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2006)渝一中行終字第6號
上訴人(原審第三人)重慶市長壽區(qū)順發(fā)市場服務有限公司,住所地重慶市長壽區(qū)鳳城街道向陽路鳳城集貿市場六樓。
法定代表人程曉萍,經理。
委托代理人楊家學,重慶偉豪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孫洋,重慶偉豪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第三人)重慶同舟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重慶市渝北區(qū)雙鳳路291號。
法定代表人任和斌,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楊家學,重慶偉豪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孫洋,重慶偉豪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長壽區(qū)分局,住所地重慶市長壽區(qū)鳳城街道三峽路18號。
法定代表人汪曉,局長。
原審被告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住所地重慶市渝中區(qū)人和街15號。
法定代表人張定宇,局長。
原審被告重慶市長壽區(qū)房產管理局,住所地重慶市長壽區(qū)鳳城街道體育街文化館五樓。
法定代表人洪其昌,局長。
上訴人重慶市長壽區(qū)順發(fā)市場服務有限公司、上訴人重慶同舟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因房屋行政登記一案,不服長壽區(qū)人民法院作出的(2005)長行初字第20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5年12月26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一審法院經審理查明,重慶市長壽區(qū)石堰集貿市場(以下簡稱石堰市場)系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長壽區(qū)分局(原長壽縣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簡稱長壽工商分局) 1993年投資建成。石堰市場74m2辦公用房為該分局下設的石堰工商所辦公用房,建成后一直由其使用至今。長壽工商分局建成該市場后未能取得房屋產權手續(xù)。1995年經當時的長壽縣編辦批準,成立長壽縣市場管理服務所,性質為長壽工商分局下屬的經濟實體,具體負責管理該分局投資修建的所有集貿市場,但不含辦公用房。1998年長壽工商分局將所建的石堰市場以長壽縣市場管理服務所名義取得房屋所有權證和國土使用證。此后,在重慶市清理整頓“三金三亂‘’時,長壽縣市場管理服務所將”兩證“作抵押擔保在中國工商銀行長壽縣支行貸款。
2001年國務院辦公廳和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文件要求“工商部門必須與所辦企業(yè)徹底脫鉤”,為此,長壽工商分局于2001年12月6日與長壽縣市場管理服務所簽訂固定資產劃分協(xié)議,明確了石堰市場74m2辦公用房屬長壽工商分局所有,該協(xié)議約定,雙方必須相互配合、盡快進行產權手續(xù)變更。事后雙方未按約定辦理過戶手續(xù)。2001年12月30日重慶市長壽區(qū)順發(fā)市場服務有限公司(原名稱長壽縣順發(fā)市場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發(fā)公司)兼并長壽縣市場管理服務所,雙方簽訂兼并協(xié)議,約定順發(fā)公司接收長壽縣市場管理服務所的資產部分不含石堰市場74m2辦公用房。
2002年1月14日順發(fā)公司向重慶市長壽區(qū)房產管理局(原名稱重慶市長壽縣房地產管理局,以下簡稱長壽房管局)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并附有固定資產劃分協(xié)議、兼并協(xié)議等。長壽房管局收件后,未詢問順發(fā)公司產權變動情況,也未向長壽工商分局核實產權情況。2002年2月5日,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簡稱市土房局)和長壽房管局向順發(fā)公司核發(fā)了206字第034281號房屋所有權證,將石堰市場74m2辦公用房產權登記為順發(fā)公司所有。2004年3月順發(fā)公司又與重慶同舟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舟公司)簽訂房地產買賣合同。長壽工商分局知道后,便函告順發(fā)公司,提出石堰市場74m2辦公用房的產權應屬其所有。同年3月27日,順發(fā)公司向同舟公司出具資產移交證明,明確說明石堰市場74m2辦公用房屬于長壽工商分局所有,不屬自己的資產。在此期間,長壽工商分局也先后向順發(fā)公司、長壽房管局函告自己的產權主張,長壽房管局收到長壽工商分局的函告后作了異議記載。事后長壽工商分局與順發(fā)公司、同舟公司多次協(xié)商未果,遂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撤銷市土房局和長壽房管局頒發(fā)的206字第034281號房屋所有權證。
