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原告徐志強與被告湖南新邵印刷機器有限公司專利轉讓合同糾紛一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0-14 · 143人看過

湖南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6)長中民三初字第0318號

原告徐志強,男,漢族,1949年4月4出生,住上海市楊浦區鞍山四村48號15室。

委托代理人羅毅新,湖南常清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湖南新邵印刷機器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南省新邵縣新陽路22號。

法定代表人方漢明,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周志輝,該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

委托代理人羅光佑,湖南趙湘寧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徐志強因與被告湖南新邵印刷機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邵公司)專利轉讓合同糾紛一案,于2006年9月1 日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6年11月1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徐志強及其委托代理人羅毅新,被告新邵公司委托代理人周志輝、羅光佑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徐志強訴稱:1999年原告獲得了國家專利局頒發的無膠復合輔助膜的收放裝置和無膠復合塑膜紙兩項專利。 2004年3月24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了《專利權轉讓合同》。為盡早地將專利產品投放市場,2004年4月11日,雙方又簽訂了《關于專利樣機試生產協議 書》,協議簽訂后原告即將整機有關圖紙和資料交被告試生產,可是被告一直拖延,直至2005年2月才將單輥機制造好,制造雙輥機樣機花了二年二個月。原告 與被告在合作的過程中,被告希望獲得該兩項專利,于是雙方又于2005年8月28日再次簽訂了《專利權轉讓合同》,對轉讓費的支付方式、違約責任等進行了約定。被告已支付第一期專利轉讓費,國家專利局于2006年4月12日和2006年6月7日公告轉讓,可是被告遲遲不付第二期轉讓費,原告多次要求被告支付第二期轉讓費時,被告總是以種種借口拖延。被告已嚴重違反合同的約定,給原告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為此原告請求法院判決:1、終止2005年8月28 日雙方簽訂的專利權轉讓合同,被告退回屬原告開發所有的無膠復合輔助膜的收放裝置(專利號ZL99225740.9)和無膠復合塑膜紙(專利號 ZL99225741.7)二項專利權及專利證書。2、被告賠償合同違約金10萬元給原告。3、被告承擔全部訴訟費用

被告新邵公司辯稱:根據雙方簽訂的專利權轉讓協議,被告支付第二筆轉讓費的時間是專利局登記之日支付。被告沒有在規定的時間支付,主要是由于兩個方面的原因:一、由于原告提供的兩項專利沒有達到樣機生產協議書中的技術指標,無法進行批量生產;二、由于原告的原 因,原告一直和公司對樣機技術指標進行完善,盡可能批量生產,但是經共同努力沒有達到目的,原告就以其利益沒有得到保護為由離開了公司,也不向公司提供個人帳號,公司無法與其進行聯系,所以導致被告無法向原告支付第二筆專利轉讓費。另外,原被告雙方在2006年8月3日就支付第二筆專利轉讓費達成了新的協 議,雙方約定,在2006年8月4日支付第二筆專利轉讓費,被告已經按照雙方約定的時間及時支付了第二筆轉讓費。基于以上兩個方面的理由,被告認為原告的請求不應得到支持,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以下13組證據:

第1組證據,證明原告為了使專利檢索與樣機試生產同步進行而與被告簽訂了生產專利樣機的協議,包括:

1-①、2004年4月11日原告與被告簽訂的《關于專利樣機試生產協議書》;

1-②、被告交給原告的已刪改了雙方約定的違約賠償責任內容的《關于專利樣機試生產協議書》。

第2組證據,證明因被告未向原告支付第二期專利轉讓費已構成違約的事實,包括:

2-①、2006年7月28日原告委托湖南常清律師事務所要求仲裁的《非訴訟代理委托書》;

2-②、律師代理費收據;

2-③、原告退還被告突然打入原告郵卡帳號5萬元的2006年8月5日《中國郵政匯款收據》。

證據3、原告向其委托代理人羅毅新律師介紹整個事情的過程及內容,證明甲方違約過程及背景資料介紹。

第4組證據,證明原告已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且超過合同規定的義務交出了一切技術,包括:

4-①、《無膠覆膜機乙方向甲方提供各種技術資料及專利證書等甲方認可書》;

4-②、《關于無膠覆膜機銷售人員應向客戶提供的必要信息》。

第5組證據,包括:

