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公布(2000)第28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決 書?
?。?999)行終字第11號
上訴人(一審被告)山西省經濟貿易委員會,住所地:山西省太原市府東街。
法定代表人張澤宇,該委員會主任。
委托代理人溫元偉,該委員會干部。
委托代理人郭志甫,山西省澤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一審第三人)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人民政府,住所地: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府西街。
法定代表人董變英,該區區長。 委托代理人楊權,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
委托代理人高志剛,大同市新榮區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原告)大同市北方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堡子灣。
法定代表人姚玉士,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顧玉璽,該公司職員。
委托代理人武曉英,該公司職員。
山西省經濟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省經貿委)和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新榮區人民政府)不服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大同市北方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方公司)訴省經貿委吊銷許可證一案所作的(1998)晉行初字第1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周紅耕擔任審判長,代理審判員馬永欣、楊臨萍參加的合議庭,書記員王振宇擔任記錄,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省經貿委委托代理人溫元偉、郭志甫,上訴人新榮區人民政府委托代理人高志剛,被上訴人北方公司法定代表人姚玉士及其委托代理人顧玉璽、武曉英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1997年7月2日,大同市聯運總公司向山西省大同市經濟委員會(以下簡稱市經委)和山西省大同市人民政府煤炭領導組(以下簡稱市煤炭領導組)申請成立“堡子灣發煤站”。同年9月9日,市煤炭領導組以同政煤字(1997)第15號文通知山西省大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同意成立大同市堡子灣聯運發煤站,明確發煤站為具有法人資格的股份制企業,并要求接到通知后盡快辦理注冊登記和有關手續。同年9月12日,大同市聯運總公司(全民所有制企業)、大同市四海建筑防水工程處(集體所有制企業)、大同市新同工礦配件供應站(集體所有制企業)經協商,決定共同出資50萬元組建股份制公司,經營煤炭、煤制品、非金屬礦產品運銷業務。
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山西省大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將所申請成立的公司名稱核準為“大同市北方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同年9月26日,為該公司核發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經營期限為一年。
同年10月10日,大同市聯運總公司向市煤炭領導組報送《關于成立“大同市北方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并領取煤炭發運和經營許可證的報告》。同年10月15日,市煤炭領導組向山西省人民政府煤炭領導組(以下簡稱省煤炭領導組)報送了同政煤字(1997)第18號《關于領取堡子灣煤炭發運站和大同市北方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煤炭發運和經營許可證的報告》。同年10月29日,省經貿委作出晉經貿能字[1997]589號《關于同意大同市北方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領取〈煤炭經營許可證〉及堡子灣煤炭發運站〈煤炭發運許可證〉的批復》,主要內容是: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晉政辦發[1995]7號、省煤炭領導組晉政煤字[1996]2號文件規定,經研究并報請省政府領導,同意北方公司通過鐵路立戶在呼和浩特鐵路局堡子灣煤炭發運站發運煤炭并領取《煤炭經營許可證》和堡子灣煤炭發運站《煤炭發運許可證》,該發煤站租賃后由北方公司和大同市煤炭運銷分公司按股份制進行經營管理,發煤站及北方公司煤炭運銷計劃納入大同市煤炭運銷分公司行業管理。次日,北方公司領取了晉經能證字(1997)第486號《煤炭經營許可證》和第481號《煤炭發運許可證》(以下簡稱“兩證”)。同年12月8日,大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為北方公司換發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經營期限為五年。 