定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就解除勞動關系已協商一致,也是不符合事實的。從《離職申請書》上可以清楚的知道雙方協商的是停薪留職而并不是解除勞動關系。那停薪留職是否協商一致呢?事實是當上訴人向被上訴人提出停薪留職方案建議時,被上訴人即提出了停薪留職的申請(即《離職申請書》),正當上訴人部門主管郭國政準備上報總經理批準的時候,南海市勞動局下屬勞動所,勞動監察大隊立即對上訴人辦理停薪留職的作法予以指正,此有勞動部門的《通知》等證據為證。在此情況下,上訴人單位領導未予批準該《離職申請書》,這可以通過《離職申請書》上并未有總經理簽名認可予以證明。同時,亦可通過上訴人在接受勞動部門指正后,立即貼公告要求提出停薪留職申請的職工(包括被上訴人)繼續在公司上班的實際行動予以佐證,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就停薪留職問題至今都未曾協商一致。再次,原審判決認定是上訴人提出的解除勞動關系是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上訴人由此至終都未提出過解除勞動關系,從雙方當事人提供的相關證據及勞動部門的有關證據均未反映出上訴人提出過解除勞動關系。綜上所述,雙方既沒有解除勞動關系的意思表示,僅有被上訴人的停薪留職申請,且停薪留職也未達成一致。由此可見,上訴人沒有義務給予被上訴人經濟補償。二、一審判決認為雙方客觀上已解除勞動關系,據此而判決要求上訴人給予被上訴人經濟補償,也是毫無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的。上訴人由此至終沒有作出與被上訴人解除勞動合同的意思表示,也從未就此與被上訴人達成協商一致,而且更多次發出通知要求被上訴人回公司上班,如果一審法院據此認為雙方客觀上解除了勞動關系,那么,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正是被上訴人一直拒絕回公司上班的違法行為。在上訴人未與被上訴人協商一致停薪留職及辦理停薪留職手續(包括解除勞動關系)的情況下,被上訴人拒不回公司上班的行為只能說明是勞動者違法與上訴人解除勞動關系。根據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3條規定:“勞動者違反勞動法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如擅自離職),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根據勞動法第一百零二條和勞動部《違反<勞動法 >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勞部發[1995]223號)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可見,上訴人無須就此向被上訴人給予經濟補償。上訴人請求二審法院撤銷該項判決。
上訴人富山公司在上訴期間未提交新的證據。
上訴后,經審查,上訴人富山公司對原審確認雙方已通過《離職申請書》達成解除雙方勞動關系的事實有異議,其余事實無異議;上訴人左華章對原審確認富山公司在公司內張貼了《通知》、要求患病員工回公司上班及雙方為結算工資和補償金問題發生爭議的事實有異議,其余事實無異議,雙方無異議的事實部分,本院予以確認。上訴后查明:2002年1至4月,上訴人王友軍的月平均收入為1062.5元。
上訴后查明:2002年1至4月,上訴人鄧藝妹的月平均收入為911元。
本院認為:富山公司要求鄧藝妹等患病員工填寫的《離職申請書》的內容雖為停薪留職,但因停薪留職是富山公司要求鄧藝妹等員工辦理,且其做法又不符合有關法律規定,造成鄧藝妹等員工離開了富山公司,經征詢鄧藝妹等員工,其又不愿意回富山公司繼續工作,客觀上解除了勞動關系,原審基于上述事實認定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并按《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五條規定判決富山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恰當。但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有誤,應予改正。上訴人鄧藝妹等員工認為《離職申請書》是在富山公司脅迫下填寫,未能提供證據予以證實,故本院不予采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第二十一條“工人職員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者,須經負責醫療機關提出證明。”上訴人鄧藝妹未能提供,故其請求支付醫療補償費無理,本院不予支持。富山公司遲延發放16名患病員工的4月份工資,不是故意侵害16名患病員工的合法權益,而是因雙方對工資及補償問題發生爭議,故鄧藝妹要求富山公司支付拖欠工資的經濟補償金、額外經濟補償金無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鄧藝妹請求支付怠于通知補償金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亦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二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廣東省南海市人民法院(2002)南民一初字第2232號民事判決書的第二項及案件受理費部分。
二、變更廣東省南海市人民法院(2002)南民一初字第2232號民事判決書第一項為南海市富山電機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共911元予鄧藝妹。
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鄧藝妹和上訴人南海市富山電機有限公司各負擔5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楊恩敏
審 判 員 楊衛芳
審 判 員 黃 軍
二○○三年三月二十六日
書 記 員 羅凱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答辯狀
2020-10-14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準許調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書—涉及國家秘密案件用(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見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解除監視居住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
2020-10-14刑事拘留通知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
2020-10-14悔改書(因取保候審給法官)
2020-10-14扣押物品清單
2020-10-14×××公安局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安排律師會見非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對保證人罰款/沒收保證金復核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逮捕證
2020-10-14×××公安局拘傳證
2020-10-14×××公安局扣押/解除扣押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傳喚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清單
2020-10-14×××公安局準許拘役罪犯回家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