5-①、2006年3月15日被告方工作人員作出的《無膠覆膜機改進意見》報告及原告的批語;

5-②、2006年4月19日被告方工作人員作出的《WF-890無膠覆膜機在試制中產生不良問題》及原告的批語;

5-①、②證明該兩份意見是與專利技術無關的改進,因專利技術僅是一種部件參加構成,文中提到的改進是使之完善化,操作方便化;

5-③、2006年5月7日《無膠覆膜啤、粘實驗檢測報告》,證明覆膜機生產的產品經驗收后道工序合格。

第6組證據,證明原告多次催促被告履行協議,包括:

6-①、原告于2005年3到4月所寫《這一年來情況解說及敘述》;

6-②、原告于2005年4月21日寫給被告公司徐建成副總經理的信;

6-③、原告于2005年12月12日寫給被告公司方漢明總經理的信;

6-④、原告于2005年12月16日寫給被告公司方漢明總經理的信;

6-⑤、原告于2006年4月22日寫給被告公司方漢明總經理的信。

第7組證據,證明原告催促被告履行協議和加快樣機的生產進度,并根據情況變化要求補充合同,包括:

7-①、原告于2005年7月29日寫給被告公司方漢明總經理關于《補充協議前的說明》;

7-②、原告于2005年9月12日《關于雙熱輥無膠覆膜機參展加速完成的建議》;

7-③、原告于2005年12月12日寫給被告公司方漢明、徐建成等人的信;

7-④、原告于2006年2月23日寫給被告公司方漢明、徐建成等人《關于無膠覆膜機批量生產和銷售的報告》。

證據8、原告于2005年5月寫給被告公司方漢明總經理的《另選一種合作方式》,證明由于被告屢不執行付款約定并拖延加工,原告要求改變合作方式。

證據9、2006年6月3日終止合同前,被告要求原告先寫的一份意見書,證明因為被告違約原告要求終止合同。

證據10、2006年4月12日及6月7日專利轉讓公告,證明原告所有的兩項專利轉讓登記并公告的時間。

證據11、產品樣本一份,證明依原告專利生產的產品是合格的。

證據12、專利檢索報告,證明原告所有ZL99225740.9專利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

第13組證據,證明原被告雙方已經簽訂了專利轉讓合同,包括:

13-①、原被告雙方于2004年4月23日簽訂的《專利權轉讓合同》;

13-②、原被告雙方于2005年8月28日簽訂的《專利權轉讓合同》。

被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以下3份證據:

證據1,證明原告徐志強自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4日已從被告方領取了專利轉讓費10萬元,另借支4.4萬元,共計14.4萬元。包括:

1-①、徐志強借支明細表;

1-②、2006年8月4日郵局轉帳回執;

1-③、2006年8月4日郵政儲蓄手續費收據;

1-④、2006年8月4日銀行匯款(轉帳)通知。

證據2:李秉鈺、尹放群、徐建成的證言,證明原告轉讓的專利技術不成熟,不能指導生產以及說明專利費的支付情況。

證據3:被告公司工商營業執照,證明該公司是合法登記成立的企業。

在庭審的過程中,本院組織雙方當事人對證據進行了質證,并發表了充分的質證意見。

被告對原告證據的質證意見是:對原告證據1的真實性不持異議,但該協議和本案的處理無關聯性,原告的訴求是被 告是否違反《專利轉讓合同》,不涉及到《關于專利樣機試生產協議書》的賠償。對證據2-①、2-②訴訟代理委托書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與本案無關;對證據2 -③原告提供的5萬元的退匯憑證的真實性不持異議,但說明了這是被告支付給原告的第二筆專利轉讓費,且是2006年8月3日雙方協商同意后,由被告于 2006年8月4日支付給原告的,原告認為未經其同意由被告方擅自而為之的理由不能成立。證據3是原告的自述材料不符合證據的形式要件,且不客觀真實,對其證據的三性均有異議。對證據4-①的真實性無異議;4-②不符合證據的形式要件,證據的來源不合法,不具有證明力,與本案無關聯。證據5-①、②、③不 符合證據的形式要件,對其真實性有異議,且該組證據證明了原告轉讓給被告的專利技術不能指導生產,更不能批量生產,與本案無關聯性。證據6、7、8、9均 系原告的自述材料,不符合證據的形式要件,原告也沒有提供其他的證據予以佐證,與本案的處理無關,對其證據三性均有異議。對證據10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與 本案的處理無關。對證據11產品樣本有異議,被告無法確認原告提供的產品樣本系樣機生產出來的。對證據12檢索報告的真實性無異議。證據13兩份《專利權 轉讓合同》是客觀事實,無異議。

