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運安、張平、李忠山犯盜竊罪
上訴案
廣東省
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刑事判決書 (2004) 佛刑終字第216號
原公訴機關佛山市南海區
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
被告人)李忠山(綽號“娃子”),男,1981年10月14日出生于
陜西省平利縣,漢族,初中文化,農民,住平利縣城關鎮石香爐村六組。2003年8月15日因涉嫌犯盜竊罪被羈押并被
刑事拘留,同年9月17日被逮捕。現押于佛山市南海區
看守所。
原審被告人沈運安,男,1977年7月9日出生于陜西省平利縣,漢族,小學文化,農民,住平利縣大貴鎮毛壩村金門組2003年8月16日因涉嫌犯盜竊罪羈押并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17日被逮捕。現押于佛山市南海區看守所。
原審被告人張平,男,1976年8月9日出生于陜西省平利縣,漢族,小學文化,農民,住平利縣大貴鎮毛壩嶺村金坪組。2003年8月16日因涉嫌犯盜竊罪被羈押并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17日被逮捕。現押于佛山市南海區看守所。
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審理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沈運安、張平、李忠山犯盜竊罪一案,于2004年2月5日作出(2004)南刑初16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李忠山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原審被告人,認為本案事實清楚,決定不
開庭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
1、2003年7月13日凌晨零時許,被告人沈運安、張平、李忠山經密謀盜竊后,騎一輛人力三輪車竄到佛山市南海區獅山街道辦事處招大泰和皮廠外,由被告人沈運安爬圍墻上皮廠舊車間二樓的晾皮棚內,被告人張平爬上圍墻外的過濾器,被告人李忠山在地面接應,以傳遞的方式盜走半成品黃牛絨面二層皮68張(共計1496平方英尺,價值人民幣5984元)。盜后,三被告人將贓物運回穆院被告人李忠山的租住屋內,后雇請一輛小貨車將贓物運到
東莞市厚街被告人張平的租住屋內存放。
2、同年7月中旬的一天凌晨1時許,被告人沈運安、張平、李忠山經密謀盜竊后,騎上述三輪車竄到佛山市南海區獅山街道辦事處穆院龍威皮革復膜廠外,由沈運安拆下皮廠倉庫一扇百葉窗的玻璃片爬入內,張平爬上窗臺而李忠山在地面接應,以傳遞的方式盜走牛皮一批(其中黃牛皮胚2500平方英尺、皮帶皮1500平方英寸,共價值人民幣24500元)。盜后,三被告人將贓物運回穆院李忠山的租住屋內,后雇請一輛小貨車將贓物運到東莞市厚街,連同上次盜得的皮革一并銷售給一王姓
湖南人,得贓款15000元。破案后,已將繳回的23張共293.4平方英尺皮帶皮發還龍威皮革復膜廠。
3、同年8月15日凌晨1時許,被告人沈運安、張平、李忠山伙同蔡全兵(另案處理)經密謀盜竊后,騎上述三輪車竄到佛山市南海區獅山街道辦事處穆院榮華皮革廠外,由沈運安和蔡全兵爬圍墻潛入皮廠車間,張平、李忠山在圍墻外接應,以傳遞的方式盜走羊皮1514張(其中半成品羊皮4995.77平方英尺、成品羊皮1979.25平方英尺,共價值人民幣58721.39元)。盜后,被告等四人分兩次將贓物運回穆院李忠山的租住屋,當運載第二車羊皮回租住屋途中,遇執勤的治安隊員截查,被告人李忠山被當場抓獲,并繳回部分羊皮。次日,公安干警前往東莞厚街將被告人沈運安、張平抓獲,并繳回其余羊皮。破案后,已將被盜的羊皮全部發還榮華皮革廠。
綜上,被告人沈運安、張平、李忠山盜竊財物數額為人民幣89205.39元。
原審判決認定上述事實的依據有:被告人沈運安、張平、李忠山在開庭審理過程中無異議,且有失竊單位葉燦輝、葉建康、余文克的報案陳述及出具的證明材料、證人葉建安、蒲
玉林、何浩、謝晃玲的證言、繳獲的部分贓物、價格
鑒定結論書、公安機關抓獲被告人及繳贓經過證明材料、現場勘查筆錄和照片、被告人對現場進行辨認的筆錄及照片等證據證實。
原審判決認為,被告人沈運安、張平、李忠山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竊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盜竊罪。被告人沈運安、張平、李忠山自愿認罪,均酌情予以從輕處罰。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之規定,以犯盜竊罪分別判處被告人沈運安、張平、李忠山各有期徒刑八年,罰金一萬元。
原審被告人李忠山上訴稱:1、是其帶辦案人員抓獲運贓物的司機,再由該司機帶路抓獲其余二名被告人,有立功表現。2、其在盜竊過程中負責望風,起次要作用,原判量刑過重。
經審理查明,原判認定上訴人李忠山,原審被告人沈運安、張平犯盜竊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本院予以確認。
另查明,上訴人李忠山歸案后協助公安機關抓獲運送贓物的司機謝晃玲,再在謝晃玲的協助下抓獲原審被告人沈運安、張平。
本院認為,上訴人李忠山,原審被告人沈運安、張平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竊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盜竊罪。上訴人李忠山歸案后協助公安機關找到運送贓物的司機,雖不屬立功表現,但上訴人的行為對本案的偵破起到一定的作用,對上訴人可酌情從輕處罰。且在
共同犯罪中,上訴人所起的作用相對其余二人為輕,在量刑時應有所區別。上訴人提出量刑過重之訴有理,予以采納。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和
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但量刑不當,予以糾正。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二)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2004)南刑初字第16號刑事判決中的第一、二項及第三項對上訴人李忠山的定罪部分。
二、
撤銷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2004)南刑初字第16號刑事判決第三項對上訴人李忠山的量刑部分。
三、上訴人李忠山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并處罰金八千元。
(刑期從
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3年8月15日起至2010年8月14日止。罰金從本判決發生
法律效力之日起30日內繳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袁國才
審 判 員 奉 芳
代理審判員 羅祥遠
二○○四年四月十二日
書 記 員 徐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