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東民終字第146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東營市百貨公司石油大學百貨大樓。住所地:石油大學。
負責人張安義,經理。
委托代理人吳玉峰,山東城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胡新華,山東城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東營市老年人體育協會。住所地:東營市東營區秀苑小區。
法定代表人王軍,主席。
委托代理人牟金海,山東地義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張順清,男,1956年11月1日出生,漢族,東營市老年體育協會副秘書長,住東營市北二路271號。
上訴人東營市百貨公司石油大學百貨大樓(以下簡稱 “石大百貨大樓”)因與被上訴人東營市老年人體育協會(以下簡稱“老年體協”)房屋借用糾紛一案,不服東營區人民法院(2000)東民初字第1758號民事判決,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1年5月30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委托代理人吳玉峰、胡新華,被上訴人委托代理人牟金海、張順清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老年體協司機即本案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張順清家住石油大學,距離辦公地點較遠,需要在石油大學停放車輛。1995年10月份,老年體協副主席王杰與石油大學副校長段景泰協商解決車庫。經與石油大學建校處赫處長和上訴人前任經理李志鳳協商,同意利用上訴人院內南屋最西邊的舊房改建兩個車庫,其中一個交老年體協使用。李志鳳經理退休后,上訴人經理張安義提出因院內要建設市場,要求老年體協拆除車庫,老年體協同意。為解決停車問題,1998年2月,王杰找到石油大學分管基建工作的副校長孫起瑞協商借用土地建車庫。2000年11月20日孫起瑞出具書面證明,經研究同意老年體協“在石油大學東、鍋爐房以北,污水站以西借用一塊空地,建一間車庫”。石油大學(華東)建校處亦證明,“老年體協曾找到學校領導,提出解決停放車輛問題,后經研究孫校長同意。由石油大學百貨樓經理提出申請,我(許欽明)在張安義報告上簽署同意意見,至于怎樣施工,誰支付施工費,我們不知情”。
1998年2月13日老年體協向東營市副市長滕化迎遞交了“關于市老年體協借用石油大學土地建車庫的報告”,內容為“滕副市長:1998年2月12日,經市老年體協與石油大學雙方領導協商,同意市老年體協在石油大學鍋爐房以東(土地屬石油大學所有,具體位置在市百貨公司石大百貨樓南側)建一間小車庫,市百貨公司石大百貨樓在翻新南屋時自愿將該車庫帶建起來,建車庫所需資金由市老年體協單獨與建筑隊結算,與石大百貨樓無任何牽連,同時還商定,車庫的房產使用權歸市老年體協,將來車庫停用時,車庫及占地移交事宜,由市老年體協與石油大學有關領導共同協商解決。請滕副市長批示。” 3月11日滕副市長在報告上批示同意。同日閆君山副市長亦批示“既然土地產權歸石油大學所有,因此不應與石大百貨樓有何牽連,同意按滕副市長的意見辦理”。上訴人經理張安義亦于當日在報告上簽字“同意,按市長指示給市老年體協保質保量蓋好車庫”。以上事實有孫起瑞、許欽明書面證詞,請示報告予以證實。
另查明,爭議的車庫占用土地使用權歸石油大學(華東),車庫現為被上訴人占有,出租給山西面食館王民,租期一年,張順清妻子劉愛萍配合工作,首付租金7000元,余下3000元視效益而定。
上訴人認可在報告上簽字承諾代建車庫是事實,但主張被上訴人并沒有申請到建車庫用地,在上訴人的工程施工過程中從未要求過給其代建車庫,領導批示一事并未落實。爭議的車庫系上訴人出資建設,屬上訴人所有。并提供下列證據:
1、1998年1月8日《關于石大百貨樓利用部分設施改建小型農貿市場的意見》,石油大學(華東)“原則同意石大百貨樓利用部分設施改建小型農貿市場。該市場必須嚴格在指定地點(百貨大樓院內)” .
