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2001)豫法民一終字第131號
法定代表人鄧得勵,該廠廠長。
委托代理人陳巧云,該廠副廠長。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楊平,女,漢族,1963年4月10日出生,住汝南縣汝寧鎮西大街。
委托代理人馮永軍、呂林波,均系駐馬店市148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汝南縣豫糧麻紡廠(下稱麻紡廠)因與被上訴人楊平債務糾紛一案,不服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駐民初字第3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麻紡廠的委托代理人陳巧云、唐潤清,楊平及委托代理人馮永軍、呂林波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經審理查明,1998年10月5日至2000年11月30日,楊平分別以王大直名義集資2萬元,耿林名義集資1萬元,月息1分,魏連華名義集資3萬元,月息1分,龔森林名義集資1萬元,李健名義集資76704元,李迎春名義集資2萬元,麻紡廠以單位名義給楊平出具了收款收據及欠條六張,共計款 166704元。2000年4月20日麻紡廠給楊平出具欠條一張,欠張民、王四、王靜、楊偉集資款利息28000元;2000年11月30日,麻紡廠給李迎春、李建出具欠條兩張共欠利息68000元、61200元,合計欠利息157200元。1998年8月8日楊平在農行汝南縣留盆營業所貨款20萬元, 1999年2月9日貸款10萬元,合計30萬元,其中2000年4月8日麻紡廠出具證明,因該廠資金短缺,經協商,用楊平親屬楊化榮、楊平個人房產(臨街門面樓)作抵押為被告貸款10萬元,此款有麻紡廠負責償還本金及利息,另付給兩人貸款使用費2000元,使用費從貸款之日計算。2000年4月9日麻紡廠出具證明,因資金短缺,用楊平親屬楊化斌房產(臨街門面樓)作抵押為該廠貸款11萬元,另付給使用費每年2000元,使用費從貸款之日計算。1998年6 月24日麻紡廠償還中國農業銀行第二營業部貸款本金2萬元及利息7892元。該貸款楊平及親屬于1999年已償還給中國農業銀行留盆營業所。1997年 10月7日楊平以陸明名義賣給麻紡廠紅麻價款102375.94元,1999年元月10日賣給紅麻價款2萬元,麻紡廠合計欠款122375.94元,減去 1997年10月9日給付6萬元、1997年10月24日給付5000元,實際欠款57375.94元。1997年10月9日楊平以耿良德名義賣紅麻價款 59833.44元,1997年11月4日紅麻價款109576.32元,合計麻紡廠欠款169409.76元,減去1997年10月9日已給付3萬元、 1998年元月2日已給付15000元、1998年3月8日已給付1萬元、1998年10月9日已付給付3萬元,實際欠款84409.76元。1998年 10月13日三楊平以張三的名義賣給麻紡廠紅麻價款98894.22元,減去1998年10月13日已給付15540元、1999年元月5日已給付 37342.80元,實際欠款46011.42元。1999年5月13日楊平以陳斌名義賣紅麻價款25343.20元。1999年5月13日,楊平以劉德玉的名義賣紅麻價款22288元,減去1999年5月18日已給付1萬元,實際欠款12288元。2000年元月12日楊平以馬國英的名義賣紅麻價款 34940.08元(截止99年底)。2000年元月12日楊平以宋祥的名義賣紅麻價款93144.56元。2000年元月12日楊平以林祥的名義賣紅麻價款35967.60元,合計欠紅麻款389371.36元。2001年6月27日,楊平就集資和賣麻款,使用他人名義辦理事宜進行公證,駐馬店市公證處作出(2001)駐證民字第35號、36號、37號、38號公證書,此證明楊平以他人名義進行集資,賣麻等活動的真實性。上述麻紡廠欠楊平集資款 166704元,集資利息157200元,借款19萬元,紅麻價款389371.36元,合計共欠903075.36元。楊平丈夫耿濤系原麻紡廠廠長,其集資貸款和賣紅麻事宜發生在耿濤擔任廠長期間,2000年12月7日,經汝南縣糧食局汝糧(2000)第44號文件,免去耿濤汝南縣豫糧麻紡廠廠長職務。 2001年6月19日,汝南縣糧食局出具證明,豫糧麻紡廠向社會集資一律不再計付利息。只退還本金或用產品抵頂,任何人不得例外,麻袋每條3.80元,手套每雙2.00元,但麻紡廠未提供相關證據和提起反訴。
