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東民三終字第22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崔學文,男,1966年4月19日出生,漢族,利津縣汀羅鎮(zhèn)后邵村農民,住該村。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郭友東,男,1966年10月7日出生,漢族,河口區(qū)供銷社職工,現(xiàn)住河口區(qū)海盛路69號。
委托代理人劉俊前,男,1965年12月11日出生,漢族,河口區(qū)正乾公益信息傳播中心業(yè)主,住河口區(qū)河濱路9號。
上訴人崔學文因擔保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口區(qū)人民法院(2003)河民初字第87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崔學文、被上訴人郭友東及其委托代理人劉俊前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02年4月29日,被告崔學文給承包自己土地的河南人趙思海擔保,從原告經營的生產資料店賒購地膜、復合肥、二銨等農資10599元,約定于2002年11月19日歸還。該款到期后,欠款人趙思海不知去向,被告崔學文亦未履行擔保責任。
原審法院認為,原告與趙思海之間債權債務關系明確,被告崔學文為借款人趙思海擔保合法有效。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應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被告崔學文在趙思海不知去向的情況下,不及時履行擔保責任,是引起糾紛的主要原因,應負全部責任。原告要求被告償還欠款、利息及訴訟費用的主張,予以支持。保證人崔學文在承擔保證責任后,可以向債務人趙思海追償。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二十一條、三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第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被告崔學文于判決生效后三日內償還原告郭友東欠款10599元及利息(從2002年11月19日始至判決生效之日止,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案件受理費634元、實支費254元、公告費350元,由被告崔學文負擔。
上訴人崔學文上訴稱,被上訴人是與債權人惡意串通、且保證期限已過,其不應承擔保證責任,應依法改判,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
被上訴人郭友東答辯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認為,上訴人崔學文關于被上訴人是與債權人惡意串通的上訴理由無證據(jù)證實,且本案未過保證期限,其上訴理由均不成立,不予采納。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634元,由上訴人崔學文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來慶云
審 判 員 梅雪芳
代理審判員 侯政德
二00四年二月二十五日
書 記 員 任艷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調卷函(審理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件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裁定書(不予確認用)
2020-10-14回避申請書(法人)
2020-10-14案卷目錄
2020-10-14刑事裁定書(核準類推案件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上級法院指令再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發(fā)回重審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罰款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監(jiān)視居住執(zhí)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糾正違法通知書
2020-10-14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提押證
2020-10-14指定管轄決定書(送達被指定管轄的人民檢察院)
2020-10-14呈請拘留報告書
2020-10-14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三)
2020-10-14×××公安局不予取保候審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羈押期限屆滿通知書
2020-10-14偵查實驗筆錄
2020-10-14×××公安局搜查證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