2、1998年1月12日石大百貨大樓向石油大學建校處申請利用“家屬樓西屋山這一空間建成自行車停車棚及汽車停放間,東屋山這一空間建設車庫一間”。 2月13日許欽明簽字同意。
以上兩份證據,上訴人主張爭議車庫用地系上訴人向石油大學(華東)申請所得。
3、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06/09/98,附圖《石大農貿商場平面布置圖》,東營市規劃局莊慶華證明“石油大學農貿商場項目1998年2月份報送規劃局審批”。爭議的車庫位于石大農貿商場平面布置圖②所示最東側一間,雙方對車庫的具體位置無異議。
4、1998年2月9日與桓臺縣田莊鎮宗王村王樹澤建筑隊《石油大學農貿商場建設合同》,主張合同第一條“石大農貿商場平面布置圖所示工程由甲方投資建設”能夠證明在1998年2月9日前平面布置圖即已存在。
5、個體吊車司機徐德亮書面證明,“石油大學百貨大樓南側平房吊大梁時間是1998年3月12日。我在98年3月15日去領吊車費時,看到石大百貨樓南側平房已上好了瓦”。王樹俊書面證明,“石油大學綜合商場是由王樹澤承建,由我給負責施工,綜合商場開工時間是98年2月16號,3月15號前商場南屋15間主體工程全部完工”。
6、與桓臺王樹澤簽訂的《石大農貿商場工程竣工、驗收付款協議書》, “石大農貿商場平面布置圖所示一切新建土建工程均由石大百貨樓投資,桓臺縣王樹澤建筑隊承建。工程已于1998年6月1日全部交給甲方(石大百貨大樓)。全部工程總造價為549695元,甲方已于1998年6月6日全部付給乙方。”
通過證據3-6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向滕副市長提出報告時間是1998年2月13日,批復時間是1998年3月11日,徐德亮、王樹俊證實在1998年3月15日前改建工程已完工,故爭議的車庫不是落實市長批復的車庫,而是上訴人自建。
7、爭議車庫的外觀及結構上與其他11間南屋是不可分離的整體。
綜上,上訴人主張爭議的車庫是由上訴人申請土地使用權,自行投資建設,屬于上訴人所有。1998年7月份被上訴人提出借用,為照顧各方面關系同意,借期一年。但沒有書面借用合同,借期屆滿被上訴人拒不交還。
被上訴人老年體協對借用事實不認可。主張爭議車庫是經與石油大學(華東)協商,執行市長批示,由老年體協出資建成的。其提供下列證據:
(一)1998年3月12日,老年體協與王樹澤簽訂《建車庫協議》, “東營市老年體協新建車庫一間,由桓臺田莊建筑隊承建。(不包括車庫大門)包括車庫東面2. 5米長、2米高、北面1米長、2米高的兩面磚墻在內。全部建筑費用共計7000元”。
(二)王樹澤書寫的收到條“市老年體協建車庫壹間工程款7000元。98、5、30日”。
(三)王樹澤書寫證明“張順清建車庫款于98年5月30日付肆仟元整。2000、10、30日”。
(四)1998年5月12日老年體協向石油大學節能辦申請車庫照明用電書。
(五)王杰證明“老年體協欠建筑隊3000元”。
通過上述證據,被上訴人主張爭議車庫是執行市長批示,上訴人不積極履行,老年體協自行與王樹澤簽訂合同投資7000元建設的。因房屋有漏雨等問題,當時支付了4000元,余3000元待修好后支付。該車庫的使用權屬老年體協,不存在借用的事實。
經過質證,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提供的證據(一)、證據(二)、證據(三)均系偽造,并提供如下證據反駁:
8、王樹澤書面材料, “……你得給我寫個建車庫的收款收據,再和老年體協簽一個建車庫的合同,證明車庫是老年體協投資建設的。……因我急需錢就按照張順清的要求給張早已寫好的柒仟元收據和建車庫的合同簽了字。……然而付款時張順清只給了我肆仟元,余下地的叁仟元不給了,我發現上了當。……事實上我在石油大學根本沒有接老年體協任何工程,也沒有給他們蓋車庫。但曾用石大百貨樓的磚瓦石料和我的木材在百貨樓車庫的東邊給張順清蓋了一間小房……事實上我沒有收老年體協的車庫錢,我收的是給張順清蓋的小房錢和木料錢(肆仟元)” .又證明,“給老年體協所謂的建車庫合同簽字時間98年6月下旬,合同上的日子卻是98年2月份”。還證明, “2000年10月31日上許張順清與其妻驅車突然到我家,說是給我送車庫錢叁仟元和木頭錢壹仟元,共計肆仟元我意識到一定發生了問題……我沒有給老年體協建車庫,所以這個錢被我堅決拒收了。我已算好了以前收的肆仟元已經付夠了我的小屋錢和木頭錢。”
9、一、二審庭審中,根據石大百貨大樓的申請,王樹澤均出庭作證。其證明證據(一)上的簽名,證據(二)、證據(三)是其書寫。收到張順清4000元是事實,但未給老年體協建造車庫,僅給張順清在車庫東修小屋。