原告對被告證據的質證意見是:對被告證據1-①徐志強借支明細表上的金額和徐志強本人簽字以上數額無誤不持異 議,但對證據1-①上“經雙方協商,甲方于2006年8月4日匯第二批專利轉讓費伍萬元整。以上數額請乙方確認。”這部分內容有異議,原告認為這些字是被 告在徐志強簽字后自己擅自加上去的,是虛假偽造的內容。對證據1-②銀行匯款(轉帳)回執、1-③郵政儲蓄手續費收據、1-④銀行匯款(轉帳)通知的真實 性無異議,對其關聯性有異議,因被告匯款是未經原告同意擅自付款的行為,且2006年8月6日原告已立即將上述匯款退還給被告。對證據2李秉鈺、尹放群、 徐建成三人的證言有異議,李秉鈺提供的《關于無膠覆膜機的使用情況說明》與2004年5月7日經陳紅檢測,李秉鈺自己審核的《無膠覆膜啤、粘實驗檢測報告》結論相反,自相矛盾;因尹放群是被告公司的技術人員,與本案有一定的利害關系,且尹放群認為專利存在技術問題的說法不具有權威性,是無效的證據;徐建 成是公司副總經理兼任銷售總監,與被告有直接的利害關系,不具有客觀真實性。對證據3無異議。

綜合雙方當事人舉證、質證情況,經本院審查,原告證據1、2-①、2-②內容真實,來源合法,但與本案無關聯性,不予采信;原告證據2-③、4-①、10、12、13內容真實,來源合法,且與本案訴爭的事實具有關聯性,可以作為認定本案事實的證據;原告提交的證據3、4-②、6、7、8、9均系原告的自述材料,沒有其他的證據予以佐證,不能實現其證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原告證據5、11的真實性、合法性無法確 認,本院不予采信;被告提交的證據1-②、1-③、1-④、3內容真實,來源合法,且與本案訴爭的事實具有關聯性,予以采信。被告證據1-①為一份書證,其內容為“徐志強借支明細表”,說明原告2004年至2006年6月尚欠被告94000元。原告在該明細表下寫上“以上數額無誤”并簽名,簽字日期為 2006年8月4日。在原告書寫的上述內容下部,又有被告公司職員徐建成書寫的“經雙方協商,甲方于2006年8月4日匯第二批專利轉讓費伍萬元整。以上數額請乙方確認”,有徐建成本人簽字并加蓋了被告公司印章。對此證據,本院認為,原告徐志強在該書證上的簽字內容明確表達了其確認的內容僅為“以上數額無 誤”,而由徐建成書寫的部分則處于徐志強簽字的下部,且徐志強不認可該部分內容,被告又無其他證據印證該事實,故本院僅認定該書證中已由徐志強確認部分證據的效力;被告證據2三位證人的證言因證人未到庭接受質證,不具有客觀真實性,本院不予采信。

本院根據確認的證據及雙方當事人的陳述,查明以下事實: 2000年1月12日、2000年2月1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分別授予原告徐志強專利號為ZL99225740.9的“無膠復合輔助膜的收放裝置”實用新型 專利和專利號為ZL99225741.7的“無膠復合塑膜紙”實用新型專利。2004年3月24日,原告(轉讓方)和被告(受讓方)簽訂了“無膠復合輔助 膜的收放裝置”和“無膠復合塑膜紙”兩項專利的專利權轉讓合同。合同約定專利轉讓費為人民幣50萬元,分三期支付,同時對付款方式和付款時間、雙方義務、違約責任承擔及合同生效條件等都進行了明確規定。

