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佛中法民二終字第199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潘霖,男,漢族,1982年6月11日出生,住佛山市南海區大瀝興隆街醫院宿舍6號樓301號。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工商銀行順德市樂從支行,住所地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荔中路B26號。
負責人梁繼業。
訴訟代理人施錦沛,該支行職員。
訴訟代理人劉延宇,中國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法律處顧問。
上訴人潘霖因儲蓄存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2003)順法民二初字第0207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查明:2003年4月25日,潘霖向中國工商銀行順德市樂從支行(以下簡稱樂從支行)存入人民幣26.1萬元,樂從支行為其辦理儲蓄存款,發給潘霖順德樂支002601491中國工商銀行“活期一本通存折”(以下簡稱存折)。潘霖為了存款安全,并在存折加了密碼。2003年5月5日,樂從支行告知潘霖其存折密碼已變更,余額1000元。潘霖聲明沒有取款,經交涉無果后遂向順德區樂從公安分局(以下簡稱樂從分局)報案;次日,樂從支行也向樂從分局報案。樂從分局均予以立案。
潘霖向樂從支行索賠無果,2003年6月16日,遂向原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樂從支行支付存款26萬元及利息(從起訴之日起,按同期存款利率計至實際支付日止),并承擔訴訟費用。
另查明:一、潘霖向樂從支行存入本案的存款之前,已將存款購買塑料原料的用途和意思向樂從支咨詢。咨詢內容為:他與第三人購賣塑料原料,賣方稱為了便于查明其貨款是否存入銀行,有存款才發貨,要求潘霖將存折密碼告知,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也傳真給賣方。為此,潘霖在存款之前,特意向樂從支行的存款經手人何敏然等員工進行了咨詢。何敏然等員工向潘霖解釋道:只要存折原本不給第三人,第三人雖有了密碼、存折和身份證復印件也取不到款。爾后,潘霖才向樂從支行存入貨款26.1萬元。
該咨詢的事實,何敏然在《證人證言》簽名予以證實。其證明的事實與潘霖存款時同行的朋友植秀堅證明的事實一致。
二、樂從支行也在庭審中確認:沒有存折原件,存折里的存款資料是不能復制的。如果沒有存折原件,第三人也取不到款。
三、樂從支行稱:其營業區閉路電視錄相帶只保留一個月。
四、據樂從分局證明:冒取潘霖存款的人叫呂天從、呂子順,為福建南安市詩山鎮人,兩人在昆明市以同樣手法作案時被當地公安機關抓獲。呂天從、呂子順也交代了利用潘霖的身份證和存折復印件復制了身份證和存折,于2003年4月30日持偽造復制的存折、身份證,套用密碼冒取了潘霖的存款26萬元(第一次1萬元、第二次23萬元、第三次2萬元)。
案經原審法院審理認為:潘霖與樂從支行之間的儲蓄存款合同關系合法有效,樂從支行應當承擔兌付存款責任。潘霖在開戶時預留了密碼,系雙方當事約定的支付條件,該支行負有以憑密碼支付存款的義務。私人帳戶密碼是由存款人設定并鑒定本人身份證的重要依據。銀行在支付存款時是以正確輸入密碼為條件的,所以,妥善保管好私人密碼是儲戶的責任。這一點潘霖應是明知的。在銀行出具的中國工商銀行活期一本通存折《客戶須知》第四條規定:“密碼請牢記,切勿泄漏。”在存款的當天,潘霖曾經就告知第三人密碼和存折、身份證件的復印件是否會導致存款危險一事向銀行作了咨詢,但是,潘霖沒有充分證據證明銀行對其泄漏密碼和提供身份證、存款復印件給第三人的行為存在誤導。因此,對潘霖提出的這部分事實不予確認。潘霖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應當知道泄漏存款密碼的風險,但是其仍將存折密碼和身份證、存折復印件告訴和給了第三人,是造成其存款被冒領的根本原因。樂從支行在履行付款手續時,已經按照中國工商銀行規章的規定履行了應盡審查義務。對于存折的審查義務,由于存折中包含的是對存款人姓名、帳號等身份證明的信息,銀行在支付存款時其電腦交易系統已識別了潘霖的帳號、私人密碼等信息,并按有關規定完成了付款義務。對于身份證的審查,潘霖的存款被人冒領有兩筆的2萬元和23萬元,是需要提供身份證才能支取的。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金融機構個人存款業務管理的通知》第六條規定:辦理個人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對一日一次性從儲蓄帳戶提取現金5萬元(不含5萬元)以上的,儲蓄機構柜臺人員必須要求取款人提供有效身份證件,并經儲蓄機構負責人審核后予以支付。但是,身份證的鑒別需要較高的專業技能,樂從支行的現有技術條件下,其職員辯認取款人身份證的信息與潘霖的身份證相同,并記錄了號碼,已經履行了應盡的審查義務。在本案中,并非銀行方面的過錯造成的損失,樂從支行無須承擔責任。故對于潘霖泄漏密碼及存折、身份證等信息而產生的交易應視為潘霖取款的行為。因此,認定樂從支行已履行了支付潘霖存款的義務,潘霖無權要求樂從支行重復支付存款。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的規定,判決:駁回潘霖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6410元,由潘霖承擔。