一審法院認為,石堰市場74m2辦公用房產權雖然在1998年登記為長壽縣市場管理服務所所有,但在2001年12月6日長壽工商分局與長壽縣市場管理服務所脫鉤時所簽訂的固定資產劃分協(xié)議中,明確了石堰市場74m2辦公用房屬長壽工商分局所有。2001年12月30日順發(fā)公司兼并長壽縣市場管理服務所后,向長壽房管局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并附有固定資產劃分協(xié)議、兼并協(xié)議,從固定資產劃分協(xié)議、兼并協(xié)議的內容看,石堰市場74m2辦公用房屬長壽工商分局所有。而市土房局、長壽房管局對順發(fā)公司提交的申請書、產權證與固定資產劃分協(xié)議、兼并協(xié)議,未按《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第十條(一)項規(guī)定進行認真審核,將石堰市場74m2辦公用房的產權登記為順發(fā)公司所有,故市土房局、長壽房管局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對順發(fā)公司提出長壽工商分局不是本案適格主體問題,從本案查實的情況看,長壽工商分局財產被市土房局、長壽房管局登記確認為順發(fā)公司所有,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故長壽工商分局的起訴符合法律規(guī)定,長壽工商分局是本案的適格主體。對順發(fā)公司提出長壽工商分局起訴超過訴訟期限問題,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長壽工商分局知道該辦公用房的產權登記給順發(fā)公司名下是2004年3月,故長壽工商分局的起訴未超過起訴期限。一審法院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二)項3目的規(guī)定,判決撤銷市土房局、長壽房管局核發(fā)的206字第034281號房屋產權證。
上訴人順發(fā)公司不服上述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銷,并判決駁回長壽工商分局的訴訟請求。主要理由是;一,長壽工商分局不是本案的適格主體,不享有訴權。該分局的利益雖然受到了侵害,但并不是市土房局和長壽房管局的頒證行為侵害了其利益,而是該分局怠于行使自己的債權所致。二,市土房局和長壽房管局頒發(fā)206字第034281號房屋所有權證的時間是2002年2月,長壽工商分局作為主管部門,當時就知道該頒證行為,該局卻于2005年才提起行政訴訟,超過了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三,市土房局和長壽房管局頒發(fā)206字第034281號房屋產權證的行為合法。
上訴人同舟公司不服上述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其上訴理由和請求與上訴人順發(fā)公司相同。
被上訴人長壽工商分局在二審中未向本院提交書面意見。
原審被告市土房局和長壽房管局在二審中未向本院提交書面意見。
長壽房管局向一審法院提交了以下證據(jù):1、重慶市房屋所有權登記申請書(2002年1月14日);2、登記審批表;3、授權委托書和法人身份證明書(2002年1月15日);4、長國用(99)字第4463號國有土地使用證;5、重旭會師評(1999)30號資產評估報告(1999年10月10日);6、固定資產劃分協(xié)議及附表(2001年1月21日);7、長壽縣體制改革辦公室關于同意縣工商局與長壽縣市場管理服務所脫鉤改制的批復(長壽體改[2002]1號);8、長市服函(2001)01號長壽縣市場管理服務所關于“長壽縣市場管理服務所”改制的函(2001年12月28日);9、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同意長壽縣工商局與所辦市場徹底脫鉤實施方案的批復(渝工商函[2001]330號);10、中國工商銀行長壽縣支行2002年1月15日出具的證明;11、長壽縣順發(fā)市場服務有限公司的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12、長縣字第42710號房屋所有權證,所有權人為長壽縣市場管理服務所;13、長壽工商分局2005年1月17日請求暫緩辦理鳳城市場、石堰市場部分產權轉移登記的函(長壽工商函[2005]1號);14、長壽工商分局2005年1月21日關于對鳳城市場、石堰市場部份產權的異議申請的補充說明;15、長壽工商分局2005年1月17日關于鳳城市場、石堰市場有關歷史遺留問題的說明;16、長壽工商分局2004年3月29日關于順發(fā)公司變更房屋產權證有關問題的函(長壽工商函[2004]5號);17、長壽縣順發(fā)市場服務有限公司與長壽縣市場管理服務所簽訂的兼并協(xié)議(2001年12月30日);18、206字第034281號房屋所有權證。
長壽工商分局向一審法院提交了以下證據(jù):1、固定資產劃分協(xié)議及附表(2001年1月21日);2、兼并協(xié)議及附表(2001年12月30日);3、資產移交證明(2004年3月27日); 4、資產評估報告(1999年10月10日);
一審法院對上述證據(jù)作如下認證:長壽房管局提交的證據(jù)1客觀存在,但內容不具真實性,順發(fā)公司所申請轉移登記的不應包括石堰市場74m2房產,證據(jù)3不能證明長壽工商分局知道產權變更情況,證據(jù)2、證據(jù)5、證據(jù)10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不予采信。長壽工商分局提交的證據(jù)4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不予采信。一審法院對長壽房管局和長壽工商分局提交的其他證據(jù)均予以采信。
上述證據(jù)已依法隨案移送本院。經審查,本院認為,長壽房管局提交的證據(jù)1即重慶市房屋所有權登記申請書,雖然載明的順發(fā)公司申請轉移登記的房屋與順發(fā)公司提交的固定資產劃分協(xié)議和兼并協(xié)議載明的其取得的房屋不一致,但該證據(jù)客觀存在,能證明順發(fā)公司2002年1月14日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這一事實,對該證據(jù)本院依法予以采信,本院對其他證據(jù)的采信意見與一審法院相同。本院根據(jù)合法有效的證據(jù)認定的案件事實與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無異。