北方公司成立后,在堡子灣煤炭發運站發煤時遭到新榮區煤炭運銷公司的阻攔。1997年11月20日、26日,新榮區人民政府就北方公司在新榮區堡子灣鄉設立發煤站一事,分別向山西省煤炭檢查組和省煤炭領導組反映并提出異議稱:堡子灣發煤站是由新榮區8個鄉鎮利用堡子灣車站在新榮區境內這一特有條件,共同與呼和浩特鐵路局多種經營總公司集寧多種經營公司聯營創辦的,后又與山西省投資公司聯營投資建設了900米的發煤專用線。堡子灣發煤站從開始運營至今已有9年時間,但由于該站發運手續不夠齊全,從1996年底,開始進行停業整頓。整頓期間,實行“邊運營、邊規范、邊補辦手續”的政策,目前,該站運營的有關環節已逐步理順。經征得山西省煤炭檢查組的同意,將堡子灣發煤站劃歸新榮區煤炭運銷公司托管和經營,由新榮區煤炭運銷公司牽頭,吸收8個鄉鎮入股,改制為股份制公司,有關證件正在辦理?,F北方公司在此設站,辦理了營運手續,嚴重干擾了整頓秩序,影響了區、鄉的既得利益,不利于煤炭市場的統一管理,傷害了所在地群眾的感情。同年12月26日,市煤炭領導組向省煤炭領導組報送了同政煤字(1997)19號《關于領取大同市新榮區堡子灣發煤站“煤炭發運許可證”和“煤炭經營許可證”的報告》,申請為新榮區煤炭運銷公司核發“兩證”。同年12月29日,市經委向省經貿委報告稱:因具體承辦人員沒能深入調查了解(有關情況),上報由北方公司租用堡子灣發煤站經營管理顯然不妥,請求將堡子灣《煤炭發運許可證》更改為大同市新榮區堡子灣《煤炭發運許可證》,該站由新榮區煤炭運銷公司直接經營管理。1998年1月,省經貿委經調查認為:由于市煤炭領導組事先未將情況核實清楚,批準為北方公司申領“兩證”,致使與新榮區的既得利益發生沖突,引發雙方的矛盾糾紛。為此,提出為新榮區煤炭運銷公司核發堡子灣發煤站的《煤炭發運許可證》,先收回為北方公司核發的《煤炭發運許可證》,待市煤炭領導組重新認定后原則同意北方公司可經營煤炭,由堡子灣站代發。因北方公司未交回《煤炭發運許可證》,1998年3月20日,省經貿委作出晉經貿能字(1998)90號《關于同意新榮區煤運公司經營管理堡子灣發煤站并領取該發煤站〈煤炭發運許可證〉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以“鑒于堡子灣發煤站建站發煤的歷史原因”為由,作出三條批復意見,其中第二條內容為:從發文之日起,吊銷原發給北方公司的481號堡子灣煤炭發運站的《煤炭發運許可證》和486號《煤炭經營許可證》。有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據此核銷該公司的煤炭運銷經營資格;有關煤炭運銷單位,鐵路運輸部門不得為其提報煤炭運輸計劃并安排運輸。
北方公司不服省經貿委晉經貿能字(1998)90號《批復》第二條中吊銷“兩證”的決定,向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以下簡稱《行政處罰法》)明確設定的一種行政處罰,省經貿委及其代理人以吊銷北方公司的許可證是自行糾正不當發證的行為,不屬行政處罰為由進行辯解,沒有法律依據,其理由不能成立。被告雖辯稱“吊銷許可證”是行文中“用詞不當”,但卻不予糾正,故被告應對該處罰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省經貿委所舉證據證明,吊銷北方公司的兩證是“鑒于堡子灣發煤站建站發煤的歷史原因”,未能舉出北方公司違法經營應予處罰的事實依據;在作出處罰之前未告知北方公司據以作出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和北方公司依法享有的權利,亦未告知北方公司有要求聽證的權利,且所作處罰未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違反了法定程序,故該處罰行為不能成立,依法應予撤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第1、2、3目、《行政處罰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二條第一款之規定,判決撤銷山西省經貿委晉經貿能字(1998)90號《關于同意新榮區煤運公司經營管理堡子灣發煤站并領取該發煤站〈煤炭發運許可證〉的批復》的第二條,一審訴訟費2490元,由山西省經濟貿易委員會負擔。
上訴人省經貿委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上訴稱:省經貿委是山西省人民政府根據煤炭法授權審批煤炭經營和發煤站的行政部門,所作的晉經貿能字(1998)90號《批復》第二條中“吊銷”二字是用詞不規范;吊銷原發給大同北方公司的“兩證”是針對其領證前隱瞞事實真相,虛構審批條件,騙取“兩證”行為的糾正,不是對北方公司領證后行為不規范的行政處罰。一審法院將該批復認定為行政處罰,并按行政處罰判決,是不當的。
上訴人新榮區人民政府上訴稱:大同市新榮區在堡子灣已有九年的發煤歷史,新榮區煤炭運銷公司是堡子灣發煤站唯一合法的經營單位,北方公司申領“兩證”不僅沒有資格,而且采取了弄虛作假的手段,因此,省經貿委撤銷原發給北方公司的“兩證”是完全正確的;省經貿委撤銷原錯發給北方公司的“兩證”,誤用“吊銷”二字,一審法院將之認定為行政處罰行為顯系不當,因而,一審判決適用《行政處罰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二條第一款之規定都是錯誤的。
被上訴人北方公司辯稱:被上訴人依法獲得批準并領取了“兩證”。省經貿委作出的晉經貿能字(1998)90號《批復》,以“鑒于堡子灣發煤站建站發煤的歷史原因”為由,吊銷了發給被上訴人的“兩證”,違反了《行政處罰法》第三十條和第三十一條的規定。省經貿委在作出處罰之前,既未告知處罰被上訴人的事實、理由和依據,亦未告知被上訴人應有的陳述權、申辯權、要求聽證權、請求復議權等依法享有的權利,更未制作也未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違反了《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規定的法定程序。一審判決并無不當,請求予以維持。
