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高密市頃通裝運有限公司與高密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行政確認上訴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0-14 · 232人看過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行政判決書

 ?。?002)魯行終字第62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高密市頃通裝運有限公司(下稱裝運公司)。

  住所地:高密市醴泉區站北街45號。

  法定代表人沈西江,經理。

  委托代理人呂堯臣,該單位機械隊副隊長。

  委托代理人趙明霞,山東密水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高密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下稱勞保局)。住所地:高密市人民大街西段。

  法定代表人趙仁東,局長。

  委托代理人孫德勝,該局勞動關系協調科科長。

  委托代理人趙庭秀,該局法制科科長。

  被上訴人(原審第三人)劉新華,男,1954年1月19日出生,漢族,高密市仁和鎮晾甲埠村農民,住本村。

  委托代理人馬樂長,高密市第四中學教師。

  上訴人裝運公司因勞保局工傷行政確認一案,不服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2002)濰行初字第4號行政判決,于2002年10月29日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2年11月22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委托代理人呂堯臣、趙明霞,被上訴人委托代理人孫德勝、趙庭秀,被上訴人劉新華及其委托代理人馬樂長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案經原審法院審理認為,上訴人單位司機劉寶義在工作時間駕駛單位車輛為單位運貨時,因發生交通事故而身亡。上訴人主張劉寶義未受單位指派出車而不是職務行為,因劉寶義所拉貨物系單位貨源,故該主張不能成立;上訴人主張劉寶義酒后駕車,因其提起的證人證言與被上訴人劉新華所提供的證人證言內容相矛盾,證人均未出庭,且交警責任認定書中未作酒后駕車認定,故該主張不能成立;上訴人士主張劉寶義未履行車輛換件維修的責任,明知車輛燈光不全仍駕車高速行使,構成蓄意違章,但根據勞動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故車輛燈光不全的責任應由上訴人承擔,劉寶義的行為不構成蓄意違章;上訴人主張劉寶義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按勞辦發(1996)28號文第七項的規定精神,不應認定為工傷。但勞保局提供的勞動部勞辦發(1996)271號文針對勞辦發(1996)28號文第七項作出了修改意見,即司機如果駕駛車輛執行本單位正常工作時發生交通事故導致本人死亡,排除犯罪、自殺自傷行為、酗酒所造成或蓄意制造交通事故的情況,應認定為工傷。故劉寶義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并不影響工傷的認定。因此,被上訴人勞保局作出高勞社工定字(2001)第13號工傷事故認定書,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除工傷認定時間超過時限外,但不影響工傷認定的性質,不是據此撤銷工傷認定的法定事由,其他認定程序合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下稱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維持高勞社工定字(2000)第13號工傷認定。上訴人裝運公司不服,上訴稱: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程序違法。1、上訴人提供的證人證言用來證明劉寶義酒后駕駛,一審法院認為證人系上訴人單位職工,與上訴人有利害關系,其證言不具證明力的認定屬不尊重客觀事實。2、被上訴人提供的劉寶義的八個人的證人證言是在作出工傷認定后由第三人提供的,違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若干解釋》)的有關規定,明顯偏袒一方,有失公正。3、劉寶義在明知車輛燈光不全,而不去維修,且酒后駕駛,屬故意違反有關規章,不應認定為工傷,而一審法院予以維持,屬認定事實不清。4、2001年6月26日,被上訴人劉新華向勞保局提起工傷認定申請。2001年9月25日,勞保局作出高勞社工定字(2001)第13號工傷事故認定書,根據《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被上訴人勞保局作出的工傷認定,超過了30天法定的時限,屬程序違法。一審法院應予撤銷,卻給予維持,嚴重違反了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5、一審法院在送達受理案件通知書時,未告知當事人的舉證范圍、期限和逾期提供證據所承擔的法律后果,且被上訴人提供的劉寶義未飲酒的證據未經法庭質證,屬無效證據。因此,一審法院審理程序違法。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判決,發回重審,或依法改判,撤銷勞動局高勞社工字(2001)第13號工傷事故認定書。

  被上訴人勞保局答辯稱: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沒有劉寶義酒后駕駛的認定,這是勞保局作出工傷認定的重要依據,且有 8名目擊人證言相印證。2、上訴人在給仲裁委的答辯狀中稱劉寶義是在工作期間、受上訴人的指派出車,因車輛燈光不全、駕駛措施不當發生交通事故,這些己被行政復議機關和一審法院認定。3、根據原勞動部(1996)266號文第十條的規定,企業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確診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當地勞動部門提出工傷報告。上訴人不但沒有及時提出工傷報告,而且隱瞞事實真相,企圖逃避應承擔的責任,這是違法的行為。綜上,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請求二審法院予以維持。