被上訴人老年體協質證認為證人所述不屬實,與上訴人仍有合同關系,有利害關系,證明、證言均不能抵銷原始證據的效力。提供反駁證據如下:
(六)石油大學建筑安裝公司一隊劉福昌、趙文河證明,爭議車庫東面現存小屋墻加高、搭頂等是由該隊1998年8月建設的。
(七)濱州市堡集鎮河東付村劉洪勝、劉立泉、劉永軍、劉文學,均為1998年石油大學農貿市場工程中,王樹澤建筑隊雇傭人員。劉洪勝證明“農貿市場施工時,建南面商品房時給東營市老年體協代建了一間車庫。位置在南面商品房的最東頭。王樹澤說這間車庫是老年體協建的,單獨訂合同和結算。施工時老年體協的張順清經常到現場提些工程質量要求。車庫東面和北面建了兩面墻,張順清當時說以后好借這兩道墻搭建小房。車庫的后窗也是個別要求,比商品房的后窗留的位置高……大約五月份前后張順清說給了王樹澤四千元錢,我去借支,王樹澤說因為車庫漏雨,修好后再給那三千元……百貨公司的經理張安義說過這間車庫是市老年體協的,市長簽過字,你們一定要保證工程質量。建農貿市場時,當時有施工圖,但基本沒按施工圖紙,工程基本完工時,為通過房管檢查,讓技術員王樹俊連夜根據建設情況劃了一個圖紙。”劉立泉、劉永軍、劉文學均證明“劉洪勝領我們跟桓臺施工隊的王樹澤干活,在東營建石油大學農貿市場時,在市場南屋的東頭給東營市老年體協代建了一間車庫,是劉洪勝安排的,說這間車庫市長簽過字,一定要保證質量。建這間車庫時老年體協的張順清經常到現場提些要求”。
原審法院認為,原、被告之間爭議的車庫的土地使用權為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大學有權允許原告或被告在該土地上建設有關合法建筑物。被告所提供證據足以證明石油大學允許其建設車庫并已建成投入使用,所爭議的車庫使用權人為被告,原告只是替被告辦理了相關手續。原告主張被告系借用,被告不認可,原告又無其他證據予以證實,該主張不予采信。王樹澤與被告之間的施工協議及工程款收條系其本人真實意思表示,證人否認其上述行為的依據不足,不予采納。被告要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主張予以采信,要求原告書面致謙的主張于法無據,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第六十四條、第七十一條之規定,作出判決:駁回原告山東省東營市百貨公司石油大學百貨大樓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70元由原告負擔。
石大百貨大樓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稱,原審判決認定上訴人代表人張安義在被上訴人給東營市副市長滕化迎的建車庫報告上承諾給市老年體協保質保量蓋好車庫,這是事實。但報告上準備建設的車庫與被上訴人現在實際占用的車庫不是同一車庫。報告上的車庫位置清楚標明是在石油大學鍋爐房東側,而被上訴人實際占用的車庫位置在鍋爐房北則,完全不同。實際情況是被上訴人見上訴人蓋好了車庫(共建四間車庫,其為其中一間),遂提出借用,上訴人考慮到各方面關系同意,而被上訴人準備建設的車庫根本沒有建設。原審認定被上訴人與王樹澤簽訂的建車庫協議、收款收據有效錯誤。王樹澤已證實是為得到肆仟元,受張順清誘惑出具的假證。并另有三點理由足以證明為假證。一、建車庫協議內容中關于東西、南北及高度數據與被上訴人現實際侵占的車庫情況完全不符。二、建房協議在時間上亦與實際情況不符。協議時間是1998年3月18日,此時車庫已基本建成。三、車庫面積26平方米,系磚木結構,造價應遠遠高于7000元,王樹澤不可能承建這個的工程。同時原審判決認定是上訴人替被上訴人辦理了相關手續,是毫無根據的主觀推定。上訴人在給石油大學的建設報告中從未提到老年體協,且報告時間是1998年1月12日。而被上訴人提交給滕化迎副市長的報告時間是1998年3月11日。綜上,原審認定事實錯誤,請求撤銷原審判決,判令被上訴人歸還借用的該房屋,并賠償經濟損失14000元。
老年體協答辯稱,爭議的車庫是由被上訴人向石油大學申請借土地,經市政府批準,由老年體協出資,王樹澤建筑隊建設,老年體協對車庫享有產權的使用權。原判決認定事實正確。報告中所指的車庫位置是“石油大學的北鍋爐房外以東”與上訴狀中所講的“鍋爐房北側”方位概念一致,上訴人故意不講東西位置,意圖制造方位概念錯誤,混淆真相。上訴狀故意將協議中的 “車庫東面2. 5米長”歪曲為“車庫東西2. 5米長”,事實是上訴人沒有按張安義的表態給老年體協代建車庫,故而自行找王樹澤施工建設,規格與協議內容完全相符。請求,1、查明事實,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2、依法追究張安義和王樹澤作偽證的法律責任。3、賠償老年體協因訴訟而造成的損失10000元。4、要求上訴人賠償老年體協的名譽損失 50000元。5、要求上訴人向老年體協書面賠禮道歉。