以上事實,有大同市聯運總公司《關于成立堡子灣發煤站的請示報告》、市煤炭領導組同政煤字(1997)第15號《關于成立堡子灣發煤站的通知》、《關于組建“大同市北方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的申請報告》、企業法人營業執照(97)、企業法人營業執照(95)、出資決定書、公司名稱預先核準申請書、北方公司第一次股東會紀要、市煤炭領導組同政煤字(1997)第18號《關于領取堡子灣煤炭發運站和大同市北方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煤炭發運和經營許可證的報告》、省經貿委晉經貿能字[1997]589號《批復》、481號《煤炭發運許可證》和486號《煤炭經營許可證》、1998年6月5日協調會經過說明、1998年4月30日協調會情況說明、1997年新榮區人民政府區長辦公會議紀要第4期、新榮區煤炭運銷公司新煤運字(1997)19號文、新榮區人民政府新政發(1997)94號文、新榮區人民政府新政發(1997)99號文、市煤炭領導組同政煤字(1997)第19號文、市經委同經能交字(1997)186號文、省經貿委晉經貿能字(1998)90號《批復》等證據為證,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根據《行政處罰法》第八條的規定,“吊銷許可證”是一種行政處罰。上訴人省經貿委晉經貿能字(1998)90號《批復》中作出吊銷被上訴人北方公司“兩證”的行為屬行政處罰,應按《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實施。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三十條關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必須查明事實;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上訴人省經貿委沒有認定北方公司存在違法應予處罰的事實,而是以“鑒于堡子灣發煤站建站發煤的歷史原因”為由,吊銷北方公司的“兩證”屬“違法事實不清”。上訴人省經貿委作出上述處罰時,未告知北方公司據以作出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及其依法享有的權利,所作處罰未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亦未送達當事人,違反了《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上訴人省經貿委在訴訟中提出北方公司在辦理“兩證”過程中有欺騙行為,并有注冊資金不到位、私刻公章等違法行為,但所述事實并非上訴人省經貿委所作處罰中認定的事實,其相關證據是上訴人作出處罰后調取的,故不能作為本案的定案根據。上訴人省經貿委雖然提出晉經貿能字(1998)90號《批復》第二條中“吊銷”二字是用詞不規范,不是對北方公司的行政處罰,但其作出該批復后一直未予糾正,一審審理中,法庭允許省經貿委對其“用詞不規范”的行為予以糾正,而省經貿委卻未予糾正,故該辯解理由不能成立。
綜上,上訴人省經貿委作出吊銷北方公司“兩證”的處罰,認定事實不清,主要證據不足,違反法定程序,依法應予撤銷。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審理程序合法。本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第1、3目、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訴訟費2490元,由上訴人山西省經濟貿易委員會和上訴人大同市新榮區人民政府各負擔1245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周紅耕
代理審判員 馬永欣
代理審判員 楊臨萍
二○○○年七月七日
書 記 員 王振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駁回自訴用,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單位犯罪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將凍結的存款、匯款上繳國庫或者發還被害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對申請回避的復議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宣判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報送上(抗)訴案件函(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批準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拘留人大代表報告書
2020-10-14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減刑申請書
2020-10-14拘留所等級申報、審批表
2020-10-14×××公安局收取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拘傳證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補充偵查報告書
2020-10-14×××公安局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