  被上訴人劉新華答辯稱:劉寶義是上訴人單位的司機,駕駛上訴人的車輛,受上訴人指派,為上訴人拉運貨物,且經交警部門認定非酒后駕駛,上訴人又沒有證據證明劉寶義是犯罪、 自殺或自傷。因此,一審法院維持勞保局的工傷認定正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實施時間是2002年 10月1日,不適用于本案,上訴人認為一審法院審理本案程序違法的理由不能成立。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人的上訴,維持原判。

  被上訴人勞保局在庭審中提供了3份證據:1、高密市交警 部門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用來證明劉寶義是在工作期間因車輛燈光不全、狀況不好而導致交通事故死亡,并非酒后駕駛;2、上訴人給高密市仲裁委的答辯狀,用來證明上訴人認為劉寶義是因公死亡,應認定為工傷;3、八名證人的證言,用來證明劉寶義事發當天中午并未喝酒。2份法律、法規依據是:《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和勞辦發(1996)第271號《關于司機工傷認定問題的復函》,用來證明勞保局對劉寶義的工傷認定是依法辦理的。

  上訴人裝運公司對被上訴人勞保局提供的證據質證認為:對1號證據本身無異議,但證據本身不能排除劉寶義是酒后駕車;對2號證據,雖然是上訴人所寫,但被上訴人的表述并非上訴人的真實意思,不能作為證據使用;3號證據是被上訴人劉新華在行政復議時提供的,是其偽造的,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上訴人當庭提供兩名證人出庭作證。第一名證人是裝運公司職工管金賢,他證明劉寶義2000年12月3日中午兩點,與趙中信、王光梯、鄧招遠和管金賢五人在單位宿舍喝酒,下午四點經單位會計匡文華指派,劉寶義出車與我們一起到火車站拉木桿。第二名證人是裝運公司機械隊長冉憲忠。他證明一是單位三人有派車權,其中包括匡文華;二是單位車輛是定點維修,統一結帳。上訴人同時提供了18份證據:1、王保法的書證,證明劉寶義是2000 年12月3日下午,去柴溝木材市場送木桿,返回途中出車禍;2、逢可愛等4人書證,證明劉寶義是未經單位指派出車;3、趙忠信書證,證明劉寶義出車禍當天中午喝酒;4、隋恩福等13人書證,證明證據5從2000年就制定和實施;5、單位規章制度,證明上訴人對運輸、裝卸和車輛的維修,都有具體的制度;6、裝運公司書證,證明劉寶義酒后駕駛,不宜認定為工傷;7、王傷認定書,證明并未排除劉寶義酒后駕駛;8、行政復議決定書,證明上訴人對勞保局認定劉寶義為工傷有異議,并提起了行政復議;9、10、王延芝、鄧召遠的書證,證明王光梯、鄧召遠并沒有給任何人出過劉寶義未飲酒的證明;11、劉宗山等4人的書證,證明劉寶義的家屬是于2000年12月4日上午知道其死亡消息的;12、現金借條,證明劉寶義家屬于2000年12月8日借款2000元,用于火化尸體; 13、14、杜希成等14人書證,證明上訴人單位的車輛從2000年1月起就是定點維修、統一結帳;15、書證,證明2000年度并未給劉寶義更換新車;16、冉憲忠的書證,證明裝運公司并未答應給劉寶義更換新車;17, 匡文華等3人的書證,證明三人兩次催促劉寶義去修車,但其沒去修;18、機動車定期檢驗表,證明劉寶義所駕駛的車輛2000年5月6日檢驗合格。

  被上訴人勞保局質證認為:4號證據是裝運公司內部職工的書證,且是在工傷認定后一年出具的;5號證據沒有法人的蓋章,是內部制度,均沒有證明效力。14―17號證據與本案無關; 18號看不出是那個單位出具的,且既然5月份車輛檢驗合格,為什么還會因車輛技術問題導致車輛事故?其他的證言及證據不能證明劉寶義是酒后駕駛和蓄意違章。綜上,被上訴人勞保局的工傷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

  被上訴人劉新華認為,上訴人提供的書證,是上訴人單位的職工,與其有利害關系,且內容互相矛盾, 因此,不具有證據效力:上訴人的4、5號證據不符合證據的形式要件,不能對抗交警部門的責任認定。

  關于勞保局王傷認定程序問題,上訴人認為超過了法定的時效。劉新華申請工傷的時間是2001年6月25日,勞保局作出認定的時間是9月25日,超過了30日的最長時效,程序違法。

  二被上訴人認為,超時限有正當理由。一是案情復雜,有待上級機關的批復;二是勞保局內部受理工傷認定的機構不明確。但是,雖然超過了時效,并不影響工傷認定的性質。

  經庭審質證、辯論,合議庭評議認為:被上訴人勞保局提供的1號證據,是交警部門經法定程序依職權制定的,具備證據的形式和實體要件,且與本案具有關聯性,認定其效力;3號證據除王光梯、鄧召遠的證言外,其他6人證言與1號證據能夠相互印證,認定其效力;2號證據有“應認定為工傷但不應按工亡賠償”陳述,與本案具有關聯性,且是上訴人真實意思表示,認定其效力。被上訴人勞保局所提供的2份法律法規依據,適用本案,應予采納。