2005年8月28日,原告(轉讓方)和被告(受讓方)再次簽訂了上述兩項專利的專利權轉讓合同。合同約定:原告同意由被告全權購買買斷該兩項專利,并以轉讓費及利潤提成形式進行;轉讓費共人民幣20萬元,分三期支付,第一期人民幣5萬元,第二期人民幣5萬元, 第三期人民幣10萬元;付款方式和時間為:1、自專利權轉讓合同成立之日起5日內,受讓方付第一期轉讓費,轉讓方收到受讓方第一期轉讓費當天應提交有關該 兩項專利的全部資料原件,并在15日之內按有關規定辦理該兩項專利轉讓的登記、公告等手續;2、該兩項專利的所有權從本合同經專利局登記之日起即歸受讓方,同時受讓方應即支付第二期轉讓費人民幣5萬元給轉讓方;3、按照轉讓方的最新圖紙修改、完善該產品,并將該兩項專利產品送到受讓方指定單位試用,無重大質量和技術問題,受讓方即支付第三期轉讓費10萬元;轉讓方無正當理由逾期向受讓方交付資料、辦理專利權轉讓手續,每逾期一周,支付違約金人民幣 1000元,逾期一月,受讓方有權終止合同,并要求轉讓方返還轉讓費和支付違約金人民幣10萬元;受讓方逾期支付轉讓費,每逾期一周,支付違約金人民幣 1000元,逾期一月,轉讓方有權終止合同,并要求受讓方支付違約金人民幣10萬元;該轉讓合同自國家專利局對雙方所做的《著錄事項變更》進行登記并予以公告之日起生效;合同自轉讓方將本合同所稱“資料”交受讓方審核后在本合同上簽署“已審核”并簽章后成立,合同自在專利局登記后生效。最后還約定雙方的專 利轉讓合同以此份合同為準。

2006年1月17日原被告雙方簽署了《無膠覆膜機乙方向甲方提供各種技術資料及專利證書等甲方認可書》,原被告雙方均簽字認可以下事實:自2004年4月起,原告向被告提交了全套單輥無膠覆膜機資料、雙輥無膠覆膜機資料,2005年10月24日原告交給被告 ZL99225740.9及ZL99225741.7二份專利證書、附件說明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附圖等資料,原告于2005年12月19日向國家專利局寄出了該兩項專利著錄事項變更表及雙方專利轉讓合同書

被告自2005年8月至10月分兩次向原告支付了第一期專利轉讓費5萬元。

國家知識產權局2006年4月12日發布了ZL99225740.9專利權轉讓公告,公告此項專利轉讓登記生效日期為2006年3月3日;2006年6月7日發布了ZL99225741.7專利權轉讓公告,公告此項專利轉讓登記生效日期為2006年5月12日。

上述專利權公告后,直至2006年8月5日,被告方以郵局匯款方式匯出5萬元,以作為支付給原告的第二期專利轉讓費。原告認為被告的行為已構成違約并拒絕接受,于2006年8月6日將該筆匯款退還給了被告法定代表人方漢明。

根據以上查明事實,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2005年8月28日簽訂的關于ZL99225740.9“無膠復合 輔助膜的收放裝置”和ZL99225741.7“無膠復合塑膜紙”兩項實用新型專利的轉讓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同內容未違反法律規定,該合同對原被告雙方具有拘束力,且合同已符合法定生效條件,雙方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恪守履行。合同履行中,原告已按約向被告交付了該兩項專利 的全部資料并已向國家專利局申請辦理專利轉讓登記,被告也支付了第一期專利轉讓費5萬元。