上訴人潘霖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上訴稱:請求撤銷原判,判令樂從支行向其支付存款本金26萬元及相應利息(計至本金支付之日)。并承擔一、二審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為:樂從支行對其在銀行的存款失竊存在三大過錯。1、存款咨詢時有重大過錯。上訴人之所以泄漏存折密碼并將身份證、存折復印件傳真給第三人,其原因是樂從支行在接受其咨詢時答復了只要存折的原本不給第三人就不會構成對存款被竊取的威脅(可能)。2、樂從支行未能識別出冒取人偽造的身份證和存折,存在重大過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69條的規定“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未能識別出偽造、變造的票據或身份證件而錯誤付款,屬于票據法第五十條規定的‘重大過失’,給持票人造成損失的,應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可見,銀行對身份證的真偽具有實質性審查義務。銀行雖不具備識別身份證的真偽專業水平,但仍然可以通過發證部門幫助鑒別核實。3、樂從支行未能審查出存折的真偽,存在重大的過錯。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儲蓄存款提前支取身份證及核對無誤解釋問題的請示》答復的(銀利字[1991]12號)即明確“銀行經過對存單的真偽、證件姓名與存單姓名核對無誤后即可辦理”。中國人民銀行還對《關于儲蓄存款章程》有關問題函復(銀復[1991]306號)的文件規定“銀行經過對存單的真偽、證件姓名與存單姓名核對無誤后即可辦理”。上述規定,充分說明了銀行的審查義務。正因為樂從支行存在上述的三大過錯,應對潘霖的存款被冒領一事承擔全部責任。綜上,請求公正裁決。
上訴人潘霖對其陳述事實未提供新證據。
被上訴人樂從支行辯稱:1、潘霖主張其向樂從支行進行了咨詢,不是事實。原審對此已查清,樂從支行并沒有誤導潘霖存款。2、潘霖引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69條的規定,認為樂從支行存在重大過錯,這是錯誤的引用。該規定,明確規定適用《票據法》,并以該法調整相對的民事行為。樂從支行對身份證的真偽未有具備辨別能力技術,而要求樂從支行做到真假識別,是強人之難。目前,我國尚沒有專門的身份證鑒別機關,并且,銀行每日有眾多的業務,要求樂從支行對如此之多的身份證件都去核實,是不現實的。樂從支行對此沒有過錯。3、對于存折,樂從支行履行的仍然是形式審查義務,即存款人的姓名、開戶證號、帳號等信息。只要知道這些就行。由于潘霖告知了第三人的個人存款信息,才造成了被第三人偽造了存折。因此,潘霖的行為存在明顯過失。另一方面,憑存折,不告知第三人密碼也是取不到款的。正是潘霖將其存折密碼告知了第三人,才導致其存款被冒取的后果。而樂從支行已履行了有關儲蓄管理規定的相應義務,對此冒取事件沒有過失,因此,不應承擔責任。請求駁回上訴。
被上訴人樂從支行為其辯解未提供新證據。
根據上述當事人確認的證據、事實以及對當事人爭議的證據的認證,本院因此確認了本院以上查明的事實。
本院認為:上訴人潘霖存款之前,因向第三人購買塑料原料需向第三人告知存款資料,因此,特意向被上訴人進行有關存款和涉及其業務的存款咨詢,被上訴人樂從支行的業務員等員工認為:第三人雖知存折密碼,且有存折和身份證的復印件,只要存折原件不給第三人,第三人也取不到款的解釋后,才向被上訴人存入貨款 26.1萬元。但是,第三人(冒取人)呂天從、呂子順卻以潘霖提供的密碼、身份和存折復印件進行偽造復制,持偽造復制的身份證和存折進行了冒取。事實表明,被上訴人對上訴人咨詢的“認為”誤導了上訴人,并且導致上訴人存入貨款26.1萬元后向第三人告知了存折密碼,還傳真了身份證和存折復印件給第三人。因此,被上訴人應對上訴人的存款被冒取的損失后果承擔主要責任。此外,被上訴人的業務員在辦理取款時未能認真審查取款資料,對第三人持偽造復制的存折和身份證在一天之內,3次冒取卻一點破綻也沒有覺察。所以,被上訴人認為其業務員已經認真履行了審查義務,不足采信。
被上訴人主張其營業廳的閉路電視錄相帶可以保留一個月,但從上訴人存款時到發生冒取事件僅為10天,并且上訴人據其存款被冒取一事進行了交涉,被上訴人有條件有時間保留是日的錄相帶據理反駁。但是,這件具有充分證明力的證據為何被上訴人要廢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的規定。因此,被上訴人對其反駁主張,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 或者承擔隱瞞不利自己的證據和事實的不利后果。