原審法院認為,1998年10月5日至2000年11月30日,楊平分別以王大直、耿林、魏連華、龔森林、李建、李迎春的名義向麻紡廠集資166704 元,該廠給楊平出具了收款收據及欠條。2000年4月20日至2000年11月30日,麻紡廠以張民、王四、王靜、楊偉、李迎春、李建的名義分別給楊平出具欠條三張計欠集資款利息157200元,該事實清楚。1998年8月8日至1999年2月9日麻紡廠因資金困難由楊平用自己和親屬的房產作抵押,為其貸款30萬元,其中麻紡廠使用本金21萬元減去其已償還了2萬元及利息外,還下欠貸款19萬元,楊平現已償還完畢,其有權向麻紡廠追償。1997年10月7 日至2000年元月12日,楊平分別以陸明、耿良德、張三、馬國英、陳斌、劉德玉、宋祥、林祥的名義賣給麻紡廠紅麻款,共計價款389371.36元,其給楊平出具了證明。上述事實,證據充分,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明確,楊平的訴訟請求應予以支持。造成本案糾紛,麻紡廠應負全部責任。楊平訴請增加集資款利息 56000元,于法無據,不予采納。關于麻紡廠辯稱楊平所主張的債權均系其丈夫耿濤在此期間擔任麻紡廠廠長發生的債務與楊平無關的問題,從上述事實看,正是由于楊平與麻紡廠原廠長有著特殊的關系,其以他人或親屬的名義與麻紡廠發生集資、借款、賣麻等項活動,并非不屬實,且該廠均出具有收據、欠條、證明,足以證明,楊平具有主張該債權的權利。麻紡廠辯稱理由不足,不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一百零八條之規定,該院判決:一、限麻紡廠于判決生效10日內償還楊平集資款166704元,利息自2001年6月5日至判決償還之日止。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利率計付。二、限麻紡廠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償還楊平集資款利息157200元。三、限麻紡廠于判決生效10日內償還楊平為其償還銀行借款19萬元,利息自2001年6月5日至判決償還之日止,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利率計付。四、限麻紡廠于判決生效10日內償還楊平賣麻款389371.36元,利息自2001年6月5日至判決償還之日止,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利率計付。五、駁回楊平增加麻紡廠償付其56000元利息的訴訟請求。訴訟費20747元(含財產保全費5480元),楊平負擔2250元,麻紡廠負擔18497元。
麻紡廠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上訴稱:1、我廠面向社會進行集資,所有交納集資款的人員均以收據上載明的姓名為準,不存在冒用他人名義的情況,集資款的利息我廠主管部門已明確決定不應當支付,所謂的麻紡廠給楊平出具過集資款利息的欠條,是楊平的愛人耿濤系任原麻紡廠廠長時利用職務便利偽造的。2、我廠和楊平之間從未發生過購銷紅麻關系,且銷售紅麻的人員是真實存在的,都與我廠存在著業務關系,原審認定楊平的以他人的名義向我廠銷售紅麻無事實依據,楊平不是我廠的紅麻銷售者,不具備訴訟的主體資格。3、我廠的集資行為由于其面向社會攏亂了金融秩序,屬非法集資,我廠的主管部門已作出認定,原審不但支持了其非法集資款,并也支持了其高額利息,對于這種損害國家利益,攏亂金融秩序的非法行為,人民法院不應支持。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
楊平答辯稱:本案屬民間借貸,不屬非法集資,楊平以他人的名義向麻紡廠集資和銷售紅麻是客觀事實,即使這些人真實存在也與本案無關,原審認定事實清楚,程序合法,判決正確,維護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應予以維持。
本院經審理另查明:1、楊平以李健的名義集資款9萬元,麻紡廠于2000年5月9日以小麥作價抵集資款,集資款票據已收回,該麻紡廠以小麥抵作集資款中的 67988元,用于支付了麻紡廠所欠糧食局的借款。李迎春的集資款下欠20000元,無約定利息,張民、王四、王靜、楊偉的集資款麻紡廠已全部退還。 2000年11月30日麻紡廠給楊平出具欠條,該欠條載明“欠李迎春利息款68000元。”該欠條系楊平的丈夫耿濤任麻紡廠廠長時出具的。2、1998年 8月楊平通過其丈夫耿濤借給麻紡廠現金8萬元,楊平在農行第二營業部所貸30萬元借給麻紡廠,余11萬元貸款未予償還第二營業部。3、楊平以耿良德明義賣的紅麻款,麻紡廠已全部償還完畢,楊平予以認可,以張三的名義所賣的紅麻款,經二審查證,張三、張毛系一個人,麻紡廠已實際支付張三(張毛)紅麻款 72882.8元,下欠26011.42元,其他事實與原審認定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關于本案是否屬非法集資,因無法定的部門予以認定,且該集資款項的確是用于了本廠的生產經營,其廠的主管單位根據國家對社會集資的有關規定,考慮到麻紡廠的實際困難,決定只退還本金,不計付利息,應付帳款用產品抵頂,證明,本案并非屬非法集資,麻紡廠主張該廠集資行為屬非法集資的理由不能成立,本案應認定為債務糾紛。