本案中,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主要是被告是否按約支付了第二期專利轉讓費。原告認為被告逾期支付第二期專利轉讓費二個多月,已構成違約;被告主張因原告沒有提供帳號,無法向原告支付相應的款項,故雙方又達成新的付款協議,且原告提供的兩項專利沒有達到樣機生產協 議書中的技術指標,無法進行批量生產,故被告沒有違約。經查,合同約定該兩項專利的所有權從專利轉讓合同經專利局登記之日起即歸被告,同時被告應即支付第二期轉讓費人民幣5萬元給原告,還約定被告逾期支付轉讓費,每逾期一周,應支付違約金人民幣1000元。ZL99225740.9專利轉讓登記生效日期為 2006年3月3日,ZL99225741.7專利轉讓登記生效日期為2006年5月12日,即被告應于2006年5月12日向原告支付第二期專利轉讓費 5萬元。而被告至2006年8月5日才通過郵局向原告匯款支付第二期專利轉讓費,已超過雙方合同約定的付款日期兩個多月。本院認為,1、專利轉讓合同中約 定的被告支付第二期轉讓費的條件是該兩項專利轉讓合同經國家專利局登記,與是否生產出合格的專利樣機產品無關,被告又沒有針對原告專利技術的實用性問題提出訴訟或反訴,故原告專利的實用性及能否實現合同目的并不是本案審理的范圍;2、原告在與被告合作期間,與被告有多筆經濟往來,其中部分往來金額巨大,雙方應就相關款項的支付有約定俗成的方式,但被告未提交相關會計憑證證明原被告之間只存在銀行轉帳這一種付款方式;3、原告與被告合作多年,被告應當知道原告的聯系地址和方式,故被告付款方式并不局限于銀行轉帳這一種方式;4、被告沒有證據證明原告與被告已就支付第二期專利轉讓費及違約責任的承擔達成了新的協議;5、在已經實際產生違約責任的情況下,被告也沒有證據證明其為了履行支付義務、承擔和減少違約損失而實際實施了履約或補救行為。故對被告認為其沒有違約的辯論意見本院不予支持,被告應就其逾期支付第二期專利轉讓費的違約行為承擔合同約定的責任。

依雙方專利轉讓合同的規定,被告逾期支付轉讓費,每逾期一周,支付違約金人民幣1000元,逾期一月,原告有 權終止合同,并要求被告支付違約金人民幣10萬元。故對原告要求解除專利轉讓合同及被告支付違約金的主張,本院予以支持。該合同解除后,雙方因合同產生的權利義務,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合同的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可依當事人請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責令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本 案中,根據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要求將已轉讓的兩項專利權取回,即該兩項專利權的權利人變更為原告,恢復至轉讓合同簽訂前的權屬狀況,同時合同約定了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為支付違約金10萬元。故被告在承擔了返還專利權及支付違約金的責任后,其已依合同支付的第一期轉讓費5萬元亦應由原告徐志強返還。合同終 止后,由于雙方互負給付義務,兩相沖抵,被告尚應支付原告違約金5萬元。至于原告與被告之間除轉讓費外,是否尚有其他經濟往來,則不屬于合同約定的轉讓款 項,且被告亦未以反訴提出請求,不在本案中處理。

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九十三條、第九十七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徐志強與被告新邵公司2005年8月28日簽訂的《專利轉讓合同》。

二、被告新邵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向原告徐志強支付違約金人民幣5萬元。

三、被告新邵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將ZL99225740.9“無膠復合輔助膜的收放裝置”和ZL99225741.7“無膠復合塑膜紙”兩項實用新型專利權返還至徐志強名下,并將相關的專利權證書返還給原告。

本案案件受理費7010元,原告徐志強負擔2103元,被告新邵公司負擔4907元。本案受理費已由原告向本院預交,被告應承擔的部分直接向原告支付。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余 暉
審 判 員 熊 萍
代理審判員 尹 承 麗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書 記 員 文 寶 聯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黃中

黃中

執業證號:

14228202010185312

湖北夷水律師事務所

簡介:

2016年通過司法考試(現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A證,從事法律職業至今,擅長領域:建筑房地產、合同糾紛、借貸糾紛、侵權損害賠償、婚姻家事等民商事糾紛及公司(個人)常年法律顧問。現擔任多家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常年法律顧問及顧問團成員,辦理過多起民商事案件,刑事案件及商務合同談判。堅信法律正義,做您的私人法律顧問,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黃中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文書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区。| 洛阳市| 彭阳县| 嘉义市| 泰州市| 酒泉市| 平湖市| 安溪县| 大英县| 顺义区| 芷江| 罗定市| 滦南县| 宣汉县| 灵石县| 高密市| 成武县| 招远市| 东海县| 商城县| 平塘县| 平陆县| 鞍山市| 太和县| 东乡县| 汝阳县| 乌苏市| 抚顺市| 定陶县| 横峰县| 安义县| 罗甸县| 蒙自县| 甘泉县| 临澧县| 甘肃省| 五峰| 来宾市| 绥芬河市| 连南|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