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的存折資料(磁帶)在沒有原件時是不能復制的。但是,第三人卻用偽造復制的存折進行冒取且既遂。顯然,被上訴人對上訴人的存款被冒取結果除了對存款的書面資料審查不認真外,而且使用的電腦檢測功能也不能起到“識別”取款材料的真假和保證存款人的存款安全的作用。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處理不當,應予糾正。根據雙方的過錯,被上訴人對上訴人的存款被冒取存在誤導,是發生冒取事件原因的前因,并且存在未認真履行審查義務的過錯,故應承擔六成的主要過錯責任;上訴人輕信被上訴人的解釋,雖然泄密等行為是導致其存款被第三人冒取事件的發生后果,但是,泄密的過錯,卻是被上訴人的解釋而誤導引發的結果。這個結果,如果沒有上訴人的“咨詢”,被上訴人也不會向上訴人作出解釋。所以,誤導的過錯也不會發生。故上訴人對其存款被第三人冒取造成損失的結果,緣何與自己無干呢?因此,應承擔次要的四成過錯責任。根據上述的法律規定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2003)順法民二初字第02071號民事判決。
二、被上訴人中國工商銀行順德市樂從支行應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向上訴人潘霖賠償人民幣15.6萬元及利息(從2003年6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貸款利率計付)。
三、駁回上訴人潘霖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各6410元,合計12820元,由上訴人潘霖承擔5128元;被上訴人中國工商銀行順德市樂從支行承擔7692元。訴訟費已由上訴人潘霖預交,被上訴人中國工商銀行順德市樂從支行應承擔的訴訟費,與上述款項徑付給上訴人潘霖,本院不作收退。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許 育 平
審 判 員 張 秀 麗
代理審判員 吳 行 政
二○○四年八月七日
書 記 員 馬 向 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連臣律師,1990年獲取律師資格,國家注冊一級建造師、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招標師、國家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山東省首批行政處罰聽證主持人、高級經濟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人民大學MBA,直接從事企業高管5年以上,具有較豐富的企業管理工作經驗。長期從事房地產法、建筑工程法律法規理論研究教學和實務操作,專業底蘊深厚,實踐經驗豐富,是資深的復合型專業律師,曾擔任多家房地產企業、建筑類企業高級顧問和法律顧問,成功的辦理了一批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房屋質量糾紛、建筑工程質量糾紛、建筑工程結算糾紛、企業股份糾紛、招投標和政府采購糾紛案件,為當事人挽回大量經濟損失,較好的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贏得了社會好評。本人秉承的理念是做律師要有:愛心、誠心、公心、忠心。對當事人以誠相待,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忠實的維護法律為己任。 業務范圍:1、建設工程合同管理,2、第三方催收工程款,3、投標咨詢指導,4、代理投標質疑、投訴和訴訟,5、招標文件負面清單分析,6、各類房產糾紛(1、各類房屋產權糾紛,2、房屋質量糾紛,3、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4、小區共有部分使用糾紛,5、物業管理糾紛 6、小區規劃糾紛 7、車
出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授權委托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調解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上訴答辯書
2020-10-14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律師事務所函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令(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死刑案件報告(中級人民法院用)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二)
2020-10-14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
2020-10-14適用簡易程序意見書
2020-10-14提供法庭審判所需證據材料意見書
2020-10-14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提押證
2020-10-14指定管轄決定書(送達被指定管轄的人民檢察院)
2020-10-14刑事反訴狀
2020-10-14悔改書(因取保候審給法官)
2020-10-14檢查證
2020-10-14×××公安局安排律師會見非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退還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