關于集資款的問題,因李健、張民、王四、王靜、楊偉等集資款,該集資款麻紡廠已退還,集資款票據廠里已收回,表明麻紡廠和這些集資戶的集資關系已結束,該集資戶并未要求支付利息,且楊平的丈夫耿濤在任麻紡廠期間所出具的欠李迎春等利息款共計157200元,和實際集資款票據上的利息并不相符,加之楊平和耿濤的特殊關系,以及麻紡廠根據其主管部門的意見,以小麥抵作集資款,楊平以李健、張民、王四、王靜、楊偉等名義的集資款,廠方已全部把集資款票據收回,并未就利息重新約定,麻紡廠和上述集資戶的集資關系實際上已結束,楊平以耿濤任職期間,廠方給出具的欠利息的欠條主張該利息有利用其丈夫的職務便利之嫌,且該廠的所有集資均未兌付利息,如給楊平兌付利息,對于其他的集資戶就顯失公平,故楊平以李健、張民、王四、王靜、楊偉的名義集資的利息不再支持,因楊平以李迎春的名義所集款項,鑒于本金尚未兌付完畢,楊平又訴至法院要求支付利息,故麻紡廠下欠李迎春20000元的集資款的利息,可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予以支付。關于楊平通過其丈夫耿濤借給麻紡廠的80000元和以耿濤的名義在第二營業部的貸款,借給麻紡廠使用,因上述二筆款項麻紡廠已實際使用,耿濤與麻紡廠的借款關系屬楊平,耿濤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權債務,楊平要求麻紡廠償還該筆款也是正當的,另楊平是否還了11萬元的貸款,不影響楊平向麻紡廠主張權利,原審認定麻紡廠應償還楊平19萬元借款正確,應予維持。關于楊平以耿良德、張三、陸明等人的名義賣給麻紡廠紅麻價款的問題,二審中楊平已認可其以耿良德的名義所賣麻款,麻紡廠已全部付完,本院予以確認,因張三、張毛已經二審查明系一人,所以楊平以張三名義所賣麻款,麻紡廠已實際付給其72882.8元,下欠26011.42元,楊平以宋祥的名義賣的紅麻款,因麻紡廠未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其償還了宋祥的紅麻款,故麻紡廠主張其償還了該筆紅麻款依據不足,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駐民初字第35號民事判決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撤銷該判決第二項、第四項。
二、麻紡廠于本判決生效10日內償還楊平20000元的集資款利息,利息自集資時間起至判決償還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支付。
三、麻紡廠于本判決生效10日內償還楊平賣麻款284961.60元,利息自2001年6月5日至判決償還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付。
一審案件受理費20747元(含財產保全費5480元)由楊平負擔5000元,麻紡廠負擔15747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5267元,由楊平負擔4000元,麻紡廠負擔11267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卜發中
代理審判員 苗振林
代理審判員 宋麗萍
二○○二年元月七日
書 記 員 劉路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裁定復議申請書
2020-10-14變賣成交裁定書樣式
2020-10-14上海市___人民法院案件委托執行情況告知書(樣式)
2020-10-14民事答辯狀(樣式二)
2020-10-14刑事自訴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撤銷、變更一審裁定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一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二)
2020-10-14卷內目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刑事自訴狀(自訴案件用)
2020-10-14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函(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通緝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送達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鑒定人聘請書
2020-10-14延期審理建議書
2020-10-14呈請拘留報告書
2020-10-14刑事反訴狀
2020-10-14詢問筆錄
2020-10-14扣押物品清單
2020-10-14退還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