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海、黃敬仁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
上訴案
????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刑事裁定書
????(2007)一中刑終字第00474號
???? 原公訴機關北京市海淀區
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
被告人)張榮海,男,31歲(1975年7月31日出生),出生地
黑龍江省
大興安嶺地區,漢族,中專文化程度,無業,戶籍所在地: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松嶺區古源鎮三委118號。因涉嫌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于2006年3月7日被羈押,同年4月7日被
取保候審,同年12月6日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海淀區
看守所。
???? 辯護人賈長興,北京市開創
律師事務所律師。
????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黃敬仁,曾用名:黃明,男,27歲(1979年6月12日出生),出生地黑龍江省海倫市,漢族,初中文化程度,無業,戶籍所在地:黑龍江省海倫市南興鄉保耕村3組。因涉嫌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于2006年3月7日被羈押,同年4月7日被取保候審,同年12月6日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海淀區看守所。
???? 辯護人韓小軍,北京市開創律師事務所律師。
???? 原審被告人劉建國,男,31歲(1975年10月7日出生),出生地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漢族,初中文化程度,無業,戶籍所在地: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松嶺區古源鎮一委226號。因涉嫌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于2006年3月7日被羈押,同年4月13日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海淀區看守所。
????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審理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劉建國、張榮海、黃敬仁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一案,于二○○六年十二月六日作出(2006)海法刑初字第3229號刑事判決。張榮海、黃敬仁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上訴人、原審被告人,聽取了辯護人的意見,認為本案事實清楚,決定不
開庭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判決認定:
???? 被告人劉建國伙同張榮海、黃敬仁等人于2006年3月間,在本市海淀區銷售假冒“D-LINK”、“3COM”等注冊商標的網絡產品。2006年3月7日,被告人劉建國、張榮海、黃敬仁在其租住的北京市海淀區昊海樓526室被民警查獲,并當場以及在其租用的庫房內起獲其假冒的“D-LINK”、“3COM”等注冊商標的網絡產品,經鑒定價值人民幣173 143元。
???? 上述事實,有經一審法院庭審舉證、質證的被告人劉建國、張榮海、黃敬仁的供述,證人杜紅慶、孟濤的證言,被害單位出具的鑒定報告和價格說明、商標注冊證明、涉案財產價格
鑒定結論,搜查筆錄、到案經過、起贓經過、清點記錄、扣押物品清單、被起獲物品照片等證據予以證實。
???? 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劉建國伙同被告人張榮海、黃敬仁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其行為均已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應予懲處。在本案中,被告人劉建國、張榮海、黃敬仁已經著手實施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系
犯罪未遂,故對三被告人均依法予以從輕處罰。據此,判決:一、被告人劉建國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罰金人民幣二萬元。二、被告人張榮海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罰金人民幣二萬元。三、被告人黃敬仁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罰金人民幣二萬元。
????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張榮海的上訴理由為:本案涉及的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為劉建國所有,與其無關,沒有與劉建國共同經營;原判量刑過重。
????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張榮海的辯護人的辯護意見為:認定張榮海參與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證據不足,其與劉建國、黃敬仁僅是合租房子;原判量刑過重。
????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黃敬仁的上訴理由為:沒有參與賣劉建國的商品。
????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黃敬仁的辯護人的辯護意見為:黃敬仁有獨立業務,其參與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證據不足。
???? 經
二審院審理查明的事實、證據與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證據相同。
一審判決所據證據,收集合法,且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本院予以確認。
????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張榮海、黃敬仁及其各自辯護人關于張榮海、黃敬仁沒有參與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原判認定事實證據不足的辯解及辯護意見,經查,張榮海、黃敬仁、劉建國均曾供述三人在北京市海淀區昊海樓526室共同經營,由劉建國進貨、其他二人負責賣貨和送貨;在該處也起獲了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證人杜慶紅的證言亦能印證上述事實,應予認定。因此,對張榮海、黃敬仁的辯解及其各自辯護人的辯護意見,本院不予采納。
???? 本院認為,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張榮海、黃敬仁及原審被告人劉建國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而予以銷售,且銷售金額數額較大,其行為均已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依法應予懲處。劉建國、張榮海、黃敬仁雖已著手實施犯罪,但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系犯罪未遂,依法可對三被告人從輕處罰。一審法院鑒于三被告人有犯罪未遂情節,已依法對三被告人從輕處罰,因此張榮海、黃敬仁所提原判量刑過重的辯解,本院不予采納。一審法院根據劉建國、張榮海、黃敬仁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所作出的判決,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依法應予維持。據此,本院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一)項,裁定如下:
???? 駁回張榮海、黃敬仁的上訴,維持原判。
????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
???? 審 判 長 宋之愉
???? 審 判 員 史 跡
???? 代理審判員 關 芳
????
???? 二○○七 年三 月 六 日
???? 書 記 員 張 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