  上訴人裝運公司所提供的4、11、12―18號證據與本案待證事實無關,不認定其效力; 2號證據中管金賢證明劉寶義私自出車的內容,與其當庭作證時的證言相矛盾,根據當庭作證的證言優于其書面證言的原則,對其出庭時所述“劉寶義是經單位指派、于當天下午四點出車”的證言部分予以認定,其他部分不予認定;3號證據因證明人與上訴人有利害關系,且與交警部門依法認定的事實不一致:不認定其效力;5、6號證據系上訴人自行制作,用來證明自己行為合法性,不具備證明力,不認定其效力; 7號證據是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9、 10證據系上訴人工傷認定作出后自行取得,非證人書寫,缺乏真實性,不認定其效力;對證人冉憲忠出庭作證時所述裝運公司三人有派車權的部分予以認定,其他部分與本案待證事實無關,不予認定。l、8號證據與本案具有關聯性,來源合法,客觀真實,認定其效力。

  根據當事人提供的證據,經庭審質證、辯論,本院確認以下事實:2000年12月3日16時左右,裝運公司司機劉寶義受單位指派,駕駛其單位的山東GM2669號拖拉機,為王保法運送木桿。18時返回時,沿膠三公路由西向東行駛,在柴溝收費站西側翻車,劉寶義經搶救無效死亡。2000年12月19日,高密市公安局交警大隊,經現場勘查、調查,分析研究,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作出責任認定,認為劉寶義駕駛車輛措施不當,車輛燈光不全,應負事故的全部責任。2001年6月26日,被上訴人劉新華向勞保局申請工傷認定。2001年9月25日,勞保局作出高勞社工定字(2001)第13號工傷事故認定書,認定劉寶義為工傷。上訴人裝運公司對此認定不服,于2001年11月 9日提起行政復議,2002年1月11日,濰坊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維持了工傷認定決定。2002年1月25日,上訴人裝運公司向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本院認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公安交警部門的依職權行為,未經法定程序,不得否認其認定的效力。在處理本案交通事故時,高密市交警大隊認為導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劉寶義駕駛車輛措施不當、車輛燈光不全,并未認定是酒后駕駛所致。因此,上訴人認為劉寶義酒后駕駛的主張不能成立。

  上訴人的證人管金賢證實劉寶義是經裝運公司指派出車,并非私自出車。讓車輛帶故障出車,屬上訴人未盡監管職責,違反了《勞動法》第五十四條“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的規定,土要責任應由上訴人承擔。因此,上訴人認為劉寶義蓄意違章的證據不足。

  被上訴人勞保局作出的工傷認定超過了法定時限,有其客觀情況,屬行政瑕疵。而工傷認定的結果,并未損害申請人的實體權益,不應據此撤銷勞保局的工傷認定。因此,上訴人認為勞保局的工傷認定程序違法的理由不能成立。

  高密市公安交警部門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被上訴人勞保局作出工傷認定的主要根據,而劉新華事后提供給勞保局6人的書證,是對工傷認定結論的印證,并非勞保局作出工傷認定的依據。因此,上訴人認為一審法院對證據的認定違反法律規定的主張不能成立。

  綜上,上訴人單位職工劉寶義,經上訴人指派、駕駛上訴人車輛、執行本單位工作時發生車輛事故,導致本人死亡,并非屬犯罪、 自殺自傷行為、酗酒所造成或蓄意制造交通事故的情況,符合《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八條第(一)項和勞辦發 (1996)271號的規定,應予認定工傷。因此,被上訴人勞保局作出的高勞社工定字(2001)第13號工傷認定書,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程序合法,應予支持。原審法院判決維持正確。上訴人上訴理由缺乏事實根據和法律、法規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 (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裝運公司承擔。

  審 判 長 馬新光

  代理審判員 劉慧賢

  代理審判員 許 琳

  二00二年十二月三日

  書 記 員 叢燕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我有類似問題?馬上聯系律師

相關文章
法律文書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浩特市| 通山县| 定安县| 桂平市| 军事| 清河县| 广昌县| 南澳县| 上蔡县| 罗源县| 白水县| 昆山市| 沙洋县| 塔河县| 平谷区| 会理县| 石嘴山市| 渝北区| 常宁市| 瑞金市| 米易县| 南木林县| 江门市| 和田市| 东辽县| 太谷县| 凯里市| 秀山| 阿图什市| 灵宝市| 福泉市| 庄河市| 汉寿县| 桓台县| 江口县| 威宁| 荣昌县| 贵定县| 仁布县| 宁阳县|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