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昆民六初字第77號
原告吉利集團有限公司。
住所: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
法定代表人李書福,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李曉云,該公司總經理助理,特別授權代理。
委托代理人王艷濤,該公司工作人員,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昆明亞杰力商貿有限公司。
住所:昆明市西山區前衛鎮何家院村35號。
法定代表人高海軍,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馬龍,該公司總經理,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吉利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公司)訴被告昆明亞杰力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杰力公司)商標侵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05年7月8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5年9月21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吉利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曉云、王艷濤,被告亞杰力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馬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吉利公司訴稱:原告是中國最早也是最大的民營汽車生產企業,創建于1986年11月6日。1994年11 月4日,黃巖市華田摩托車總廠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吉利”商標,1996年9月28日獲得商標局核準,注冊號為874234,核定使用商品為:摩托車、輕型、微型汽車。1998年8月28日,該商標經核準轉讓給了原告,原告自此取得“吉利”商標的專用權。2004年11月,原告得知被告在昆明對外銷售 “吉利”牌襯衣,并以“開吉利汽車、穿吉利襯衫,走吉利大道”等廣告詞對外進行宣傳,并在2004年11月26日出版的春城晚報上發布促銷廣告。被告并將上述廣告詞制作成大幅標牌在昆明市威龍飯店設立的專賣店使用,上述標牌上使用了吉利的漢字商標和藍色圖形商標。被告的上述宣傳、“搭便車”的銷售行為,使普通消費者誤認吉利牌襯衫為原告生產,或與原告公司有密切關系,對普通消費者造成誤導,給原告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原告自1995年開始使用吉利的文字商標,該商標經過長期使用,以及廣泛持久的宣傳,已樹立起中國汽車民族品牌形象。吉利汽車具有優越性能,高水平的質量管理體系,建立了全國范圍內的銷售及售后服務網絡,使該商標已成為高品質、國際化的中國著名轎車品牌?,F原告起訴至法院,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停止商標侵權行為;2、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10萬元;3、請求判令被告在全國發行的報刊上向原告公開道歉,消除影響;4、請求確認吉利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5、請求判令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被告亞杰力公司答辯稱:被告認可銷售“吉利”牌襯衣的事實,但銷售時間短,數量少,此種銷售行為尚未給原告造成嚴重損失,請求法院酌情處理;原告注冊的 “吉利”商標的使用范圍僅限于機動車,被告并不知道在襯衣使用“吉利”商標也構成侵權;被告在廣告上使用了“開吉利汽車、穿吉利襯衫、走吉利大道”的宣傳語句確有不當,對此愿意道歉,并賠償原告適當損失。
綜合訴辯雙方主張,本案爭議和應當予以審查的問題是:一、原告的“吉利”注冊商標是否為馳名商標;二、被告在襯衫上使用“吉利”商標的行為是否構成對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犯;三、如果被告的行為構成侵權,應當如何承擔侵權責任。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予以證明:
第一組證據:1、吉利商標注冊證及核準轉讓證明,欲證明原告是“吉利”的商標權人,以及該商標的注冊情況; 2、昆明市五華區公證處(2004)昆五證字第320號公證書;3、昆明市五華區公證處(2004)昆五證字第321號公證書;4、被告的銷售發票; 5、昆明亞杰力公司銷售的吉利襯衣;6、登載于2004年11月26日《春城晚報》上被告的廣告宣傳;7、2004年11月30日《春城晚報》的報道。上述第2-7項證據欲證明被告銷售吉利襯衫的事實,以及被告對該種銷售行為進行的廣告宣傳與原告的吉利商標相聯系,目的是誤導相關公眾。
第二組證據:1-1、商標注冊證;1-2、注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1-3、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各子公司工商檔案;2-1、原告公司簡介;2-2、2002年至2003年浙江百強企業證書及相關財務情況;2-3、2004-2005年中國企業500強;2 -4、稅務機關證明;3-1、中國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3-2、質量體系認證證書;3-3、消費者協會證明;4-1、2002-2004年吉利汽車銷售情況表;4-2、2003-2005年吉利汽車國外銷售情況表;4-3、吉利汽車經銷商檔案;4-4、吉利汽車售后服務網絡目錄;5-1、2001- 2004年4月吉利商標廣告宣傳費審計報告;5-2、2004年4月-2004年12月吉利商標廣告宣傳費用審計報告;5-3、吉利汽車宣傳頁;5-4、電視廣告合同;5-5、平面媒體廣告合同及廣告發布;5-6、汽車展會合同、圖片、相關媒體報道;5-7、戶外廣告合同及相關照片;5-8、各類活動贊助合同及相關報道;5-9、網絡宣傳合同;5-10、國外報紙宣傳報道、宣傳手冊及明信片;6、各類榮譽證書;7、臺州市著名商標證書、浙江省著名商標證書 3份;8、照片、收藏證書、吉利大學相關情況及榮譽證書、媒體關于中國汽車知識產權報道。以上證據欲證明吉利商標已經達到馳名商標的標準,應當在本案中認定為馳名商標。
原告還當庭補充提交三份網絡新聞的復印件:1、吉利集團與馬來西亞合作簽約的報道;2、吉利集團在香港開發新車的報道;3、吉利汽車參加國際法蘭克福車展的報道。
經質證,被告對原告提交的各組證據的真實性和證明效力均無異議。
被告未向本院提交證據。
通過組織雙方當事人對上述證據質證,鑒于被告對于原告提交的各項證據均無異議,本院依法確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和證明效力。
根據庭審和質證,本院確認如下法律事實:
1996年9月28日,黃巖市華田摩托車總廠獲得國家商標局核準注冊了“吉利”文字商標,注冊號為 874234,核定使用商品為第12類:摩托車、輕型、微型汽車。1998年8月28日,該商標經國家商標局核準轉讓給了原告吉利公司。2004年11月 25日,經原告申請,昆明市五華區公證處的公證員在被告處購買到其對外銷售的襯衣,上標有“吉利”的文字,被告在其所開據的發票上注明“吉利襯衫”。當日,公證員還在威龍飯店內拍攝到被告制作的“開吉利汽車、穿吉利襯衫”的宣傳促銷廣告。被告還在2004年11月26日的《春城晚報》上發布 “開吉利汽車、穿吉利襯衫、走吉利大道”的促銷廣告。
審 判 長 藺以丹
代理審判員 蔡濤
代理審判員 李偉
?
?
?
二○○六年十月三十一日
書 記 員 陳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準許撤回上訴、抗訴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死刑命令(核準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單處剝奪政治權利用)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回執
2020-10-14解除監視居住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
2020-10-14糾正審理違法意見書
2020-10-14糾正不當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不立案決定書
2020-10-14搜查證
2020-10-14提供法庭審判所需證據材料意見書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悔改書(因取保候審給法官)
2020-10-14詢問筆錄
2020-10-14接受刑事案要件登記表
2020-10-14×××公安局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看守所刑滿釋放證明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答復舉報人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