本院認為,第一,關于長壽工商分局是否享有提起行政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問題。石堰市場74m2辦公用房系長壽工商分局投資修建,建成后作為該局下設的石堰工商所辦公用房一直使用至今,且2001年12月6日長壽縣市場管理服務所與長壽工商分局簽訂的固定資產劃分協(xié)議載明石堰市場74m2辦公用房屬該局所有。但市土房局、長壽房管局向順發(fā)公司核發(fā)的206字第034281號房屋所有權證,將該辦公用房的產權人確定為順發(fā)公司,該頒證行為對長壽工商分局的財產權已產生實際影響,長壽工商分局與該頒證行為有法律上的利益關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之規(guī)定,長壽工商分局對該頒證行為不服,享有提起行政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順發(fā)公司、同舟公司稱長壽工商分局不具有原告主體資格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第二,關于長壽工商分局起訴是否超過法定起訴期限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本案中,市土房局、長壽房管局2002年2月5日頒發(fā)206字第034281號房屋所有權證的行為,屬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長壽工商分局2004年3月知道該頒證行為,于2005年7月14日向一審法院提起的本訴,符合上述法律規(guī)定的起訴期限。順發(fā)公司、同舟公司稱長壽工商分局2002年已知道該頒證行為的上訴理由,與本院已查明的事實不符,其提出長壽工商分局已超過法定起訴期限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第三,關于市土房局、長壽房管局頒發(fā)206字第034281號房屋所有權證的行為是否合法的問題。根據(jù)《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第十條規(guī)定,辦理房屋權屬登記時應當依法進行權屬審核。順發(fā)公司2001年12月30日兼并長壽縣市場管理服務所后,于2002年1月14日申請房屋權屬轉移登記時,提交的兼并協(xié)議和固定資產劃分協(xié)議載明順發(fā)公司從長壽縣市場管理服務所取得的資產不包括石堰市場74m2辦公用房,并且固定資產劃分協(xié)議附表明確載明該辦公用房歸屬長壽工商分局。但是,市土房局、長壽房管局受理順發(fā)公司的房屋權屬轉移登記申請后,對順發(fā)公司提交的上述材料未進行認真審核,將順發(fā)公司并沒有通過兼并協(xié)議取得,而長壽工商分局已通過固定資產劃分協(xié)議從長壽市場管理服務所取得的石堰市場74m2辦公用房的權屬轉移登記為順發(fā)公司。市土房局、長壽房管局向順發(fā)公司頒發(fā)206字第034281號房屋所有權證的行為,屬主要證據(jù)不足,違反法定程序。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1目、3目之規(guī)定,依法應予撤銷。順發(fā)公司、同舟公司稱該頒證行為合法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審判程序合法,判決撤銷市土房局、長壽房管局頒發(fā)的206字第034281號房屋所有權證并無不當。據(jù)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受理費100元,其他訴訟費900元,合計1000元,分別由上訴人重慶市長壽區(qū)順發(fā)市場服務有限公司承擔500元,上訴人重慶同舟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承擔50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鄒 萍
代理審判員 李雪蓮
代理審判員 彭 英
二OO六 年 二 月 十 日
書 記 員 胡雪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主持調解的,民事簡易程序訴訟文書樣式(試行))
2020-10-14受案登記表
2020-10-14民事起訴狀(公民使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假釋執(zhí)行通知書(宣告假釋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死刑(或者死緩)復核的審理報告(復核死刑、死刑緩期執(zhí)行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送達回證(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出庭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刑事公訴、自訴、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向檢察院、法院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補充偵查決定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通知書(送達執(zhí)行機關)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詢問通知書
2020-10-14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報告書
2020-10-14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呈請拘留報告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申請書
2020-10-14×××公安局延長拘留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傳喚通知書
2020-10-14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