本院認為,上訴人主張現為被上訴人占有使用的爭議車庫系1998年7月上訴人借予被上訴人,口頭約定借期為一年,現期限屆滿請求判令被上訴人返還。上訴人提供證據1-證據7證明,盡管與被上訴人沒有書面借用合同,但包括爭議車庫在內的11間南屋的土地使用權是上訴人向石油大學(華東)申請取得,改造所需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是上訴人報送審批,建設工程款亦是由上訴人支付,上訴人因而即應享有爭議車庫的所有權。被上訴人否認上訴人的主張,其提供反駁證據原石油大學(華東)副校長孫起瑞證明,石油大學(華東)同意被上訴人借用一塊空地建一間車庫,所述位置與爭議車庫位置相符。石油大學(華東)建校處證明,被上訴人建設車庫用地由上訴人經理提出申請,許欽明處長在申請報告上簽署同意意見。對雙方的舉證,本院認為,爭議車庫占用土地的使用權屬石油大學(華東),孫起瑞在申請改建包括爭議車庫在內的市場時擔任該校分管基建工作的副校長,石油大學(華東)作為土地使用權人,孫起瑞副校長及該校建校處作為當時研究審批改造市場的經辦人,所出具的證明應為有效證據。被上訴人遞交的市長報告是在尚未與上訴人發生糾紛前形成,內容的真實性足以采信。上述證據相互佐證,能夠證明被上訴人主張的反駁事實成立,即石油大學(華東)同意被上訴人使用石油大學東鍋爐房以北,污水泵站以西土地建一間車庫,在上訴人提交的改建市場申請中建校處一并簽字同意準予其使用該土地。且上訴人負責人張安義亦認可曾在市長報告上簽字并承諾保質保量為被上訴人代建車庫。故上訴人僅以具有用地申請、建設規劃許可證、建設合同等仍不足以證明其擁有爭議車庫所有權的主張。上訴人亦不能對其主張的借用事實提供任何證據,原審以證據不足,對上訴人返還車庫,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是正確的。被上訴人增加的獨立的訴訟請求,不屬于本案審理范圍,可以另案起訴。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7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貫英
代理審判員 王海蓉
代理審判員 紀紅廣
二○○一年七月十日
書 記 員 周愛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被告承認原告全部訴訟請求的,民事簡易程序訴訟文書樣式(試行))
2020-10-14人民法院裁定書(確認違法用)
2020-10-14受案登記表
2020-10-14調查取證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減刑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向檢察、審判機關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卷宗封面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送達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院不抗訴決定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
2020-10-14詢問證人筆錄
2020-10-14×××公安局拘傳證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公安局準許拘役罪犯回家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請復核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請批準直接受理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除凍結存款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