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政 判 決 書
(2006)武行終字第30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立方,男,1964年3月8日出生,漢族,系武漢鐵路局江岸西車站職工,住武漢市江岸區長安里31號。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武漢鐵路公安局武漢鐵路公安處,住所地武漢市武昌區首義街武南一村255號。
法定代表人李冬生,該處處長。
委托代理人屈文、馬菁,該處工作人員。
第三人張偉明,男,1962年5月23日出生,漢族,系武漢鐵路局江岸西車站職工,住武漢市江岸區黃家墩134號5樓1門。
上訴人王立方因訴被上訴人武漢鐵路公安局武漢鐵路公安處(以下簡稱武鐵公安處)治安行政處罰一案,不服武漢市武昌區人民法院(2005)武區行初字第72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5年12月28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書面審理了本案。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04年9月17日上午,原告王立方因工資和工作安排問題與江岸車站運轉車間原主任張偉明(第三人)發生爭執,并用刀將張偉明的頸部、胸部及左手拇指刺傷。被告武鐵公安處在接警后,對現場進行了勘察,對原告等人進行了調查,并制作了相關筆錄。9月22日,第三人張偉明的傷情經武漢市公安局法醫鑒定為輕傷。10月11日,武鐵公安處根據上述鑒定以涉嫌故意傷害罪對王立方作出刑事拘留的決定,因原告王立方在逃,2005年5月11日被告才將其刑事拘留。同年5月18日,原告王立方之妹提出申請,要求對第三人張偉明的傷情重新鑒定。5月23日,原告王立方被取保候審。5月30日,第三人張偉明的傷情經湖北省公安廳法醫鑒定為輕微傷。次日,被告武鐵公安處對原告王立方解除取保候審,并以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為由,撤銷刑事故意傷害案。6月29日,被告武鐵公安處江岸車站派出所對原告王立方和第三人張偉明進行調解,由于雙方分歧較大,未達成調解協議。7月5日,被告武鐵公安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項之規定,作出給予原告王立方行政拘留13日的處罰決定,并口頭告知原告“行政拘留不執行,以刑事拘留13日折抵”。在作出處罰決定前,被告武鐵公安處將擬作出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已告知原告,并告知其陳述、申辯及要求聽證權利。原告王立方不服被告武鐵公安處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于2O05年8月25日向武漢鐵路公安局申請行政復議,9月20日,武漢鐵路公安局作出武鐵公復字[2O05]第001號行政復議決定書,維持了被告武鐵公安處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并送達原告。
原審法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條的規定,只對被告作出的行政拘留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至于被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對原告作出的刑事拘留行為,不屬于人民法院行政案件合法性審查的范圍。原告王立方與第三人張偉明因工作問題發生糾紛,用刀將其刺傷,造成輕微傷,被告武鐵公安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項“毆打他人,造成輕微傷害,尚不夠成刑事處罰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規定,對其作出“行政拘留13日”的處罰決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正確,處罰得當;被告在作出處罰決定前,將擬作出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已告知原告王立方,并告知其享有的權利,在聽取原告的陳述、申辯后,作出處罰決定,程序合法;被告告知原告“行政拘留不執行,以刑事拘留13日折抵”的履行方式,符合公安部《關于刑事拘留可否折抵行政拘留時間問題的批復》的規定。原告認為被告作出的處罰決定違法的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的規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王立方要求撤銷被告武漢鐵路公安局武漢鐵路公安處于2005年7月5日對原告作出的公(治)決字[2O05]第372號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的訴訟請求。
上訴人王立方上訴稱:根據國家《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被上訴人武鐵公安處公(治)決字〔2005〕第372號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是地地道道的“先拘留,后告知”,嚴重違反國家法律規定,是無效的。被上訴人對我實行非法拘禁,對被害人的傷情進行非法鑒定,并不履行法醫鑒定結論“告知”,非法越權辦案,偽造證據,原審法院未對其行為的合法行進行全面審查。因此上訴人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審判決,判決被上訴人的公(治)決字〔2005〕第372號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無效,對上訴人依法予以國家賠償。
被上訴人武鐵公安處辯稱:上訴人對第三人作出輕微傷害的行為供認不諱,我們按照法律的規定,發了拘留通知書。但上訴人在案發后逃到外地打工,他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項的規定,我們的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維持一審判決。
原審被告向原審法院提交的證據材料有:1、王立方的訊問筆錄、張偉明、唐xx、周x、胡x、尹xx的詢問筆錄、現場勘察筆錄、現場照片、張偉明的病歷、湖北省公安廳作出的法醫鑒定書等,證明王立方用刀刺傷張偉明,造成張偉
明輕微傷的事實;2、接報警記錄、行政處罰審批表、行政調解協議書、行政處罰告知筆錄、行政處罰決定書,證明武鐵公安處對王立方作出行政處罰的程序合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公安部關于對刑事拘留時間可否折抵治安拘留時間有關問題的批復》(公復字[2004]1號)。
原審原告向原審法院提交證據材料有:行政復議決定書,證明其不服武鐵公安處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曾向武漢鐵路公安局申請行政復議的事實。
第三人未向原審法院提供證據。
上述證據均已隨案移送本院,本院已審查核實。
本院認定的事實與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相同。
本院認為,上訴人王立方持刀將第三人張偉明刺傷的主要情節與被害人的陳述及證人證言吻合,經省公安廳法醫重新鑒定第三人的損傷程度為輕微傷,被上訴人武鐵公安處鑒于本案尚不夠刑事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對王立方作出公(治)決字〔2005〕第372號公安行政處罰決定,同時依據公安部《關于刑事拘留時間可否折抵行政拘留時間問題的批復》的規定,以刑事拘留13日折抵行政拘留13日。被上訴人在處罰前對雙方進行了調解,向上訴人告知了所享有的權利。被上訴人的整個行政處罰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程序合法。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是先拘留,后告知,其行政處罰行為無效。然而,刑事拘留、取保候審、釋放通知等行為都是武鐵公安處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對其實施的刑事司法行為,不屬于人民法院行政案件審查的范圍,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因上訴人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成立,且上訴人依法被刑事拘留的行為與依法被行政拘留的行為系同一行為,其時間已由刑事拘留折抵行政拘留,上訴人要求賠償的理由亦不能成立,一審判決正確。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50元,由上訴人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 正 武
審 判 員 肖 丹
審 判 員 李 莉 榮
二○○六年二月十七日
書 記 員 劉 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裁定復議申請書
2020-10-14北京市______人民法院委托拍賣函
2020-10-14調查取證申請書
2020-10-14刑事辯護律師事務所函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調解書(二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出庭通知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送達看守所)
2020-10-14×××公安局不立案理由說明書
2020-10-14×××公安局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回避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未成年證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報請許可采取強制措施報告書
2020-10-14罪犯出監鑒定表
2020-10-14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
2020-10-14行政裁定書(不予受理起訴用)
2020-10-14行政裁定書(二審維持或撤銷一審裁定用)
2020-10-14×××工商行政管理局經濟合同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申訴通知書
2020-10-14行政上訴狀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